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蚁群算法在动态网络持续性路径预测中的运用及仿真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杨林
王永杰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安徽省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5-490,共6页
-
文摘
随着主动防御手段的广泛运用,动态多变性成为了网络系统的显著特征,在讨论了网络系统安全性时不可避免地需要以动态网络环境为基础,路径预测作为网络安全评估的常用方法,也需要适应动态网络环境以具备持续高效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将蚁群优化算法运用到网络持续性路径预测中,并设计仿真实验,在寻优精度和寻优速度两个方面,将所提方法与完全随机算法和贪婪算法进行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蚁群算法的寻优精度不如完全随机算法,但由于启发式信息的引导,其寻优速度远优于完全随机算法。为了均衡原始蚁群算法和完全随机算法各自的优势,提出新的蚁群信息素更新策略,并再次设计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寻优效率。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蚁群优化算法能够较好地综合原始蚁群算法和完全随机算法的优点,达到寻优精度和寻优速度的均衡。然而,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需要继续进行算法优化,使其能够更好、更完全地继承两者的优点,实现精度和速度兼优。
-
关键词
蚁群优化算法
动态网络
路径预测
仿真实验
-
Keyword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Dynamic network
Path predic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QRNN的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用例过滤方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胡志濠
潘祖烈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安徽省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8-324,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B0802900)。
-
文摘
目前,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的目标趋向于大型协议实体,而传统的测试用例过滤方法主要是基于测试对象的运行状态信息,测试对象越庞大,其执行单个测试用例的时间也越长。因此,针对传统的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用例过滤方法存在无效执行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依据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对序列数据较强的处理和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QRNN的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用例过滤方法。通过学习网络协议的结构特征,包括字段取值范围和字段间约束关系,该方法可以自动过滤无效测试用例,减少协议实体测试用例的执行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用例过滤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协议漏洞挖掘的时间成本,显著提高网络协议模糊测试的效率。
-
关键词
测试用例过滤
QRNN
网络协议
模糊测试
深度学习
-
Keywords
Testcase filtering
QRNN
Network protocol
Fuzzing test
Deep learning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最优有效路径的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模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俊
王永杰
张敬业
杨林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安徽省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2422]。
-
文摘
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对域间路由网络安全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级联失效建模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在分析域间路由网络商业关系和路由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有效路径发现算法和VIRS介数,基于VIRS介数定义链路初始负载和容量,基于最优有效路径发现算法设计负载重分配过程,进而构建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模型。模型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一些短板,既分开考虑了节点和链路的失效原因,也加入了节点和链路的恢复机制。算法复杂度分析和实验说明了最优有效路径发现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模型仿真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及恢复机制对级联失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分析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成因和维护网络安全以防发生级联失效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域间路由系统
网络攻击
仿真模型
级联失效
-
Keywords
complex network
inter-domain routing system
cyber attack
simulation model
cascading failure
-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基于混合方法的IPSec VPN加密流量识别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周益旻
刘方正
王勇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安徽省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5-30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454)。
-
文摘
文中提出了一种混合方法,将指纹识别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了IPSec VPN加密流量的识别。该方法首先基于负载特征从网络流量中筛选出IPSec VPN流量;接着,基于时间相关的流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IPSec VPN流量分类模型,通过参数优化以及特征选择,整体流量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3%。实验结果验证了通过流特征提取的机器学习方法识别IPSec VPN流量的可行性;同时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均衡识别精度与识别速度,达到了高效识别IPSec VPN加密流量的效果。
-
关键词
IPSec
VPN
加密流量识别
随机森林
时间相关流特征
参数优化
-
Keywords
IPSec VPN
Encrypted traffic identification
Random forest
Time-related flow feature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P393.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FAWA:一种异构执行体的负反馈动态调度算法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杨林
王永杰
张俊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安徽省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4-29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2422)。
-
文摘
拟态防御作为一种新提出的网络防御方法,其不可预测的特性使其具有出色的防御效果。异构执行体是拟态防御中由各类防御策略构成的异构部件,拟态防御机制通过对异构执行体的动态调度来获得防御的动态性。传统的调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局限性,综合考虑防御的全面性和历史防御成功率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负反馈能力的动态调度算法FAWA,并设计了仿真碰撞实验来模拟网络攻防过程,并与其他调度方法的防御效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攻击方随机装载攻击载荷的场景下,FAWA算法的调度效果始终优于其他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防御成功率;在攻击方同样采取负反馈装载的场景下,FAWA算法的调度效果优于完全随机算法、CRA算法和一些改进的动态人工加权算法,但弱于先进先出算法FIFO。另外,仿真实验通过对比攻击方两种载荷装载场景发现,在随机装载场景下,防御方的防御成功率更低,表明此时攻击方的成功率反而优于负反馈装载场景,这一结论说明攻击方也需要在网络攻防博弈中具备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不应被过度干扰和调整。
-
关键词
拟态防御
动态调度策略
异构执行体
负反馈调度
仿真
-
Keywords
Mimic defense
Dynamic scheduling strategy
Heterogeneous executor
Negative feedback scheduling
Simulation
-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