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8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彪 曹银 +2 位作者 孙艳红 张元元 夏清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99-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安徽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ADR报告808例,应用帕...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安徽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ADR报告808例,应用帕累托图对患者年龄、药物种类分布、发生时间以及累及系统-器官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8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ADR中,男女比例为1.3∶1;20~29岁、30~39岁、10~19岁3个年龄段报告比例最大,分别为27.97%、22.40%、17.20%;ADR报告共涉及15种抗精神病药物,上报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利培酮(20.42%)、奥氮平(20.17%)、喹硫平(13.49%)、阿立哌唑(13.24%)及氯氮平(13.24%);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给药(95.79%);ADR在2~10 d内发生最多(37.62%);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神经系统损害例数最多(46.78%);一般ADR 728例(90.10%),严重ADR 80例(9.90%),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预后良好。结论经由帕累托图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ADR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发生时间和药物种类等因素,及时发现药物风险信号,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阿立哌唑 氯氮平 帕累托图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欢 梁俊 +1 位作者 赵伟 夏清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接受AAPs治疗致DILI的122例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接受AAPs治疗致DILI的122例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史、用药史、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初次用药和联合用药指标等。按1∶1随机匹配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DILI的预测能力。结果122例AAPs致DILI的患者中,男女比例1∶1.22,平均年龄(32.98±14.04)岁。奥氮平在治疗中发生DILI最多(52例,42.62%),DILI的临床分型中肝细胞损伤型比例最高(87例,71.31%)。肝损伤的程度以轻度肝损伤为主(121例,99.18%),多数患者在对症处理后好转(62例,50.82%)或肝功能恢复正常(43例,35.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TBIL)、药物剂量、脂肪肝和联合用药是AAPs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上述危险因素联合应用的ROC曲线AUC值为0.809,灵敏度75.40%,特异度76.00%,提示对APPs引起DILI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PPs致DILI多发生于成年患者,以奥氮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害型为主,肝损伤程度较轻,及时干预后大多预后良好,但仍需警惕向严重肝损伤发展的可能。总胆红素、药物剂量、脂肪肝和联合用药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临床应加强用药风险评估,密切监测肝功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 药物性肝损伤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片剂分劈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戴彪 梁俊 +3 位作者 夏清荣 徐亚运 曹银 吴晓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4期373-376,380,共5页
目的对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片剂分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为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片剂的医嘱,分别从分劈医嘱数前20位... 目的对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片剂分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为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住院患者口服片剂的医嘱,分别从分劈医嘱数前20位的药品名称、分类类别、科室、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总分劈医嘱数占医嘱总数的比例为10.58%;分劈剂量为1/2的医嘱数占比最多(94.77%)。住院患者口服分劈医嘱数居前的药品主要有利培酮、氯硝西泮、喹硫平、氯氮平和奥氮平等,科室主要有普通精神科、老年心理科和儿童青少年科等,种类主要有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等。女性患者分劈医嘱比例高于男性,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分劈医嘱比例高于成人。结论由于专科用药及剂量使用的需要,口服片剂分劈情况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使用中广泛存在,药师应对药品分劈的质量进行把关,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口服给药 片剂分劈 精神专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及其临床个体化用药
4
作者 曹银 周旋 +5 位作者 戴彪 邓逸芸 闫春宇 单锋 夏清荣 梁俊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991-997,共7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患者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并用于曲唑酮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 色谱柱为MSCB-2A(2.1 mm×50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含0.01%氨水),梯度洗脱(梯度设置为0~0.2 min,55%B;0.2~2....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患者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并用于曲唑酮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 色谱柱为MSCB-2A(2.1 mm×50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含0.01%氨水),梯度洗脱(梯度设置为0~0.2 min,55%B;0.2~2.0 min,55%~95%B;2.0~2.5 min,95%~95%B;2.5~2.6 min,95%~55%B;2.6~3.0 min,55%~55%B),流速0.5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0.1μL;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模式:正离子模式。血清经乙腈沉淀蛋白,地西泮为内标,对本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进行相应的考察。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16例使用曲唑酮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意见。结果 血清中曲唑酮在10.0~1 500.0 n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低、中、高3组不同质控浓度(50.0、400.0、1 000.0 ng·m 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准确度为91.90%~98.67%;低、中、高浓度的曲唑酮血清在常温下4 h、2~8℃冰箱冷藏24 h、长期冷冻3个月以及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在各条件下准确度为95.04%~105.78%。该法已成功应用于曲唑酮临床样本治疗药物监测。结论 UPLC-MS/MS法检测曲唑酮血药浓度具有快速简便、稳定准确、灵敏度高、污染小等优点,该法可应用于曲唑酮临床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唑酮 UPLC-MS/MS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人血清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依赖患者检验危急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咏梅 王金亮 +1 位作者 徐维贤 徐亚运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7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常见危急值的种类、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物质依赖科酒精依赖患者的所有危急值报告,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常见危急值的种类、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物质依赖科酒精依赖患者的所有危急值报告,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完善危急值的报告和管理制度。结果危急值报告共58例,分为6项,其中常见的有3项,分别为血小板减少19例,白细胞减少16例和血钾异常12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数量与Ca2+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52,P=0.027),而与红细胞体积存在负相关关系(r=-0.551,P=0.018);血钾浓度与患者断酒天数存在正相关关系(r=0.989,P<0.01),而与红细胞体积存在负相关关系(r=-0.678,P=0.0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断酒天数为血钾低值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针对不同的危急值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除13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转至综合性医院治疗外,其余均好转。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常见的危急值与血象异常及电解质紊乱有关,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规范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对保证酒精依赖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危急值 血小板 白细胞 血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