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隐球菌病3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建平 宋蓉蓉 +2 位作者 赵洁婷 叶伟 方浩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37例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组织标本,对其临床病理特征、HE及特殊染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7例肺隐球菌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12~80岁,中...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37例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组织标本,对其临床病理特征、HE及特殊染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7例肺隐球菌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12~80岁,中位年龄45岁。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部分重症患者有慢性病或激素治疗史,另有15例患者无症状。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有结节影18例,团块状、片状影19例,混合病变10例。4例行乳胶凝集试验检测均阳性,37例行六胺银染色均阳性。结论肺隐球菌病好发于青壮年,多数患者无免疫功能受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多数病例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六胺银等特殊染色有助于病理诊断;乳胶凝集试验可作为肺隐球菌病的首选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例肺亚厘米结节(直径≤8 mm)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建平 李会方 +3 位作者 叶伟 宋蓉蓉 闵旭红 马冬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肺亚厘米结节(直径≤8 mm)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肺亚厘米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78例肺亚厘米结节中,良性结节110例(61.8%),恶性结节68例(38.2%)。实... 目的探讨肺亚厘米结节(直径≤8 mm)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肺亚厘米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78例肺亚厘米结节中,良性结节110例(61.8%),恶性结节68例(38.2%)。实性结节65例,其中良性结节60例(92.3%),恶性结节5例(7.7%);混合磨玻璃结节37例,其中良性结节24例(64.9%),恶性结节13例(35.1%);纯磨玻璃结节76例,其中良性结节26例(34.2%),恶性结节50例(65.8%)。患者性别、结节位置、直径在良性组和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在良性和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8 mm的肺亚厘米结节以良性结节居多,部分高危CT征象在良性结节中也有出现,临床医师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亚厘米结节 良性结节 影像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细支气管腺瘤2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伟 李会方 +3 位作者 史先锋 赵洁婷 宋蓉蓉 徐建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 B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4例肺B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TF-1、Napsin A、CK5/6、p40、Ki-67、ALK的表达,应用PCR法检测EGFR、BRAF等基因突变,并... 目的 探讨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 B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4例肺B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TF-1、Napsin A、CK5/6、p40、Ki-67、ALK的表达,应用PCR法检测EGFR、BRAF等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66岁,4例有吸烟史,1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外周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以及实性结节影,病灶中央多伴空泡征。肿瘤呈灰白色、灰红色、灰褐色结节,质软界限较清,部分病例切面可见黏液样物蓄积,最大径4~20 mm(平均11 mm)。在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中仅7例有明确诊断,13例误诊为恶性或恶性不能除外,2例良性结节,2例细支气管化生。镜下以腺腔样、平坦型及乳头状结构为主要特征,有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结构,腔面细胞由不同比例的纤毛细胞、黏液细胞、立方状或矮柱状细胞混合组成,依据腔面细胞组成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近端型14例,远端型10例。免疫表型:基底细胞CK5/6和p40呈阳性;TTF-1在多数的腔面细胞和基底细胞呈阳性;少数腔面细胞Napsin A阳性,基底细胞Napsin A均阴性。基因检测:2例EGFR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3例BRAF V600E突变,1例EML4-ALK基因融合合并CLIP4-ALK基因融合。随访时间3~46个月,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BA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部分病例伴基因改变,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支气管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例支气管活检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徐建平 吕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对109例肺腺癌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评估。结果肺腺癌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气短及胸痛,CT扫... 目的观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对109例肺腺癌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评估。结果肺腺癌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气短及胸痛,CT扫描常表现为实性的结节、毛玻璃样斑块和实性/毛玻璃样斑块。肺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病变、浸润性病变。免疫表型:肺腺癌组织中CK7阳性率为100%,TTF1阳性率为72.2%,未见CK5/6表达。结论肺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临床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美玲 段园园 +4 位作者 凡龙云 徐建平 徐五琴 冯振中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83岁,有脓胸病史半年余。例2男性,75岁,有慢性胸膜炎病史10年余,结肠癌病史6年余。镜下见2例背景均混杂大量急慢性炎细胞,中等至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片状生长,细胞核不规则,核质比增大,染色质较粗,部分可见核仁。例2可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呈血管中心性生长并侵犯血管壁。免疫表型:2例CD20、CD79a和PAX5均阳性;2例C-MYC、CD10和BCL6均阴性,例1中MUM1和BCL2阳性,例2中MUM1和BCL2阴性;2例EBER均阳性,例1中EBNA2和LMP1阳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分别为70%、90%)。例2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示CD58基因一级变异,其余24个基因呈二级变异或三级变异。例1行化疗,例2行手术+化疗,2例均在26个月内死亡。结论DLBCL-CI多见于老年男性,其发生、发展与长期慢性炎症和EBV感染密切相关。其恶性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分子遗传学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PD-L1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叶伟 徐建平 +4 位作者 宋蓉蓉 赵洁婷 李会方 史先锋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PD-L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活检、细胞学以及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在三者中的一致性,以期了解小活检及细胞学标本检测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6例NSCLC中PD-L1(22C3抗体... 目的探讨PD-L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活检、细胞学以及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在三者中的一致性,以期了解小活检及细胞学标本检测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6例NSCLC中PD-L1(22C3抗体)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PD-L1在73对匹配的小活检与手术标本、57对匹配的细胞学与组织学标本中表达的一致性。结果NSCLC中男性、鳞状细胞癌、晚期、EBUS-TBNA细胞块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D-L1更易高表达(P<0.05);当以TPS≥50%为阈值时,小活检与匹配的手术标本中PD-L1的表达一致性适中(Kappa=0.483,P<0.05),以TPS≥1%为阈值时,两者的一致性适中(Kappa=0.618,P<0.05);以TPS≥50%为阈值时,EBUS-TBNA细胞块与匹配的组织学标本中PD-L1的表达一致性适中(Kappa=0.679,P<0.05),以TPS≥1%为阈值时,两者PD-L1的表达一致性较好(Kappa=0.795,P<0.05);当以TPS≥50%为阈值时,浆膜腔积液细胞块与匹配的组织学标本中PD-L1的表达一致性适中(Kappa=0.465,P<0.05),当以TPS≥1%为阈值时,两者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76,P>0.05)。结论PD-L1在NSCLC小活检、EBUS-TBNA细胞块以及以高阈值(TPS≥50%)评估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标本中的检测结果可靠,可作为免疫治疗的循证学依据;采用较低阈值评估(TPS≥1%)时,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标本可能会错误的分类PD-L1表达,需要进行谨慎的重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PD-L1 小活检 细胞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DNA图像自动扫描与分析(DNA-ICM)技术在胸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建平 叶伟 +3 位作者 赵洁婷 宋蓉蓉 聂琨 吕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DNA图像分析(DNA image cytometry,DNA-ICM)技术在胸科恶性肿瘤病变诊断应用的研究,寻找该技术在相关病变诊断方面潜在的优势。方法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送检的4 402例胸科疾病患者,选取其中701例符合要... 目的通过对DNA图像分析(DNA image cytometry,DNA-ICM)技术在胸科恶性肿瘤病变诊断应用的研究,寻找该技术在相关病变诊断方面潜在的优势。方法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送检的4 402例胸科疾病患者,选取其中701例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DNA-ICM计算机扫描与自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区分阳性、可疑、阴性诊断,与活检结果及临床基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明确恶性肿瘤病变患者的细胞倍体出现异常者可达65%,未明确诊断恶性肿瘤但提示有恶性可能的患者细胞倍体异常率为64%,而在非恶性肿瘤病变患者中则仅为8%。综合评估显示,细胞DNA倍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93%、71%、94%。OR分析发现恶性肿瘤病变比非恶性肿瘤病变引起倍体异常的风险比是23.236。结论 DNA-ICM技术对于胸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恶性肿瘤 DNA-ICM 细胞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热伴双肺多发结节影
8
作者 王云 徐建平 方浩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肺浸润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科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不同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结果经病理诊断明...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肺浸润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科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不同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结果经病理诊断明确后,给予6周期DICE方案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好转,预后较好。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肺浸润临床表现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经及时对症对因治疗后病情好转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 T 细胞淋巴瘤 发热 影像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