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展示品种HMW-GS组分及GMP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颛孙湘溪 包晓婷 +3 位作者 郑文寅 张文明 郭文善 姚大年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70-1577,共8页
为了解安徽省淮北及黄淮麦区的小麦加工品质,以52个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展示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供试小麦品种HMW-GS的组成和分布、谷蛋白聚合体(GMP)含量、小麦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及湿面筋含量。结果表明,52个供试小麦品种的HMW-G... 为了解安徽省淮北及黄淮麦区的小麦加工品质,以52个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展示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供试小麦品种HMW-GS的组成和分布、谷蛋白聚合体(GMP)含量、小麦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及湿面筋含量。结果表明,52个供试小麦品种的HMW-GS变异类型众多,共发现13种变异类型,包含6种优质亚基类型;共出现了21种HMW-GS组合。按照GMP、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及Zeleny沉降值可将52个供试品种分为4类。供试品种的品质评分介于4~10分之间,平均7.4分。基因位点Glu-A1含有1亚基的品种,GMP含量高于含有Null亚基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评分 谷蛋白聚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环境对安徽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燕丽 王志忠 +3 位作者 郑文寅 张文明 郭文善 姚大年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为了解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 为了解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6个被测品质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环境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被测品质性状在年份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湿面筋含量除外);环境×年份的互作对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的影响极显著;基因型×年份、环境×年份、基因型×环境×年份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类胡萝卜素 基因型 环境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与弱筋小麦配麦面粉及馒头和面条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静 陈俊 +4 位作者 万根文 吴媛媛 郑文寅 张文明 姚大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强筋小麦"新麦26"与弱筋小麦"皖麦47"为材料,按10∶0、9∶1至1∶9、0∶10共11个比例配麦处理,分析其籽粒、面粉、加工馒头和面条的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粒和面粉21个品质性状、馒头11个品质性状和面条8个... 以强筋小麦"新麦26"与弱筋小麦"皖麦47"为材料,按10∶0、9∶1至1∶9、0∶10共11个比例配麦处理,分析其籽粒、面粉、加工馒头和面条的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粒和面粉21个品质性状、馒头11个品质性状和面条8个品质性状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新麦26"与"皖麦47"在配麦8∶2和6∶4处理时,馒头评分均在75以上,其中以配比8∶2时馒头评分最高;配麦9∶1、8∶2和7∶3时,面条评分均在85以上,以配比8∶2最高;随着"皖麦47"的比例增加,馒头和面条的主要品质性状呈下降趋势,评分逐渐降低;面条和馒头品质性状与籽粒和面粉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可根据不同类型馒头和面条品质要求选用合适的配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 皖麦47 配麦 面粉品质 馒头品质 面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秧苗图像分割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加红 朱德泉 +4 位作者 孙丙宇 孙磊 武立权 宋宇 蒋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水稻秧苗的识别是水稻插秧机自主导航系统的关键内容之一。针对插秧机机器视觉导航中稻田图像秧苗与背景分割问题,建立了基于RGB(红绿蓝)颜色空间的秧苗表面颜色模型。通过颜色特征对秧苗图像进行处理,使用Photoshop软件获取秧苗部分和... 水稻秧苗的识别是水稻插秧机自主导航系统的关键内容之一。针对插秧机机器视觉导航中稻田图像秧苗与背景分割问题,建立了基于RGB(红绿蓝)颜色空间的秧苗表面颜色模型。通过颜色特征对秧苗图像进行处理,使用Photoshop软件获取秧苗部分和背景R,G,B分量值;通过对G-R值与G-B值的分析统计,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分界关系:各自的权重与各分量的乘积之和为某个定值;为方便分析,选取权值a,b为0.5,即Ex G因子,采用Otsu法获取定值最佳值,最大程度分割出目标和背景。与适合于大多数绿色作物的传统RGB法进行比较,并采用分割质量因子和算法运算时间作为评判标准,分析各算法的综合性能。试验发现,Ex G因子结合Otsu分割法分割效果相对理想、稳定性更高,而且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秧苗 ExG因子 OTSU法 图像分割 质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域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志忠 燕丽 +3 位作者 郑文寅 张文明 郭文善 姚大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为小麦营养品质的改良和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5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其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氧化酶(L...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为小麦营养品质的改良和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5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其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来源地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50个小麦品种(系)籽粒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全麦粉黄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OX活性、全麦粉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北方地区小麦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南方地区。[结论]来源于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度等性状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类胡萝卜素 脂肪氧化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行距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熊玮 朱德泉 +2 位作者 王延庆 武立权 蒋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5-170,共6页
移箱机构是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栽植臂的取秧量,对整个插秧机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对现有移箱机构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一种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移箱机构。运用三维软件对转子和螺旋轴等... 移箱机构是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栽植臂的取秧量,对整个插秧机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对现有移箱机构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一种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移箱机构。运用三维软件对转子和螺旋轴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实体建模,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虚拟仿真,得出转子与不同过渡曲线的螺旋轴在运动过程中的接触力曲线图,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正弦过渡曲线的螺旋轴进行强度校核。最后运用多学科优化方法对移箱机构转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子最大应力降低2 1.8%,移箱机构满足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工作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行距 移箱机构 虚拟仿真 多学科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熊玮 朱德泉 +3 位作者 朱德文 武立权 汪超贤 吴作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9-706,共8页
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可以同时栽插2行父本钵体苗和10行母本毯状苗。该机器在2ZT-9358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农... 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可以同时栽插2行父本钵体苗和10行母本毯状苗。该机器在2ZT-9358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农艺要求,确定了关键结构参数,并设计了父母本秧苗分插机构和移箱机构螺旋轴等关键零部件。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生产率为0.35 hm2·h-1,父本秧苗和母本秧苗的伤秧率分别为2.7%,2.4%,漂秧率分别为2.2%,2.0%,漏插率分别为3.1%,3.2%,翻倒率分别为2.5%,2.1%,插秧深度合格率均为9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90.5%,91.8%,符合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GB/T 20864—2007),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父母本同栽 模态分析 田间试验 杂交水稻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