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 被引量:137
1
作者 耿峰 董毅 +4 位作者 Michael King 刘寰忠 郜见亮 谢军 程赓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考察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tigma Scale for Mental Illness,SSMI-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339名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其中172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余167名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间隔2周后,随机抽取其中101名... 目的:考察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tigma Scale for Mental Illness,SSMI-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339名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其中172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余167名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间隔2周后,随机抽取其中101名患者进行重测,评定重测信度。以自编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面谈提纲(Stigma Interview for Mental Illness,SIMI)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为效标关联效度。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设定3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39.3%,除第6条目外,将个别项目根据结果调整后,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15~0.791之间。验证性分析指标GFI=0.89、NNFI=0.92、CFI=0.94、χ2/df=1.81、REMEA=0.07。SSMI-C与SIMI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得分相关(r=0.78,-0.40,均P<0.01)。(2)SSMI-C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P<0.01),重测相关系数为0.75(P<0.01)。总分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48~0.83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12~0.34之间。结论: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均较理想,结构效度在分析调整后也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 精神分裂症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损害与社会功能障碍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春燕 汪凯 +4 位作者 李晓驷 靳胜春 凤兆海 杜静 周珊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情况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中的社会线索(注视方向、眼区情绪、失言)识别能力进行研究,并与社会功能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情况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中的社会线索(注视方向、眼区情绪、失言)识别能力进行研究,并与社会功能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线索识别能力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某些社会线索识别分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因子分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是社会功能障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社会行为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毅 李晓驷 +5 位作者 汪凯 夏海涛 熊祖伦 谢思思 郜见亮 吴丽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76名正常对照比较,同时作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患者组6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数...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76名正常对照比较,同时作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患者组6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远隔错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情绪认知障碍与年龄、用药情况、病程、住院次数及SAPS和SANS总评分无关,而受教育年限与情绪认知正确数和远隔错误数评分及多项不同情绪认知评分相关。SAPS阳性思维形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同时与惊、悲、怒情绪认知评分呈相关。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并与某些症状相关,提示情绪认知障碍可能与疾病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认知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面孔情绪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共情缺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凤凤 汪凯 +6 位作者 董毅 毕清泉 张志军 杜远 季芳 杨琪 谢思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3名正常对照的共情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3名正常对照的共情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估,分析影响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观点采择、幻想力和同情关心因子分均明显减低(P<0.01)。患者EPQ的神经质(N)分(r=-0.22)和精神质(P)分(r=-0.18)、TAS因子III分(r=-0.30)、SCSQ积极应对分(r=0.21)、SSRS主观支持分(r=0.16)及GSES分(r=0.21)均与IRI-C总分相关(P<0.05)。以IRI-C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SQ积极应对分、EPQ的N分和P分、TAS的因子III得分进入回归模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30、-0.18、-0.1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患者个性特质及其应对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帅 周晓琴 +6 位作者 夏海龙 穆菁菁 王龙 朱丽 王安珍 陈玉霞 干万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征和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方法随机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66例,测定患者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甘油三酯(t...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征和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方法随机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66例,测定患者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吸烟率(吸烟人数/总人数)、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和血管年龄等指标,并与507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其中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血管年龄用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表来计算。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对照组[(6.71%±6.95%)vs.(4.76%±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吸烟率[(41%)vs.(19%)]、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5%)vs.(17%)]、BMI水平[(23.67±3.61)kg/m^2 vs.(21.73±4.11)kg/m^2]和血管年龄[(46.7±15.3)岁vs.(43.7±9.8)岁]增加(P<0.05);SBP[(119.86±14.90)mmHg vs.(128.10±15.41)mmHg]和HDL-C水平[(1.08±0.27)mmol/L vs.(1.38±0.22)mmol/L]降低(P<0.05)。患者组的FRS总分与BMI、FBG、SBP、腰围及吸烟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FRS总分与FBG(β=0.181,P<0.01)、SBP(β=0.149,P<0.01)、HDL-C(β=-0.107,P<0.01)和吸烟指数(吸烟支数×吸烟年数)(β=0.554,P<0.01)有关联。结论研究发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6.7%,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801诱导出生早期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的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蔡菡 李泽爱 +1 位作者 刘寰忠 任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建立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慢性处理的出生早期大鼠精神分裂症(SZ)模型,探讨其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 11只出生后6 d的SD仔鼠,腹腔注射0.3 mg/kg的MK-801(MK-801组),一天2次,连续注射2周;11只同龄的SD仔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 目的建立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慢性处理的出生早期大鼠精神分裂症(SZ)模型,探讨其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 11只出生后6 d的SD仔鼠,腹腔注射0.3 mg/kg的MK-801(MK-801组),一天2次,连续注射2周;11只同龄的SD仔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组)。给药前称重1次,给药完毕后每隔2 d称重1次,直至实验结束。给药后1周,检测旷场和水迷宫等行为学的变化。结果与NS组比较,MK-801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并至少持续至注射结束后4周。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MK-801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1),其学习能力明显降低,学习速度减慢,空间记忆能力下降(P<0.05)。结论 MK-801诱导的出生早期SZ模型大鼠自发活动减少,能部分模拟SZ的阴性症状;其学习及记忆功能损害可以部分模拟SZ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801 精神分裂症 动物模型 大鼠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失言识别能力与眶额叶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春燕 汪凯 +3 位作者 李晓驷 董毅 席春华 杜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通过失言识别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初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障碍的脑机制。方法应用失言识别的神经心理学实验,对正常人(n=40)、精神分裂症(n=36)、眶额叶损伤(n=15)以及前额叶背外侧损伤(n=13)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分裂症患... 目的通过失言识别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初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障碍的脑机制。方法应用失言识别的神经心理学实验,对正常人(n=40)、精神分裂症(n=36)、眶额叶损伤(n=15)以及前额叶背外侧损伤(n=13)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分裂症患者的失言识别得分较正常对照组及前额叶背外侧损伤患者有显著性差异;与眶额叶损伤患者无明显差异。与前额叶背外侧损伤患者相比,眶额叶损伤患者失言识别有明显障碍。结论分裂症患者失言识别能力明显受损,可能与眶额叶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眶额叶 失言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学全 汪凯 +6 位作者 董毅 朱道民 万兴松 杜晓玮 刘巍 刘丹丹 孙娜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探讨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和人际反应指征量表(IRI-C)对81例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探讨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和人际反应指征量表(IRI-C)对81例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作评估,与100例正常者作比较,患者组同时作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患者组AIHQ-C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5),患者组的IRI-C总分、想象力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AIHQ-C评分与IRI-C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及共情性关心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P<0.05),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IRI-C总分与阴性症状(r=-0.28,P=0.011)呈负相关,共情性关心因子分与PANSS总分(r=-0.22,P=0.045)和阴性症状分(r=-0.26,P=0.019)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的损害,这种归因偏差可能与患者的共情能力缺陷有关,并且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敌意 归因 共情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行功能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25
9
作者 朱春燕 汪凯 Lee TMC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3-751,共9页
执行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它方面的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在相关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特点、研究方法、相关脑机制,执行功能与注意、记... 执行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它方面的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在相关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特点、研究方法、相关脑机制,执行功能与注意、记忆等一般认知功能间的关系,执行功能与精神症状间的联系及其在诊断、康复、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等。对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病因机制,并有利于临床评价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前额叶皮质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项目记忆和源记忆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靳胜春 汪凯 +1 位作者 王克永 王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项目记忆与源记忆的差异,检验项目记忆与源记忆有不同神经基础的假说,检验项目记忆与源记忆成绩和精神症状是否有关联性。方法采用对高频中文实义词的学习和再认的项目记忆任务与对同类物体的实义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项目记忆与源记忆的差异,检验项目记忆与源记忆有不同神经基础的假说,检验项目记忆与源记忆成绩和精神症状是否有关联性。方法采用对高频中文实义词的学习和再认的项目记忆任务与对同类物体的实义词、图片、想象三种表现方式的学习和再认的源记忆任务,对一般状况匹配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54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项目记忆和源记忆成绩的差异,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进行双分离分析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项目记忆成绩Pr值和源记忆成绩I值分别为0.60±0.16和0.62±0.16,与对照组(分别为0.82±0.08和0.88±0.09)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项目记忆成绩Pr值与精神症状不相关;而源记忆的成绩I值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之间存有相关性,分别为r=-0.283,P=0.038;r=-0.288,P=0.03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项目记忆和源记忆均明显受损。有限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分析显示,作为情景记忆的不同组成成分,项目记忆和源记忆的神经基础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项目记忆 源记忆 症状 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学全 汪凯 董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2-505,共4页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和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神经认知功能,如感知觉、注意、记忆、推理等心理加工过程;二是社会认知功能,包括情绪认知、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建军 田仰华 +2 位作者 董文文 汪凯 靳胜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偏向情况。方法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试验和线段等分试验对年龄、文化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等相匹配的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进行测试。结果精神分...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偏向情况。方法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试验和线段等分试验对年龄、文化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等相匹配的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进行测试。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本顿面孔识别试验中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情绪(喜)面孔嵌合试验和20 cm线段等分试验,患者组的偏移率均比对照组高[-18.75(-31.25,-6.25)vs.-12.50(-23.44,4.69);-1.40(-2.65,-0.93)vs.-0.45(-1.5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情绪(喜)面孔嵌合和线段等分之间的偏移率相关(r=0.68,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情绪(喜)面孔嵌合试验中注意左偏,这与线段等分试验结果相同,提示患者右侧空间注意受损,可能与左侧脑半球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绪面孔嵌合图形线段等分 空间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调查及综合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寰忠 郜见亮 +2 位作者 潘多 沈怡芳 王克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并进行前瞻性综合干预研究,探讨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首先回顾性调查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诊断... 目的回顾性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并进行前瞻性综合干预研究,探讨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首先回顾性调查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66例患者(调查组)。另选126例出院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组)进行前瞻性综合干预研究。两年后进行预后评估,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PSP)作为预后结局标准。综合干预方案:[1]知情同意;[2]每月定期随访;[3]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及时解决;[4]服药依从性干预包括科普知识普及和健康宣教;[5]家庭干预;[6]心理干预。结果[1]调查组 PSP 评分11~93(65.6±23.9)分。以PSP得分为因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明确影响的是出院疗效、居住地、自知力和是否独生子女。于干预组有89例完成两年随访。两年后完成横断面评估121例,其中CGI评分情况如下:1分51例,2分20例,3分8例,4分以上共42例。 PSP评分5~99(76.7±28.4)分。[3]经字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调查组与干预组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出院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榆干预组两年后PSP评分为(76.7±28.4)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调查组(P〈0.05)。结论经综合干预,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显著改善;总体预后高于前期调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预后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发病一级亲属跨期决策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璐 何孔亮 +5 位作者 柏晓蒙 柏同健 马慧娟 肖桂贤 陈新贵 汪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期决策能力是否受损,及其未发病一级亲属是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跨期决策能力的受损。方法选取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名患者未发病的一级亲属及30名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延迟折扣(Delay-disco...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期决策能力是否受损,及其未发病一级亲属是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跨期决策能力的受损。方法选取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名患者未发病的一级亲属及30名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延迟折扣(Delay-discount)中文版实验范式评价跨期决策能力、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分析三组神经心理学特征。折扣率k值反映跨期决策能力。结果患者组,亲属组及对照组的k值分别为(0.005±0.009),(0.011±0.014),(0.024±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87,P<0.001);其中患者组与对照组、亲属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者组与亲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与一般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之间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期决策能力受损,未发病一级亲属也存在一定程度上跨期决策能力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跨期决策 延迟折扣 一级亲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登华 季益富 +1 位作者 薛伟 卞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5-358,共4页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经一些同行和读者建议 ,本刊在今年的讨论中可能涉及的题目有 :心理治疗的非言语技巧 ;心理治疗中的法律问题等。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 10 0 87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精神障碍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科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敏华 韩晓明 +1 位作者 倪春和 唐荣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因素 ,制定社会功能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首次发病年龄在 45岁以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SDSS量表评定其社会功能。结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率为91 6 7% ,无缺陷的占 8 3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因素 ,制定社会功能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首次发病年龄在 45岁以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SDSS量表评定其社会功能。结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率为91 6 7% ,无缺陷的占 8 33% ,有些缺陷的占 43 75 % ,严重缺陷的占 47 92 %。社会功能缺陷与患者自身及家庭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 应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进行防治精神残疾的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学 社会功能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理论生物学基础断想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精神分析理论是否有能得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是已有100年历史的精神分析学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做梦时超我功能下降,本我愿望得到满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也可看作是超我功能下降,本我功能亢进,与梦十分相似。现代... 精神分析理论是否有能得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是已有100年历史的精神分析学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做梦时超我功能下降,本我愿望得到满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也可看作是超我功能下降,本我功能亢进,与梦十分相似。现代研究已经表明精神分裂症前额叶功能下降,皮层下功能亢进。研究也表明梦与记忆的加丁有关,情绪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快眼动相睡眠(REM)的梦最为离奇且具有情感色彩,而此时前额叶功能相对静止,杏仁核等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功能相对活跃且与前额叶相对缺少联系。作者认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支持精神分析理论,并提出以下主要设想:1、超我的神经解剖学定位在前额叶;本我的神经解剖学定位于前额叶以外的其他皮层结构以及皮层下结构;2、“梦-尤其是REM睡眠时的梦,是潜意识中的愿望的满足”;REM睡眠时超我使全身的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其功能为既可使本我的愿望在梦中得到某种满足,又使自我无法将本我的愿望付诸行动;3、移情的发生以及移情的非理性的特征与记忆的加工过程以及情绪参与记忆的加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生物学基础 REM睡眠 超我 前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3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驷 王贵松 +2 位作者 沈心芳 张晓庆 陈弘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6期73-73,共1页
463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李晓驷,王贵松,沈心芳,张晓庆,陈弘道调查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纠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某医科大学医学系一至四年级本科生。抽样方法:在各年级的甲、乙两班... 463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李晓驷,王贵松,沈心芳,张晓庆,陈弘道调查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纠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某医科大学医学系一至四年级本科生。抽样方法:在各年级的甲、乙两班中均抽取乙班学生入组;评定工具: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状况 调查分析 医学生 阳性率 精神卫生 焦虑状态 焦虑自评量表 心理干预 大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19
作者 钱朝庆 张育麟 +3 位作者 杨丽达 谢雯 黄豹 靳胜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锥体外系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 40例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应用利培酮组和奋乃静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统计 ,每组各 2 0例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作疗效评定。结果 利培酮组显...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锥体外系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 40例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应用利培酮组和奋乃静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统计 ,每组各 2 0例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作疗效评定。结果 利培酮组显效率 (痊愈 +显著进步 ) 6 5 % ,奋乃静组75 % ,两组间显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锥体外系反应利培酮组较奋乃静组为少 (P <0 0 1)。结论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 ,但利培酮锥体外系反应较少 ,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奋乃静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作案与司法鉴定
20
作者 沈心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精神分裂症作案与司法鉴定沈心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80年代初全国12个地区流调,精神分裂症的总患病率(包括已愈和现患)为5.69‰,则点患病率为4.6‰[1]。精神分裂症作案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中又... 精神分裂症作案与司法鉴定沈心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80年代初全国12个地区流调,精神分裂症的总患病率(包括已愈和现患)为5.69‰,则点患病率为4.6‰[1]。精神分裂症作案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中又占首位。北京865例鉴定案例中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作案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