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通过促进炎症消退加速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修复
1
作者 阚雪薇 姚萍萍 +1 位作者 陈嘉琪 唐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8-996,共9页
目的 探讨负载发育内皮基因座-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纳米颗粒的丝素水凝胶对小鼠慢性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6~8周BALB/c小鼠背部皮肤用磁铁挤压12 h放松12 h,循环4 d,形成慢性压疮;小鼠分为3组,每组8只,分... 目的 探讨负载发育内皮基因座-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纳米颗粒的丝素水凝胶对小鼠慢性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6~8周BALB/c小鼠背部皮肤用磁铁挤压12 h放松12 h,循环4 d,形成慢性压疮;小鼠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皮肤创面PBS、丝素水凝胶或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治疗,拍照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连续治疗9 d, HE、Masson染色检测皮肤组织愈合;通过CD14和TNF-α的免疫荧光检测创面巨噬细胞和炎症因子表达;过氧叔丁醇(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体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系C166;在C166细胞中过表达Del-1,结晶紫染色检测巨噬细胞迁移;RT-qPCR检测炎症因子IL-6表达。结果 小鼠实验证实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组的创面愈合快于丝素水凝胶组和PBS组(P<0.01);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组创面的TNF-α及CD14的表达低于丝素水凝胶组和PBS组(P<0.01),但胶原沉积和组织修复高于PBS和丝素水凝胶组(P<0.01)。体外实验证实TBHP激活巨噬细胞向内皮细胞迁移,但Del-1过表达组巨噬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P<0.01);RT-qPCR显示Del-1抑制了IL-6表达(P<0.01)。结论 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能够加速小鼠压疮愈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1 丝素蛋白 慢性伤口愈合 巨噬细胞 炎症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癣毛癣菌致皮肤、眼部深在感染1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唐鸿珊 胡白 +3 位作者 朱一元 高银花 卫广英 赵政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左面部上下眼睑肿胀伴低热10天入院。体检:左上下眼睑、左颧上部明显红肿有压痛,中央有小片黑色坏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红肿、坏死性黑痂扩大至直径6cm,皮损组织涂片真菌检查发现大量分隔菌丝,培养为须癣毛癣... 患者女性,63岁,因左面部上下眼睑肿胀伴低热10天入院。体检:左上下眼睑、左颧上部明显红肿有压痛,中央有小片黑色坏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红肿、坏死性黑痂扩大至直径6cm,皮损组织涂片真菌检查发现大量分隔菌丝,培养为须癣毛癣菌,诊断皮肤深部真菌感染,服伊曲康唑0.2,每日2次,52天基本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皮肤深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眼球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根根霉所致皮肤毛霉病3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思平 刘蔚 胡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报告3例皮肤毛霉病。其中2例有外伤史,1例有免疫功能缺陷病史,经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少根根霉所致的皮肤毛霉病,2例患者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1例死亡。
关键词 毛霉病 皮肤 少根根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徐慧超 唐隽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观察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A予口服米诺环素(50 mg,每日2次)和羟氯喹(0.1 g,每日2次)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短波... 目的:观察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A予口服米诺环素(50 mg,每日2次)和羟氯喹(0.1 g,每日2次)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B仅接受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治疗;对照组C仅口服药物,疗程均为6周。初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面部红斑分值(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6周,试验组A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B(53.33%)和对照组C(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阵发性潮红、红斑、灼热、干燥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试验组A阵发性潮红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与对照组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燥症状评分的分布在试验组A与对照组B、试验组A和对照组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6周,试验组A患者面部红斑VISI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和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ETR较单一疗法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阵发性潮红、瘙痒和干燥等症状,且治疗舒适,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射频 低剂量光疗法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金丽 张弛 +4 位作者 薛浩伟 刘琼 刘蔚 赵政龙 张思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9-662,共4页
回顾性分析12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其中42例的皮肤镜特点。BCC临床类型主要为结节溃疡型(54.3%)、色素型(37.8%)及浅表型(7.9%)。病理分型中结节囊肿型占比最高(70.9%)。皮肤镜检查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树... 回顾性分析12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其中42例的皮肤镜特点。BCC临床类型主要为结节溃疡型(54.3%)、色素型(37.8%)及浅表型(7.9%)。病理分型中结节囊肿型占比最高(70.9%)。皮肤镜检查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树枝状血管、枫叶状结构、轮辐样结构等特征性表现,亮红白色无结构区和细短毛细血管扩张主要见于浅表型BCC。色素型及浅表型BCC误诊率较高,皮肤镜可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致皮下脓肿型Majocchi肉芽肿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思平 刘琼 +1 位作者 胡闻 周海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报告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皮下脓肿型Majocchi肉芽肿,并对国内报道的类似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学检查、分子生物学鉴定、组织病理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1998—2012年国内报道的16例红色毛癣菌肉芽肿进行分... 目的:报告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皮下脓肿型Majocchi肉芽肿,并对国内报道的类似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学检查、分子生物学鉴定、组织病理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1998—2012年国内报道的16例红色毛癣菌肉芽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为女性,23岁。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左小腿出现结节、脓肿及溃疡4个月。溃疡表面分泌物真菌镜检菌丝阳性,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红色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大片坏死,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多核巨噬细胞浸润,PAS染色可见菌丝。诊断为:红色毛癣菌皮下脓肿型Majocchi肉芽肿。伊曲康唑治疗3个月皮疹消退留有瘢痕,随访3个月无复发。文献回顾发现,红色毛癣菌肉芽肿病程长,大部分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皮损多为结节、斑块,出现皮下脓肿较少见。应用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治疗一般均有较好治疗效果。结论:红色毛癣菌致皮下脓肿型Majocchi肉芽肿较少见,及时足量应用伊曲康唑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红色毛癣菌 伊曲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板坚固内固定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薛浩伟 后军 +3 位作者 杨文宇 刘金丽 胡玉坤 孙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坚固内固定 双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乳膏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圣雨 肖明 高银花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 :为满足临床需要研制一种酮康唑乳膏。方法 :将酮康唑制成 2 %乳膏 ,建立了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 ,并进行了刺激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考察。结果 :pH 6.5~ 7.5时 ,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 目的 :为满足临床需要研制一种酮康唑乳膏。方法 :将酮康唑制成 2 %乳膏 ,建立了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 ,并进行了刺激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考察。结果 :pH 6.5~ 7.5时 ,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10 0 .63 % ,RSD =0 .42 %。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 ,质控方法准确可靠 ,性质稳定 ,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乳膏 研制 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思平 赵政龙 +2 位作者 卫广英 刘金丽 廖理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天疱疮 副肿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金丽 张思平 +1 位作者 赵政龙 胡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7-298,共2页
报告1例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患者男,27岁。头皮、颈部、躯干部丘疹及结节半年,伴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可见伸入运动。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示淋巴窦明显扩张,窦内可见大量组织... 报告1例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患者男,27岁。头皮、颈部、躯干部丘疹及结节半年,伴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可见伸入运动。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示淋巴窦明显扩张,窦内可见大量组织细胞及伸入运动。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蛋白及CD68阳性,CD1a阴性。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淋巴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药疹和青霉素类药疹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思平 胡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别嘌醇 青霉素类 痛风 临床特征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鸿珊 朱一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本文对最近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3种生物制剂阿法塞特、依法利珠和依那西普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安全性进行介绍。这些新的药物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长期治疗。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研究分析
13
作者 朱长太 姚余有 +6 位作者 盛敏玲 濮跃晨 夏红灯 刑凌生 卫广英 赵卫东 高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3,共2页
目的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 目的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相应分为六个治疗组(红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四环素组,美满霉素组,克拉霉素组,阿齐霉素组),共445例。全部病人治疗后复查并观察记录疗效。结果6个治疗组共存在支原体体内耐药48例。对六种抗菌药均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病例,但可以认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高,而阿齐霉素,克拉霉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支原体同某些细菌一样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不同个体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及抗菌药诱导作用可能是体内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90例治疗观察
14
作者 卫广英 唐鸿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本文对9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CO_2激光及电灼一次治疗痊愈率高。而外用药方便易行,其中以2.5%5-Fu乳剂与去疣液疗效最佳,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激光疗法 电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克霜治疗体、股癣65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吴爰丽 赵政龙 +2 位作者 胡白 高银花 卫广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7-288,共2页
霉克霜治疗体、股癣65例疗效观察吴爰丽①赵政龙①胡白①高银花①卫广英①1995年7月~10月,我们应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霉克霜治疗65例体、股癣,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65例患者均为门... 霉克霜治疗体、股癣65例疗效观察吴爰丽①赵政龙①胡白①高银花①卫广英①1995年7月~10月,我们应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霉克霜治疗65例体、股癣,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6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2周内未曾使用过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癣 股癣 药物疗法 霉克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女阴硬化性苔藓23例
16
作者 李麟 蒋发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10-111,共2页
女阴硬化性苔藓(Vul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外阴瘙痒,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11月-2015年2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VLS2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 女阴硬化性苔藓(Vul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外阴瘙痒,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11月-2015年2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VLS2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23例患者年龄43-65岁,平均5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治疗 硬化性苔藓 女阴 外阴瘙痒 患者年龄 皮肤萎缩 临床资料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虫蚀状脱发为唯一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17
作者 刘金丽 张思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8-298,共1页
患者男,29岁。头顶断发1年余。患者1年前染发、烫发后头顶部出现片状断发,断发周边可见白色小颗粒及结节,此部位牵拉头发易在结节处折断,断发处毛发干枯无光泽。患者多次更换洗发水并勤剪发均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 患者男,29岁。头顶断发1年余。患者1年前染发、烫发后头顶部出现片状断发,断发周边可见白色小颗粒及结节,此部位牵拉头发易在结节处折断,断发处毛发干枯无光泽。患者多次更换洗发水并勤剪发均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未见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脆发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