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哺乳功能的乳头内陷整形术 被引量:8
1
作者 方泓 王明刚 +1 位作者 汪洪源 钟晓红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理想的矫正乳头内陷的最佳方法,同时兼顾保留哺乳功能。方法松解主乳管周围挛缩,应用去表皮对偶三角乳晕瓣充填乳头凹陷下方的组织缺损,同时收紧乳头颈部,使乳头成形外观良好。结果 12例乳头内陷得到矫正,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 目的探讨理想的矫正乳头内陷的最佳方法,同时兼顾保留哺乳功能。方法松解主乳管周围挛缩,应用去表皮对偶三角乳晕瓣充填乳头凹陷下方的组织缺损,同时收紧乳头颈部,使乳头成形外观良好。结果 12例乳头内陷得到矫正,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主乳管损伤,随访哺乳功能正常。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乳头牵出后下方缺损填充可靠,效果良好,不易复发,术后保留哺乳功能,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保留哺乳功能 对偶三角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 被引量:7
2
作者 方泓 杜晓扬 +1 位作者 水庆付 钟晓红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2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分期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方法早期应用中厚植皮的方法修复颅骨膜或软组织存在的创面;颅骨外露部行颅骨皮质密集钻孔去外板至板障层,应用VSD敷料将整个植皮区及颅骨钻孔区创面完全覆盖并持续负压... 目的分期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方法早期应用中厚植皮的方法修复颅骨膜或软组织存在的创面;颅骨外露部行颅骨皮质密集钻孔去外板至板障层,应用VSD敷料将整个植皮区及颅骨钻孔区创面完全覆盖并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10 d后去除VSD敷料,观察植皮片存活情况并换药至颅骨钻孔区肉芽均匀覆盖,后期中厚大张网状植皮联合VSD修复残余创面。结果 5例早期移植中厚皮片基本全部存活,后期中厚植皮成活90%以上。平均住院天数约为52 d。结论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患者在急诊或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创面中厚皮片移植、颅骨外露区去外板至板障层,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植皮片成活率以及植皮片存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头皮撕脱伤 皮肤移植 负压封闭引流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在修复皮肤圆形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泓 王明刚 +1 位作者 杜晓杨 陆玉定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在修复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和门诊37例因皮肤病变切除所致圆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进行缺损修复。术后... 目的探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在修复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和门诊37例因皮肤病变切除所致圆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进行缺损修复。术后,进行3~24个月的随访,观察皮瓣存活状况、皮瓣质地、色泽、感觉恢复、瘢痕外观以及邻近器官有无变形。结果 37例"斧状"皮瓣均存活,无一例坏死,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外观良好,均无须二期修整。结论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具有设计简便、操作简单、血运可靠、缝合张力小、无需二期修整等优点,治疗皮肤圆形缺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反向 斧状皮瓣 皮肤圆形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