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三市大气污染物和绿地暴露对初治结核病患者病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嘉文 张永忠 +5 位作者 李振华 毛毅铖 张菁菁 胡成洋 张秀军 阚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物和绿地暴露对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病亡率的影响,从环境监测层面上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黄山市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29519例初治结核病患者的数据。通...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物和绿地暴露对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病亡率的影响,从环境监测层面上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黄山市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29519例初治结核病患者的数据。通过环境监测站收集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2.5μm,PM_(2.5))]、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10μm,PM_(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_(2))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暴露与初治结核病患者病亡率的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同时结合绿地暴露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9519例结核病患者中,有369例(1.25%)在治疗期间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M_(2.5)每增加10μg/m^(3),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15.6%(HR=1.156,95%CI:1.146~1.165),PM_(10)每增加10μg/m^(3),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18.3%(HR=1.183,95%CI:1.176~1.190),CO每增加0.10 mg/m^(3),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6.7%(HR=1.067,95%CI:1.060~1.074),NO_(2)每增加10μg/m^(3),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2.8%(HR=1.028,95%CI:1.019~1.037)。将绿地暴露按照四分位数(Q_(1)~Q_(4))由低到高进行分组后,大气污染物对病亡率的影响随绿地暴露的提升逐渐降低[以PM_(2.5)为例,其在250 m和500 m缓冲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对病亡率的HR值,Q_(1)分别为1.218(95%CI:1.197~1.240)和1.231(95%CI:1.210~1.253),Q_(4)分别下降至1.125(95%CI:1.106~1.146)和1.138(95%CI:1.118~1.159)]。结论:大气污染物暴露是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更高的绿化程度能够降低因暴露于大气污染物所导致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空气污染物 环境暴露 回顾性研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月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琦 姜晓颖 +27 位作者 高孟秋 刘宇红 杨坤云 阚晓红 梁建琴 田明 刘锦程 崔文玉 刘文 余德美 谭守勇 唐神结 刘玉琴 梁煊 邱丽华 邵世峰 高飞 接力 蔡宝云 卜建玲 马丽萍 刘智 徐麟 杜娟 操敏 高静韬 舒薇 李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分析由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缩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疗程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20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68... 目的分析由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缩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疗程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20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681例患者,按照所采用的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个月方案组,515例)和对照组(24个月方案组,166例)。收集治疗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结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治疗成功、失败、死亡、丢失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有差异的临床指标与治疗成功率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64.66%,333/515)高于对照组(54.22%,90/166)(χ 2=5.818, P=0.002),病死率(2.33%,12/515)低于对照组(5.42%,9/166)(χ 2=4.015, P=0.045)。而两组的失败率(17.86%,92/515;23.49%,39/166)、丢失率(11.46%,59/515;11.45%,19/166)、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4.85%,128/515;25.90%,43/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2.561,P=0.109;χ 2=0.000,P=0.997;χ 2=0.095,P=0.7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β=0.549,s-x=0.204,Wald χ 2=7.262,P=0.007,OR(95%CI)=1.731(1.161~2.579)]和使用乙胺丁醇[β=0.485,s-x=0.190,Wald χ 2=6.516,P=0.011,OR(95%CI)=1.625(1.119~2.359)]是影响治疗成功率的风险因素。结论采用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能够达到24个月化疗方案的疗效,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成功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联合 方案评价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受教育及在职学习满意度状况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爽 张瑞 +3 位作者 陈效友 阚晓宏 彭鹏 杜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19-726,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的受教育情况,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之间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分析限制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因素,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好的医师培养环境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中4...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的受教育情况,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之间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分析限制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因素,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好的医师培养环境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中41家结核病相关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两份问卷,分别针对医疗机构的教育主管人员和结核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对医师受教育情况的满意度、单位的医师培养措施等。医疗机构层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问卷有效率100.0%(41/41);结核科医师层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率100.0%(194/194)。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倾向性、认知和期望情况。结果 12.2%(5/41)的医疗机构对医师的学历结构满意,在认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数量不足”的单位中,有70.8%(17/24)的单位招收医师的条件低于研究生水平。不同学历结核科医师对于本人学历层次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1,P=0.001),本科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10.4%(14/134),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22.0%(11/50),专科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20.0%(2/10)。90.2%(37/41)的医疗机构采取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措施,75.6%(31/41)的单位可全额报销学历深造的学费,43.9%(18/41)的单位表示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对于脱产学习时长的倾向性单位与医师个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0,P<0.01):85.4%(35/41)的单位倾向于支持36个月的脱产学习,而46.4%(90/194)的医师更倾向于参加12年的脱产学习。78.0%(32/41)的单位和70.6%(137/194)的医师都认为“科室人员紧缺”是影响在职人员学习深造的主要因素,“个人学习意愿不强”[34.2%(14/41)]和“学习占用时间较长”[53.1%(103/194)]分别为两者选择的次要因素,另有34.2%(14/41)的单位和46.4%(90/194)的个人选择了“资金支持不足”。促进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措施,单位和个人对于“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的期望值均最高,分别占90.2%(37/41)和76.3%(148/194)。结论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的医师受教育情况不理想,单位和医师之间对于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存在差异。医疗机构需要贴合医师需求,支持医师学习深造,以创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卫生系统机构 医务人员 教育 继续 问卷调查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TB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凤丽 阚晓红 +8 位作者 李琦 张云玲 李东方 周云 姜雯 华小果 胡成洋 潘敏 张秀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5-809,共5页
Analysi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Feng-li LI,Xiao-hong KAN,Qi LI,Yun-ling ZHNAG,Dong-fang LI,Yun ZHOU,Wen JIANG,Xiao-gu... Analysi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Feng-li LI,Xiao-hong KAN,Qi LI,Yun-ling ZHNAG,Dong-fang LI,Yun ZHOU,Wen JIANG,Xiao-guo HUA,Cheng-yang HU,Min PAN,Xiu-jun ZHANG() 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的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排序连续随机分配为化疗方案一组(54例)和方案二组(48例)。方案一:3Clr-Z-Am-Mfx+XY/3Clr-Z-Am3-Mfx+XY/12Clr-Z-Mfx+XY;方案二:3Z-Am-Lfx+XY/3Z-Am3-Lfx+XY/18Z-Lfx+XY。其中:Clr:克拉霉素,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XY:指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耐受情况选择的2种敏感药物(可依次选择: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钠,E:盐酸乙胺丁醇)。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32/54)和64.6%(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581)。两种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6/54)和62.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815)。方案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41.7%,15/36)、单纯性尿酸升高(41.7%,15/36)、血液系统影响(25.0%,9/36);方案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36.7%,11/30)、单纯性尿酸升高(33.3%,10/30)、肝功能损伤(20.0%,6/30)。方案一组有12例(22.2%)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方案二组有3例(6.3%)患者出现;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4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30/36)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2);方案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25/30)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5.6%(20/36)和66.7%(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3);方案二组患者则分别为60.0%(18/30)和72.2%(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391)。 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成功率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毒性 药物治疗依从性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锟 方雪晖 +4 位作者 陈文俊 肖珺 汤钰 张超 徐爱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 目的初步了解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应时间点2、出院后2个月对应时间点3、出院后3个月对应时间点4、出院后4个月对应时间点5、出院后5个月对应时间点6、出院后6个月对应时间点7、出院后9个月对应时间点8)胸腔超声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小于时间点2(P<0.05);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与时间点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在时间点3为拐点。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小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在时间点5为拐点。时间点6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实测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大于时间点5(P<0.05);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_1实测值、MVV实测值与时间点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在时间点6为拐点。时间点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实测值大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 DLCO实测值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实测值在时间点5为拐点。结论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残留的少量胸腔积液在出院后2个月左右基本自行吸收;当有少量胸腔积液不能抽尽时胸膜增厚达高峰,之后胸膜增厚逐渐减少,4个月后相对稳定;损伤的肺功能在胸腔积液基本被控制4~5个月后恢复到平台期,基本达到参考范围下限,之后恢复的速度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炎 胸膜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双双 沙巍 +5 位作者 刘晓宁 马荣 程洁 李晔 王新强 阚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 目的探讨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程方案组(73例,采用6个月莫西沙星、利福布汀、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标准方案组(28例,强化期3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巩固期6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转归情况、影像学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短疗程方案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9.0%(29/42),高于标准方案组[41.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47)。短疗程方案组治疗成功率为78.1%(57/73),高于标准方案组[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短疗程方案组病灶吸收情况[5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4例(7.0%),显吸24例(42.1%),吸收29例(50.9%),不变0例(0.0%),恶化0例(0.0%)]明显好于标准方案组[1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0例(0.0%),显吸3例(17.6%),吸收13例(76.5%),不变1例(5.9%),恶化0例(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短疗程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8/73),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5)。结论在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短疗程方案组患者相较于标准方案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且短疗程方案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