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市域快轨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丁丹丹
李志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5,共5页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域快线接入城市轨道线网外围的线网形态,小庙站换乘加贯通运行、长宁大道站换乘的多点衔接模式,以及开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快车相结合的运行组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城市轨道交通
衔接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童建军
王明年
+2 位作者
于丽
刘大刚
徐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1,共5页
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分析成都地铁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收集了成都地区9个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监测资料,给出了地面沉降的包络线及其数学表达式;对比成都地区卵石地层深基坑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深基...
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分析成都地铁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收集了成都地区9个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监测资料,给出了地面沉降的包络线及其数学表达式;对比成都地区卵石地层深基坑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包络线,总结了两者的异同。结果表明:成都地铁卵石地层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型,沉降包络线可由3段直线组成,其最大沉降点位于坑壁外0.25H处,突变点位于坑壁外0.5H处;成都卵石地层深基坑的地表沉降包络线在地表范围、最大沉降点及突变点距坑壁的距离等均约为上海软土地层深基坑的1/2,两者的最大沉降值可相差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地层
深基坑
地表沉降
包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崇双
薛锋
+1 位作者
唐家银
钱丙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9,共7页
货车集结过程的占用时间构成其在站停留时间的主要部分,其耗费是编组计划优化的重要参数,对其规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集结过程构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成批到达、成批瞬时服务的排队系统.首先根据车流到达的不确定性,...
货车集结过程的占用时间构成其在站停留时间的主要部分,其耗费是编组计划优化的重要参数,对其规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集结过程构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成批到达、成批瞬时服务的排队系统.首先根据车流到达的不确定性,将基本组和补轴组两个去向到达批中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假定二者分别服从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且相互独立;然后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平均集结批次与固定重量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二者比值近似估计;平均集结占用时间都与固定重量和到达间隔时间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固定重量与车流频率的比值近似估计;集结占用时间越长,总集结耗费越大,且附加耗费所占比例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分组列车
集结
随机过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程伟鸷
王海东
梁宇
《中国铁路》
2018年第7期43-47,共5页
道岔转辙机频繁工作,作为铁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目前采用"一周一小修、一月一大修"的模式对道岔转辙机进行维护。该模式效率较低,增加人工成本,无法保证相关设备的实时运行性能...
道岔转辙机频繁工作,作为铁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目前采用"一周一小修、一月一大修"的模式对道岔转辙机进行维护。该模式效率较低,增加人工成本,无法保证相关设备的实时运行性能,不能对迅速恶化的故障进行及时排查。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必须采用相关监测设备对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跟踪分析,并根据故障特征对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提前进行设备排查和维护。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故障临界信息的获取和自动识别,诊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时提醒安排维护维修计划,可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营,提高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道岔转辙机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中立柱设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群立
王斌
孙宏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6,共4页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设置中立柱,一方面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基坑开挖会带动中立柱隆起,进而造成支撑承载力下降。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云谷路站深基坑立柱隆起的实测数据,计算分析立柱隆起对支撑体系的影响。通过设置...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设置中立柱,一方面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基坑开挖会带动中立柱隆起,进而造成支撑承载力下降。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云谷路站深基坑立柱隆起的实测数据,计算分析立柱隆起对支撑体系的影响。通过设置中立柱与取消中立柱两种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可通过加大支撑截面尺寸等措施取消中立柱。建议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支撑采用取消中立柱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支撑
中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过江通道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夫强
张丽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3,共4页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是合肥至铜陵、池州城市间快速客运通道,过江通道的选择是其最大的控制点和重难点。基于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概况,提出G3通道过江、梅龙隧道过江和江口通道过江3个方案。统筹考虑涉及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是合肥至铜陵、池州城市间快速客运通道,过江通道的选择是其最大的控制点和重难点。基于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概况,提出G3通道过江、梅龙隧道过江和江口通道过江3个方案。统筹考虑涉及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经过方案比选分析,推荐采用梅龙隧道过江方案。该方案符合铁路线路整体走向,同时综合考虑了地区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过江需求,更好地实现长江两岸区域间便捷顺畅连接,以及铁路总体方案及地区内过江通道有效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
过江通道
隧道过江
长江大桥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线网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婕
赵明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了加速皖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推动皖北城镇群发展,对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根据皖北地区城镇群的特征,采用点线面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分析规划法,分为主骨架构建和线网扩充两个层次进行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提出契合...
为了加速皖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推动皖北城镇群发展,对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根据皖北地区城镇群的特征,采用点线面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分析规划法,分为主骨架构建和线网扩充两个层次进行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提出契合城镇体系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研究形成"双核、六射、一连一贯通"的城际轨道线网形态,有力支撑皖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城镇群
城镇体系布局
城际轨道
线网方案
快速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丽娟
《中国铁路》
2016年第9期49-51,共3页
通过介绍沿淮铁路和五河县主要概况,引出沿淮铁路五河段线路的主要控制因素,对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与合青高铁设联络线方案、与合青高铁五河站并站方案以及新设五河南站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各方案的路网灵活性、客流方向、控制性工程和...
通过介绍沿淮铁路和五河县主要概况,引出沿淮铁路五河段线路的主要控制因素,对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与合青高铁设联络线方案、与合青高铁五河站并站方案以及新设五河南站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各方案的路网灵活性、客流方向、控制性工程和经济性,得出与合青高铁设联络线方案具有跨淮河桥位较佳、工程造价最低、各方向客流畅通、增加路网灵活性等优势,为最佳方案,以期为类似地区引入客运专线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铁路
客运专线
地区引入
方案比选
联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概念设计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善红
殷亮
+2 位作者
余振
黄浩
朱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是安徽省1号工程引江济淮河道上的一座通水、通航桥梁,桥上水体重量约4万吨,且旱、涝水位变幅极大,属于超量级可变重载。针对该桥竖向刚度和竖向位移、开口断面抗扭能力以及先建后挖的边坡稳定和基础变位等难...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是安徽省1号工程引江济淮河道上的一座通水、通航桥梁,桥上水体重量约4万吨,且旱、涝水位变幅极大,属于超量级可变重载。针对该桥竖向刚度和竖向位移、开口断面抗扭能力以及先建后挖的边坡稳定和基础变位等难以控制的问题进行概念设计。该桥采用左右分幅、上桁下拱的结构方案,有效控制了下挠和上拱值,较好地解决了竖向刚度和竖向位移变幅问题;采用上开下合布置形式,梁式U形槽下设置2个拱片+M形横联,有效控制了侧倾和压弯下挠,解决了U形槽的横向变形和扭转问题;采用外桁内波布置,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波形板槽壁,通过叶摆式支撑板连接在桁架桥上,解决了水槽与桥体传递力线、水凉钢热的温差效应、水体与桥槽的流固耦合等问题,并采用水工试验等验证了结构的减振作用;采用分阶段的土体开挖施工方案,形成时间差,解决了先建后挖的边坡稳定和基础变位问题;设置分流岛结构、观景平台和监控景观塔,解决了大体量桥体景观设计问题。充水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结构
渡槽桥
超量级可变重载
波形板
概念设计
景观设计
桥梁施工
充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隧道下穿淤泥地层工法比选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
7
10
作者
楼朝伟
赵冬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03,共5页
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地铁隧道下穿深厚淤泥层为背景,从方案论证、管片特殊设计以及软基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比选和优化,解决淤泥地层盾构隧道偏心受压和工后隧道沉降量大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淤泥层区间设计应优先选用盾构法,在淤泥...
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地铁隧道下穿深厚淤泥层为背景,从方案论证、管片特殊设计以及软基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比选和优化,解决淤泥地层盾构隧道偏心受压和工后隧道沉降量大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淤泥层区间设计应优先选用盾构法,在淤泥层深厚区域结合周边环境及车站选型选用大盾构可降低总成本,减少后期地铁保护难度;在欠固结、存在滑移趋势的淤泥层中应特别重视偏心受压对盾构管片的影响,可通过增加管片配筋提高抗弯、抗裂性能,通过增设变形缝提高结构柔度等措施提高管片受力状况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深厚淤泥层
大盾构
加固
偏心受压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行车速度对盾构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6
11
作者
姜洲
高广运
赵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83-3292,共10页
地铁行车荷载经轨道-道床-隧道结构传至地基,在土体内部产生循环动应力以及超孔隙水压力是引起盾构隧道沉降的重要原因。通过车-轨-隧道-地基竖向耦合动力模型分析隧道差异沉降对列车运行荷载的影响,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体育馆站附近区间...
地铁行车荷载经轨道-道床-隧道结构传至地基,在土体内部产生循环动应力以及超孔隙水压力是引起盾构隧道沉降的重要原因。通过车-轨-隧道-地基竖向耦合动力模型分析隧道差异沉降对列车运行荷载的影响,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体育馆站附近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塑性累积应变及累积孔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软土盾构隧道下卧土层有、无纵向差异沉降两种情况下,地铁行车速度对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越快,下卧土体波动越大,但衰减越快。地基差异沉降对其长期运营存在明显不利影响,随着列车速度增大,这种影响也愈加明显。当地基差异沉降小,轨道平顺条件好时,隧道长期沉降随地铁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地基差异沉降突出,轨道存在明显不平顺时,隧道运营沉降随行车速度增大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行车速度
行车荷载
差异沉降
运营沉降
盾构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换乘车站基坑开挖及区间暗挖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站的变形控制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
13
12
作者
朱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为研究既有车站影响保护区内深基坑施工及暗挖下穿对其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对既有车站进行施工阶段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以合肥市某地铁换乘车站项目为依托,并参考行业内标准及相似案例,给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标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
为研究既有车站影响保护区内深基坑施工及暗挖下穿对其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对既有车站进行施工阶段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以合肥市某地铁换乘车站项目为依托,并参考行业内标准及相似案例,给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标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地铁8号线工程施工全过程完成时,3号线主体结构变形最大沉降为2.39 mm,满足控制标准要求;主体结构承载力和抗裂缝要求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换乘站
基坑开挖
暗挖下穿既有车站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既有地铁车站侧墙开洞改造设计方案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地铁车站换乘改造时,需要确保既有运营车站的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云谷路站侧墙改造为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凿除单个开洞的侧墙改造方案,并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各工况下既有车站的内力重分布及变形情况。验...
地铁车站换乘改造时,需要确保既有运营车站的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云谷路站侧墙改造为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凿除单个开洞的侧墙改造方案,并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各工况下既有车站的内力重分布及变形情况。验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造方案可满足既有车站结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车站
侧墙开洞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图像的高速铁路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
被引量:
7
14
作者
汪国权
张继营
+2 位作者
叶佳琦
王洪涛
陈磊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岔尖部位密贴状态监测的难点,研发基于图像的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在分析现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机器视觉技术中引入学习算法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设计基于岔尖边缘识别的密贴度监测算法,研究提出监测系...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岔尖部位密贴状态监测的难点,研发基于图像的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在分析现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机器视觉技术中引入学习算法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设计基于岔尖边缘识别的密贴度监测算法,研究提出监测系统架构,并通过现场测试检验监测算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监测方法相比,该系统大幅提高了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降低因尖轨密贴故障造成的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岔尖密贴监测
图像处理
边缘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域快轨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丁丹丹
李志强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5,共5页
文摘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域快线接入城市轨道线网外围的线网形态,小庙站换乘加贯通运行、长宁大道站换乘的多点衔接模式,以及开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快车相结合的运行组织方式。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城市轨道交通
衔接
运行模式
Keywords
rapid rail transit
urban rail transit
connection
operation organization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童建军
王明年
于丽
刘大刚
徐瑞
机构
西南
交通
大学土木工程系
西南
交通
大学
交通
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4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82013CX005EM)
文摘
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分析成都地铁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收集了成都地区9个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监测资料,给出了地面沉降的包络线及其数学表达式;对比成都地区卵石地层深基坑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包络线,总结了两者的异同。结果表明:成都地铁卵石地层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型,沉降包络线可由3段直线组成,其最大沉降点位于坑壁外0.25H处,突变点位于坑壁外0.5H处;成都卵石地层深基坑的地表沉降包络线在地表范围、最大沉降点及突变点距坑壁的距离等均约为上海软土地层深基坑的1/2,两者的最大沉降值可相差1个数量级。
关键词
卵石地层
深基坑
地表沉降
包络线
Keywords
cobble stratum
deep foundation pit
land subsidence
envelope curve
分类号
TU456.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崇双
薛锋
唐家银
钱丙益
机构
西南
交通
大学数学学院
西南
交通
大学
交通
运输与物流学院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317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GL003)
+3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1YJCZH1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14BR039
2682013CX068
2682014ZT29)~~
文摘
货车集结过程的占用时间构成其在站停留时间的主要部分,其耗费是编组计划优化的重要参数,对其规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集结过程构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成批到达、成批瞬时服务的排队系统.首先根据车流到达的不确定性,将基本组和补轴组两个去向到达批中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假定二者分别服从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且相互独立;然后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平均集结批次与固定重量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二者比值近似估计;平均集结占用时间都与固定重量和到达间隔时间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固定重量与车流频率的比值近似估计;集结占用时间越长,总集结耗费越大,且附加耗费所占比例也越大.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分组列车
集结
随机过程
数值计算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ulti-block train
accumulation
stochastic process
numer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U292.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程伟鸷
王海东
梁宇
机构
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庐铜铁路有限公司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铁路》
2018年第7期43-47,共5页
文摘
道岔转辙机频繁工作,作为铁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目前采用"一周一小修、一月一大修"的模式对道岔转辙机进行维护。该模式效率较低,增加人工成本,无法保证相关设备的实时运行性能,不能对迅速恶化的故障进行及时排查。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必须采用相关监测设备对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跟踪分析,并根据故障特征对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提前进行设备排查和维护。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故障临界信息的获取和自动识别,诊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时提醒安排维护维修计划,可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营,提高运输效率。
关键词
铁路
道岔转辙机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监测
Keywords
railway
tumout switch machine
fault analysis
fault diagnosis
monitor
分类号
U284.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中立柱设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群立
王斌
孙宏斌
机构
合肥城市轨道
交通
有限公司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6,共4页
文摘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设置中立柱,一方面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基坑开挖会带动中立柱隆起,进而造成支撑承载力下降。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云谷路站深基坑立柱隆起的实测数据,计算分析立柱隆起对支撑体系的影响。通过设置中立柱与取消中立柱两种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可通过加大支撑截面尺寸等措施取消中立柱。建议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支撑采用取消中立柱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支撑
中立柱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neutral pillar
分类号
U2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过江通道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夫强
张丽娟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院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3,共4页
基金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20190325)
文摘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是合肥至铜陵、池州城市间快速客运通道,过江通道的选择是其最大的控制点和重难点。基于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概况,提出G3通道过江、梅龙隧道过江和江口通道过江3个方案。统筹考虑涉及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经过方案比选分析,推荐采用梅龙隧道过江方案。该方案符合铁路线路整体走向,同时综合考虑了地区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过江需求,更好地实现长江两岸区域间便捷顺畅连接,以及铁路总体方案及地区内过江通道有效合理利用。
关键词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
过江通道
隧道过江
长江大桥
方案比选
Keywords
Hefei-Lujiang-Tongling-Chizhou Regional Intercity Railway
River Crossing Corridor
Tunnel Corridor
Yangtze River Bridge
Scheme Comparison
分类号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线网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婕
赵明富
机构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文摘
为了加速皖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推动皖北城镇群发展,对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根据皖北地区城镇群的特征,采用点线面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分析规划法,分为主骨架构建和线网扩充两个层次进行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提出契合城镇体系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研究形成"双核、六射、一连一贯通"的城际轨道线网形态,有力支撑皖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皖北城镇群
城镇体系布局
城际轨道
线网方案
快速城镇化
Keywords
Northern Anhui town cluster
Urban system layout
Intercity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Rapid urbanization
分类号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9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丽娟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轨道
研究
分院
出处
《中国铁路》
2016年第9期49-51,共3页
文摘
通过介绍沿淮铁路和五河县主要概况,引出沿淮铁路五河段线路的主要控制因素,对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与合青高铁设联络线方案、与合青高铁五河站并站方案以及新设五河南站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各方案的路网灵活性、客流方向、控制性工程和经济性,得出与合青高铁设联络线方案具有跨淮河桥位较佳、工程造价最低、各方向客流畅通、增加路网灵活性等优势,为最佳方案,以期为类似地区引入客运专线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沿淮铁路
客运专线
地区引入
方案比选
联络线
分类号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概念设计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善红
殷亮
余振
黄浩
朱宇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安徽省
交通
规划设计
研究
总院
中铁四局设计
研究院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文摘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是安徽省1号工程引江济淮河道上的一座通水、通航桥梁,桥上水体重量约4万吨,且旱、涝水位变幅极大,属于超量级可变重载。针对该桥竖向刚度和竖向位移、开口断面抗扭能力以及先建后挖的边坡稳定和基础变位等难以控制的问题进行概念设计。该桥采用左右分幅、上桁下拱的结构方案,有效控制了下挠和上拱值,较好地解决了竖向刚度和竖向位移变幅问题;采用上开下合布置形式,梁式U形槽下设置2个拱片+M形横联,有效控制了侧倾和压弯下挠,解决了U形槽的横向变形和扭转问题;采用外桁内波布置,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波形板槽壁,通过叶摆式支撑板连接在桁架桥上,解决了水槽与桥体传递力线、水凉钢热的温差效应、水体与桥槽的流固耦合等问题,并采用水工试验等验证了结构的减振作用;采用分阶段的土体开挖施工方案,形成时间差,解决了先建后挖的边坡稳定和基础变位问题;设置分流岛结构、观景平台和监控景观塔,解决了大体量桥体景观设计问题。充水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状态良好。
关键词
梁拱组合结构
渡槽桥
超量级可变重载
波形板
概念设计
景观设计
桥梁施工
充水试验
Keywords
girder-arch composite structure
aqueduct
super-class varying heavy load
corrugated plate
conceptu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bridge construction
water-filling test
分类号
U448.1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隧道下穿淤泥地层工法比选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
7
10
作者
楼朝伟
赵冬旭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03,共5页
文摘
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地铁隧道下穿深厚淤泥层为背景,从方案论证、管片特殊设计以及软基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比选和优化,解决淤泥地层盾构隧道偏心受压和工后隧道沉降量大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淤泥层区间设计应优先选用盾构法,在淤泥层深厚区域结合周边环境及车站选型选用大盾构可降低总成本,减少后期地铁保护难度;在欠固结、存在滑移趋势的淤泥层中应特别重视偏心受压对盾构管片的影响,可通过增加管片配筋提高抗弯、抗裂性能,通过增设变形缝提高结构柔度等措施提高管片受力状况及耐久性。
关键词
地铁
深厚淤泥层
大盾构
加固
偏心受压
沉降
Keywords
Metro
Deep silt layer
Large diameter shield tunnel
Reinforcement
Eccentric compression
Settlement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行车速度对盾构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6
11
作者
姜洲
高广运
赵宏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83-329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178342)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资助课题(No.20130072110016)~~
文摘
地铁行车荷载经轨道-道床-隧道结构传至地基,在土体内部产生循环动应力以及超孔隙水压力是引起盾构隧道沉降的重要原因。通过车-轨-隧道-地基竖向耦合动力模型分析隧道差异沉降对列车运行荷载的影响,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体育馆站附近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塑性累积应变及累积孔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软土盾构隧道下卧土层有、无纵向差异沉降两种情况下,地铁行车速度对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越快,下卧土体波动越大,但衰减越快。地基差异沉降对其长期运营存在明显不利影响,随着列车速度增大,这种影响也愈加明显。当地基差异沉降小,轨道平顺条件好时,隧道长期沉降随地铁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地基差异沉降突出,轨道存在明显不平顺时,隧道运营沉降随行车速度增大而显著增加。
关键词
地铁
行车速度
行车荷载
差异沉降
运营沉降
盾构隧道
Keywords
subway
train speed
traffic loa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peration settlement
shield tunnel
分类号
U459.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换乘车站基坑开挖及区间暗挖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站的变形控制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
13
12
作者
朱斌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文摘
为研究既有车站影响保护区内深基坑施工及暗挖下穿对其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对既有车站进行施工阶段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以合肥市某地铁换乘车站项目为依托,并参考行业内标准及相似案例,给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标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地铁8号线工程施工全过程完成时,3号线主体结构变形最大沉降为2.39 mm,满足控制标准要求;主体结构承载力和抗裂缝要求均满足要求。
关键词
地铁换乘站
基坑开挖
暗挖下穿既有车站
变形控制
Keywords
metro interchange station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covered excavation under-passing existing sta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既有地铁车站侧墙开洞改造设计方案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斌
机构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文摘
地铁车站换乘改造时,需要确保既有运营车站的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云谷路站侧墙改造为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凿除单个开洞的侧墙改造方案,并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各工况下既有车站的内力重分布及变形情况。验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造方案可满足既有车站结构安全要求。
关键词
地铁
换乘车站
侧墙开洞改造
Keywords
metro
interchange station
side wall open-ing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U2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图像的高速铁路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
被引量:
7
14
作者
汪国权
张继营
叶佳琦
王洪涛
陈磊
机构
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
伯明翰大学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
通控
研究院
(
安徽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基金
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合安合同工(2019)001号)。
文摘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岔尖部位密贴状态监测的难点,研发基于图像的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在分析现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机器视觉技术中引入学习算法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设计基于岔尖边缘识别的密贴度监测算法,研究提出监测系统架构,并通过现场测试检验监测算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监测方法相比,该系统大幅提高了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降低因尖轨密贴故障造成的事故风险。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岔尖密贴监测
图像处理
边缘识别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turnout
monitoring of switch point closure
image processing
edge recognition
分类号
U28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市域快轨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研究
丁丹丹
李志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童建军
王明年
于丽
刘大刚
徐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特性研究
陈崇双
薛锋
唐家银
钱丙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研究
程伟鸷
王海东
梁宇
《中国铁路》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中立柱设置优化研究
周群立
王斌
孙宏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过江通道方案研究
孙夫强
张丽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线网方案研究
程婕
赵明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沿淮铁路引入五河地区方案研究
张丽娟
《中国铁路》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概念设计
杨善红
殷亮
余振
黄浩
朱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地铁隧道下穿淤泥地层工法比选及技术探讨
楼朝伟
赵冬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铁行车速度对盾构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分析
姜洲
高广运
赵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换乘车站基坑开挖及区间暗挖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站的变形控制及影响分析
朱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既有地铁车站侧墙开洞改造设计方案
王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图像的高速铁路道岔岔尖密贴监测系统
汪国权
张继营
叶佳琦
王洪涛
陈磊
《中国铁路》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