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郝明茹 刘乐伟 +6 位作者 赵鑫 申晴晴 凡豪杰 夏磊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背景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及更差的预后。既往关于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成年抑郁障碍患者,针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有限。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 背景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及更差的预后。既往关于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成年抑郁障碍患者,针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有限。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对这一群体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96例。同期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招募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将患者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n=32)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n=6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及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进行评定。使用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与血浆BDNF水平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浆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t=-3.080,P<0.01)。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的血浆BDNF水平低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t=2.418,P<0.05),体质量指数(BMI)、PANSI评分、CTQ-SF评分以及HAMD-24总评分均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t=-2.024、-2.530、-2.187、-4.977,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的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与HAMD-24的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及体重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8、-0.498,P<0.05或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浆BDNF水平、HAMD-24总评分及认知障碍因子评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24的体重因子评分(β=-0.349,P<0.05)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β=-0.433,P<0.05)是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BMI较高、血浆BDNF水平较低、严重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危险因素;体质量及焦虑症状可能与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BDNF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伴自杀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凯 李炜 +2 位作者 盛承东 周晓琴 刘寰忠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本文目的是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治提供参考。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患者有疫区旅游史,并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属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由此而导致患者急起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并伴有自杀行为。经过1周喹硫平联合心理治疗后,... 本文目的是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治提供参考。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患者有疫区旅游史,并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属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由此而导致患者急起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并伴有自杀行为。经过1周喹硫平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亚婷 夏磊 +5 位作者 张雨龙 刘志伟 钟怡 王娟 郑毅 刘寰忠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PsycINFO、Embase中所有关于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PsycINFO、Embase中所有关于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23项研究共2314个对象被纳入数据分析,未发现中成药与安慰剂比较的研究。中成药组与哌甲酯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为0.99~1.13,P=0.08),但中成药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4,95%CI为0.08~0.24,P<0.00001)。中成药联合哌甲酯组总有效率高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为1.07~1.29,P=0.0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3,95%CI为0.24~1.17,P=0.11)。结论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要设计更合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尤其是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对儿童体格和孤独症行为的影响:一项3年纵向随访研究
4
作者 陈新宇 陈传传 +3 位作者 罗蓓 曲帅 王国强 张凯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5期428-432,共5页
背景辅助生殖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新生儿越来越多,这类儿童的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关注。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儿童体格和孤独症行为的影响,提高对辅助生殖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关注度。方法从病历信息系统中... 背景辅助生殖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新生儿越来越多,这类儿童的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关注。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儿童体格和孤独症行为的影响,提高对辅助生殖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关注度。方法从病历信息系统中,按时间顺序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出生的辅助生殖新生儿(辅助生殖组)588例为研究对象。从病历信息系统中选取同一时间段该院产科自然受孕出生的6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新生儿的性别、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以及3岁时体质量和身高数据,并在3岁随访时进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评定。结果辅助生殖组母亲受教育年限长于对照组母亲受教育年限[(12.04±1.96)年vs.(11.34±2.90)年,t=-4.887,P<0.0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38.68±2.56)周vs.(39.53±2.91)周,t=5.315,P<0.01,(3273.27±720.39)g vs.(3158.29±701.74)g,t=2.792,P<0.05]。两组出生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97±5.94)cm vs.(50.07±6.08)cm,t=-0.287,P>0.05]。3岁时,辅助生殖组体质量和身高均低于对照组[(16.16±2.53)kg vs.(16.96±1.67)kg,t=6.393,P<0.01,(95.81±4.50)cm vs.(97.47±7.49)cm,t=4.626,P<0.01]。对照组和辅助生殖组分别筛查出6例(1.00%)和15例(2.55%)存在孤独症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对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儿童 体格发育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