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1
作者 闫晓婧 王宇津 +8 位作者 王隽 荆玮 李雪莲 程洁 杨国立 王玉清 初乃惠 聂文娟 矫晓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和纳米孔测序。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测效能。结果:10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肺结核70例(65.42%),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5例(14.02%),非结核病22例(20.56%)。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纳米孔测序技术、MGIT 960培养和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29%(59/70)、37.14%(26/70)和41.43%(29/70),特异度分别为86.49%(32/37)、75.68%(28/37)和97.30%(36/37),约登指数分别为0.71、0.13和0.39。纳米孔测序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4(95%CI:0.773~0.935),Xpert检测的AUC值为0.694(95%CI:0.596~0.792),MGIT 960培养的AUC值为0.564(95%CI:0.451~0.677)。结论: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涂阴肺结核方面具有较Xpert和MGIT 960培养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纳米技术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因素分析
2
作者 申晓菲 梁雅雪 +1 位作者 夏文娟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活动性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生素暴露史、1年内手术史等均是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高龄(95%CI:0.949~0.992,P=0.008)、中性粒细胞降低(95%CI:0.750~0.922,P<0.001)、抗生素暴露史(95%CI:1.202~2.596,P=0.004)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肺部MDR-ECO感染患者易合并ATB,应加强对高龄、中性粒细胞数少、既往有抗生素暴露史的高危患者进行ATB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活动性结核病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4例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磊 梁雅雪 +1 位作者 刘盛盛 王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9-807,共9页
目的:分析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44例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44... 目的:分析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44例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44例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中,治疗结局良好者65例(45.14%),包括治愈51例(35.42%)、完成疗程14例(9.72%);不良结局者79例(54.86%),包括失败7例(4.86%)、失访57例(39.58%)、死亡15例(10.42%),其中因结核病死亡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18.5(OR=0.131,95%CI:0.040~0.429,P<0.001)和长期督导管理(OR=0.052,95%CI:0.013~0.204,P<0.001)均是良好结局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糖尿病(OR=3.266,95%CI:1.074~9.936,P=0.037)和发生胃肠道反应(OR=8.976,95%CI:2.582~31.205,P<0.001)均是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安徽省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较低,应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欠佳、无长期督导服药管理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做到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处理不良反应,加强营养支持和督导管理,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肺结核铁死亡相关关键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江娥 方雪晖 +1 位作者 熊延军 刘盛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目的:运用转录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索铁死亡关键基因与肺结核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以“pulmonary tuberculosis”为关键词,以测序类型(转录组学)和物种(HOMO sapiens)等为条件从公共存储库NCBI GEO(http://www.ncbi.nlm.nih.gov/geo... 目的:运用转录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索铁死亡关键基因与肺结核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以“pulmonary tuberculosis”为关键词,以测序类型(转录组学)和物种(HOMO sapiens)等为条件从公共存储库NCBI GEO(http://www.ncbi.nlm.nih.gov/geo)中进行搜索和筛选,得到GSE153326和GSE67589两套转录组数据集。将GSE153326作为训练组数据[包含健康人群血液样本8份,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阳性血液样本52份]、GSE67589作为验证组数据(包含健康人群血液样本30份,MTB阳性27份);使用R脚本对数据进行矫正和注释,对两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后,筛选出GSE153326训练组差异基因中与铁死亡相关基因(TBFerDEG)的表达情况,并对TBFerDEG的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利用LASSO回归分析和SVM算法,从TBFerDEG中获得与铁死亡有明显差异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行ROC分析,探索与关键基因相关的药物调控网络;最后将关键基因导入GSE67589验证组中,以验证训练组筛选出的铁死亡关键基因的诊断意义。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得到416个TBFerDEG,剔除不符合入选要求的基因,最终得到56个TBFerDEG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肺结核中与铁死亡相关的生物学进程有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自噬调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解体等;参与的通路有AMPK信号通路和铁死亡等。通过LASSO回归分析和SVM算法,最终得到5个与铁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分别为BID、AR、STK11、ALOX12和SRC,AUC分别为0.807、0.858、0.734、0.840和0.880;验证关键基因结果表明,AR和SRC基因在验证组(GSE67589)中MTB阳性与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17)。结论:AR和SRC是肺结核中与铁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可能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奠定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铁死亡 基因表达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新宝 张妍蓓 +2 位作者 姚超 王华 刘盛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2例疑似NTM肺病患者。对患者BALF行MALDI-TOF MS检...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2例疑似NTM肺病患者。对患者BALF行MALDI-TOF MS检测、PCR荧光探针检测、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液体培养(BD960法)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技术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依据NTM的诊断标准,112例患者最终诊断为NTM肺病78例,MALDI-TOF MS、PCR荧光探针法、BD960法检测NTM的灵敏度分别为:85.9%(67/78)、56.4%(44/78)、28.2%(22/78),MALDI-TOF MS分别与PCR荧光探针、BD960比较,χ^(2)分别为:16.52、52.98,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检测技术阳性预计值分别为:98.5%、93.6%、100%,阴性预计值为:75.0%、47.7%、37.8%。MALDI-TOF MS检测诊断NTM肺病时间明显短于液体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68,P<0.001)。结论 MALDI-TOF MS检测技术对NTM肺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非结核分枝杆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伴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晔 刘晓宁 +3 位作者 章鑫丽 沙巍 卫卫 尤青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伴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发胸膜结核瘤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伴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发胸膜结核瘤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了27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年龄(39.22±18.12)岁,其中84例患者伴发了胸膜结核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积液量、注入尿激酶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患者发生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含量、注入尿激酶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结核瘤的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3、<0.001、0.001)。结论胸腔积液含量、注入尿激酶以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能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结核瘤的发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结核瘤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双双 沙巍 +5 位作者 刘晓宁 马荣 程洁 李晔 王新强 阚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 目的探讨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程方案组(73例,采用6个月莫西沙星、利福布汀、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标准方案组(28例,强化期3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巩固期6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转归情况、影像学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短疗程方案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9.0%(29/42),高于标准方案组[41.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47)。短疗程方案组治疗成功率为78.1%(57/73),高于标准方案组[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短疗程方案组病灶吸收情况[5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4例(7.0%),显吸24例(42.1%),吸收29例(50.9%),不变0例(0.0%),恶化0例(0.0%)]明显好于标准方案组[1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0例(0.0%),显吸3例(17.6%),吸收13例(76.5%),不变1例(5.9%),恶化0例(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短疗程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8/73),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5)。结论在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短疗程方案组患者相较于标准方案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且短疗程方案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免疫干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盛盛 杨娟 +4 位作者 查兆煜 张超 许子炜 唐神结 林文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87-594,共8页
目的: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免疫干预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13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计... 目的: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免疫干预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13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计数<410个/μl)和对照组(计数≥410个/μl);将CD4^(+)T淋巴细胞减少患者根据是否行免疫干预治疗分为免疫干预组和非免疫干预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吸烟、饮酒、症状数目、治疗分类、合并疾病、耐药情况、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疗效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213例肺结核患者中,61例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疗效分析显示治疗2~4个月,免疫干预组痰涂片阴性率为93.9%,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75.0%(χ^(2)=4.320,P<0.05)。治疗5~7个月,免疫干预组病灶吸收率为51.5%,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25.0%(χ^(2)=4.46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男性、年龄≥60岁、农民职业、文盲文化、症状数目≥4个、并发肺外结核、累及肺野4~6个、肺部空洞、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25×10^(9)/L、白蛋白<35 g/L、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的构成比(77.0%、44.3%、36.1%、26.2%、36.1%、34.4%、77.0%、55.7%、45.9%、18.0%、68.9%、2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5%、11.2%、19.7%、10.5%、19.7%、21.1%、38.2%、40.8%、25.7%、5.3%、44.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42、29.060、10.095、13.650、6.290、4.165、26.342、3.929、8.274、8.738、10.137、16.80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4.816,95%CI:1.650~14.052)、病变累及肺野4~6个(OR=3.669,95%CI:1.548~8.696)、血小板<125×10^(9)/L(OR=3.753,95%CI:1.069~13.173)、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OR=3.908,95%CI:1.394~10.954)。结论:HIV阴性肺结核患者较易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具有积极意义。高龄、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大、血小板减少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是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D4淋巴细胞计数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新宝 姚超 +2 位作者 洪青青 韩波波 方雪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3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6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31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3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6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31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均检测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抗酸杆菌(AFB)涂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82.3%(51/62),特异度为80.7%(25/31),灵敏度明显高于脑脊液ADA(61.3%,38/62)、脑脊液TB-DNA(27.4%,17/62)、脑脊液AFB涂片(16.1%,10/6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来分析不同试验方法的诊断价值,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ADA、脑脊液TB-DNA和脑脊液AFB涂片的AUC值分别为0.815、0.661、0.637、0.581。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可作为可靠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炎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新宝 周瑛 +5 位作者 姚超 洪青青 韩波波 荣雪松 张毕玲 梅益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临床诊断或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80例患者和36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胸水T-SPOT.TB、血T-SPOT.TB、胸水ADA、血TB-Ab检...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临床诊断或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80例患者和36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胸水T-SPOT.TB、血T-SPOT.TB、胸水ADA、血TB-Ab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胸水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97.5%(78/80),高于血T-SPOT.TB80%(64/80)、胸水ADA67.5%(54/80)、血TBAb27.5%(2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胸水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度91.67%(33/36)高于血T-SPOT.TB58.33%(21/36)、胸水ADA72.22%(26/36)、血TB-Ab55.56%(2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胸水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腔积液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腺苷脱氨酶 结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涂阴或无痰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婧 王华 刘盛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涂阴或无痰肺结核(PTB)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涂阴或无痰PTB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BALF进行MALDI-T... 目的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涂阴或无痰肺结核(PTB)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涂阴或无痰PTB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BALF进行MALDI-TOF MS、SAT-TB、Gene-Xpert及BD960法检测,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MALDI-TOF MS诊断涂阴或无痰PTB敏感性为68.5%(37/54),优于SAT-TB 13.0%(7/54)、Gene-Xpert 40.7%(22/54)、BD960法27.8%(15/54)(均P<0.01)。MALDITOF MS法AUC值为0.827,优于SAT-TB 0.550、Gene-Xpert 0.704、BD960法0.639(均P<0.01)。MALDITOF MS分别联合上述3种方法的AUC并不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MALDI-TOF MS是较准确的辅助诊断涂阴或无痰PTB的新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结核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沙玉霞 张雪 +9 位作者 周浩泉 王华 何金根 周玲 张慧芳 李丹 张亚芥 母东勤 潘家华 肖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肺结核(PTB)易感性的关系,为青少年肺结核病的防治手段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方法在合肥市及山南市共采集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96例(病例组)、健康对照123例(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应用限制性...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肺结核(PTB)易感性的关系,为青少年肺结核病的防治手段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方法在合肥市及山南市共采集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96例(病例组)、健康对照123例(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VDR基因位点(ApaI、BsmI、FokI、TaqI)的基因型,并用χ~2检验分别分析两地区青少年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间的关系。结果两地区病例组BsmI位点基因型与对照组相应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肥市:χ~2=19.948,P<0.001,山南市:χ~2=38.485,P<0.001);两地区病例组FokI位点基因型与对照组相应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肥市:χ~2=7.231,P=0.027,山南市:χ~2=21.781,P<0.001)。而两地区病例组ApaI及TaqI位点基因型与对照组相应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BsmI及FokI位点多态性与青少年肺结核易感有关,BsmI位点Bb、bb基因型及FokI位点Ff、ff基因型增加青少年肺结核病易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青少年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黄酮苷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阿米卡星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13
作者 郑松 储超群 +2 位作者 岳琳 黄申卓凡 温家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阿米卡星(AKN)体外肾损伤模型的方法,研究在AKN体外肾损伤模型中王不留行黄酮苷(VA)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孵育不同浓度的AKN或VA,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浓度;采用二氢乙锭(DHE)探针... 目的探讨建立阿米卡星(AKN)体外肾损伤模型的方法,研究在AKN体外肾损伤模型中王不留行黄酮苷(VA)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孵育不同浓度的AKN或VA,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浓度;采用二氢乙锭(DHE)探针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因表达的变化;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的蛋白溶质载体蛋白家族4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水平。结果高浓度AKN在体外可以显著引起HK-2细胞活力的下降,AKN对HK-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4±0.47)mmol/L。25~100μmol/L的VA可以提高AKN刺激后的HK-2细胞活力(P<0.05)。AKN(4 mmol/L)处理后,KIM-1和NGA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NC)组(P<0.001);VA(50μmol/L)可以显著降低KIM-1(P<0.01)和NGAL(P<0.05)的mRNA表达水平。AKN处理3 h后DHE染色强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4 h后DHE染色强度显著大于0 h组(P<0.01)。此外,AKN处理6~24 h后MDA水平显著上升,GSH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N刺激6~24 h后,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和GPX4表达均明显下降(P<0.001)。VA同时孵育24 h,显著逆转DHE染色、GSH和MDA水平的变化及SLC7A11和GPX4蛋白的下降(P<0.001)。结论该研究通过高浓度AKN体外刺激HK-2细胞建立AKN体外肾损伤模型,并发现VA可能通过抑制过氧化应激相关的铁死亡途径减轻AKN导致的肾小管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肾小管上皮细胞 王不留行黄酮苷 氧化应激 铁死亡 药物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葛根素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来减轻缺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的损伤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晨 张妍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葛根素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大鼠TGF-β1/Smads通路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组、法舒...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葛根素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大鼠TGF-β1/Smads通路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组、法舒地尔组和法舒地尔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常压缺氧舱内缺氧处理构建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测压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RVSP、mPAP、PASP和PAWP,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血管平滑肌层的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s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葛根素组和法舒地尔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肺动脉血管壁厚度和炎性浸润程度下降,RVSP、mPAP、PASP、PAWP和RVHI下降(P<0.05),TGF-β1/Smads通路相关蛋白、炎症相关因子和Gal-3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葛根素能很好的改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的损伤,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 葛根素 联合治疗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TGF-β1/Smads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TB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凤丽 阚晓红 +8 位作者 李琦 张云玲 李东方 周云 姜雯 华小果 胡成洋 潘敏 张秀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5-809,共5页
Analysi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Feng-li LI,Xiao-hong KAN,Qi LI,Yun-ling ZHNAG,Dong-fang LI,Yun ZHOU,Wen JIANG,Xiao-gu... Analysi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Feng-li LI,Xiao-hong KAN,Qi LI,Yun-ling ZHNAG,Dong-fang LI,Yun ZHOU,Wen JIANG,Xiao-guo HUA,Cheng-yang HU,Min PAN,Xiu-jun ZHANG() 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的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排序连续随机分配为化疗方案一组(54例)和方案二组(48例)。方案一:3Clr-Z-Am-Mfx+XY/3Clr-Z-Am3-Mfx+XY/12Clr-Z-Mfx+XY;方案二:3Z-Am-Lfx+XY/3Z-Am3-Lfx+XY/18Z-Lfx+XY。其中:Clr:克拉霉素,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XY:指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耐受情况选择的2种敏感药物(可依次选择: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钠,E:盐酸乙胺丁醇)。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32/54)和64.6%(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581)。两种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6/54)和62.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815)。方案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41.7%,15/36)、单纯性尿酸升高(41.7%,15/36)、血液系统影响(25.0%,9/36);方案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36.7%,11/30)、单纯性尿酸升高(33.3%,10/30)、肝功能损伤(20.0%,6/30)。方案一组有12例(22.2%)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方案二组有3例(6.3%)患者出现;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4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30/36)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2);方案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25/30)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5.6%(20/36)和66.7%(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3);方案二组患者则分别为60.0%(18/30)和72.2%(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391)。 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成功率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毒性 药物治疗依从性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盛盛 张妍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把108例AECOPD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PCT组(n=52)和常规组(n=56)。PCT组在入院第1、4、7和10天检测血降钙素原浓度,依据测定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把108例AECOPD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PCT组(n=52)和常规组(n=56)。PCT组在入院第1、4、7和10天检测血降钙素原浓度,依据测定值决定抗菌药物使用与否;常规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抗生素治疗指南使用抗生素。结果两组中、重度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极重度患者PCT组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随访6个月内再次进入急性加重期概率、急性加重次数及进入下次急性加重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具有指导中度及重度AECOPD患者抗菌治疗的作用,能够减少抗生素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降钙素原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的PET/CT诊断与术后病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青 赵静 +1 位作者 操乐杰 李传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PET/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为肺结节并行手术的10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析PE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CT形态学特征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PET/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为肺结节并行手术的10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析PE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CT形态学特征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3例患者行PET/CT检查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81例,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4.98)vs(3.85±3.87),P<0.05]。病理提示恶性结节与SUVmax大小呈正相关(r=0.467,P<0.05)。结论PET/CT在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特别是假阴性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PET/CT 术后病理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霉素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欣俐 张云玲 +3 位作者 贺思勋 王华 洪健 程秀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86-788,共3页
利福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生素,在肺结核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有利福平、利福喷丁及利福布汀。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某些药物所致周围血液中血小板(PLT)计数减少(PLT〈100×10^9/L),从而导致的... 利福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生素,在肺结核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有利福平、利福喷丁及利福布汀。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某些药物所致周围血液中血小板(PLT)计数减少(PLT〈100×10^9/L),从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利福霉素类药物 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性疾病 利福布汀 利福喷丁 周围血液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