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碳纳米管负载铑催化剂在丁腈橡胶氢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姚含波 钱家盛 +3 位作者 夏茹 苗继斌 杨斌 曹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4-208,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原位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制备碳纳米管磁性载体(MWCNTs@Fe3O4),再将铑(Rh)纳米粒子负载在该磁性载体上,形成新型磁性碳纳米管催化剂(MWCNTs@Fe3O4@R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原位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制备碳纳米管磁性载体(MWCNTs@Fe3O4),再将铑(Rh)纳米粒子负载在该磁性载体上,形成新型磁性碳纳米管催化剂(MWCNTs@Fe3O4@R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从TEM可以看出碳纳米管缠绕在直径300nm^400nm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上,并且表面负载有直径小于10nm的Rh纳米粒子。采用XRD和XPS等手段也证明Fe3O4以及Rh粒子的存在。同时对该催化剂在丁腈橡胶(NBR)选择性加氢方面进行探索。在120℃,4.0MPa,8h条件下,得到了氢化率达到98.17%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该催化剂对C=C双键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将制备的MWCNTs@Fe3O4@Rh催化剂与传统的MWCNTs负载Rh的催化剂(MWCNTs@Rh)进行循环使用,发现在重复3次之后,新型催化剂仍能达到91.53%以上的氢化度,而传统的催化剂不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氢化 磁性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基BNNs@AgNWs复合导热网络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友雷 伍斌 +4 位作者 杨斌 苗继斌 钱家盛 夏茹 曹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128,共5页
利用溶剂法将氮化硼(BN)剥离成氮化硼纳米片(BNNs),使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再利用原位还原生成氮化硼纳米片与银纳米线复合填料(BNNs@ AgNWs)。经过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热压制得具有三维导热网络结构的PVDF/BNNs@ AgNWs复合材料。分... 利用溶剂法将氮化硼(BN)剥离成氮化硼纳米片(BNNs),使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再利用原位还原生成氮化硼纳米片与银纳米线复合填料(BNNs@ AgNWs)。经过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热压制得具有三维导热网络结构的PVDF/BNNs@ AgNWs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多晶体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表征该复合填料的形貌与结构。利用FTIR验证了BNNs上含有羟基,且有利于AgNWs的生成,更可以有效降低界面热阻。XRD、TEM和XPS更进一步验证了复合填料的成功制备。对添加不同含量填料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研究表明,在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在高的长径比AgNWs的作用下构筑的三维导热网络,使得填料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0.645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氮化硼 银纳米线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