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
1
作者 陈浩 储爱琴 李春玲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过程,预测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为优化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3年—2022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安徽省护... 目的:分析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过程,预测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为优化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3年—2022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过程,采用指数平滑法对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2013年—2022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逐年缩小。动态演进方面,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提升,呈现聚集趋势。需求预测方面,预计2030年安徽省注册护士总数将会达到37.46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6.16人。结论: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长,配置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应注重护理队伍建设,加强管控调配,完善护理服务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空间分布 地区差异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3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关键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瑰琦 王京 +1 位作者 黄璐 王雨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调查安徽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状况,建立本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的基线,便于各医院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循证构建本土化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作为调查工具,对我省33所三级甲等综...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调查安徽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状况,建立本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的基线,便于各医院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循证构建本土化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作为调查工具,对我省3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最终纳入3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上报数据;2所医院上报压疮发生率为零,欠真实性,予以剔除。其中,护士离职率为1.71%,给药错误发生率为0.037%,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0.09‰、0.14‰,其中有伤害的跌倒/坠床事件占43.14%。结论:应定时收集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为动态评价和有目标性地改善医院质量提供方向,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指标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4
3
作者 乔晓斐 宋瑰琦 +1 位作者 秦玉霞 袁秀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①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中有6名已离开急救护理岗位,离岗率为5.71%。②22名(34.78%)专科护士担任护士长职务,其中有20名是培训后升为护士长职务的,角色改变率为21.74%。③专科护士在教学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但在急救技能、抢救流程、转运模式、各种规范的修订与完善、院外急救知识培训等高级临床实践方面作用发挥得不明显。④护士缺编、护士未分层次使用、职责不明确是影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⑤经培训后,专科护士查阅文献和科研能力提高。⑥100%专科护士认为需要得到管理层支持和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以促进其核心能力持续养成。结论:发挥专科护士高级临床护理实践作用,科学地使用专科护士,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进行资格再认证,真正使专科护士学有所用,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现状 核心能力发挥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护理绩效考核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雪娇 宋瑰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医院护理绩效考核的常见指标及评价方法,分析并指出现阶段护理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确定考核指标及权重、界定各级别护理人员层次、加强护理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护理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霞 刘连 +4 位作者 赵方方 杨贝贝 戴晓熹 陶菊 窦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并验证其实践效果。方法:在前期建设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基础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4期培训班中应用该培训体系,分析其培训效果,... 目的: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并验证其实践效果。方法:在前期建设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基础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4期培训班中应用该培训体系,分析其培训效果,包括学员综合量化考核和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并调查学员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和对培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该培训体系后,4期学员综合量化考核成绩为(82.49±3.23)分,考核通过率为100.00%,优秀率为13.56%;学员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得分入科为(76.08±4.05)分、出科为(93.6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员均表示该培训对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及个人职业规划有正向影响,但有57.14%的学员反映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学员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96.22±2.05)分,且反映带教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结论: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有助于提高安徽省卒中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卒中领域护士培训积累了经验,可为卒中护士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卒中护士 服务能力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小雨 乔晓斐 +4 位作者 刘恋蕊 蒋亚琴 宋瑰琦 荚卫东 许庆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科学评价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客观工具,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践持续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检索文献、小组讨论并采用...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科学评价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客观工具,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践持续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检索文献、小组讨论并采用德尔菲函询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计算专家积极系数、变异系数、专家权威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条目来验证函询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8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9、0.173,经显著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轮函询,最终确定包括3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的ERAS理念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结论:构建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科学、可靠,适用范围广,可作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质量 标准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岗位管理的护士队伍成效建设 被引量:24
7
作者 宋瑰琦 黄璐 +2 位作者 秦玉霞 黄家丽 凌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根据护理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其薪酬待遇、晋升与护理岗位挂钩。结果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后,三类科室各层级护士构成得到良好配比;11...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根据护理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其薪酬待遇、晋升与护理岗位挂钩。结果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后,三类科室各层级护士构成得到良好配比;113名新护士中,19.47%选岗愿意去一类科室工作;一类、二类、三类科室护士满意度大幅提升(P<0.05,P<0.01)。结论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可稳定护士队伍,引导护士合理流动,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管理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差错归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计划 胡茂素 +2 位作者 郭琼 郭艳芳 郑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对护理差错进行归因分析,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40名护士和10名护士长进行5年以上工作情况随访,将护士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统计和归因分析。与此同时,对40名护士给予护理情感教育和护士长管理职能、领导技巧再教育。5年前后进行护理... 目的对护理差错进行归因分析,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40名护士和10名护士长进行5年以上工作情况随访,将护士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统计和归因分析。与此同时,对40名护士给予护理情感教育和护士长管理职能、领导技巧再教育。5年前后进行护理差错比较。结果影响护理差错以内归因为主。护士与护士长被再教育后,护理差错的内容、数量明显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士护理情感教育和护士长管理职能、领导技巧的提高是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简便、实用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差错 护士长管理 护理质量 改变 随访 归因分析 再教育 情感教育 结论 工作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工作模式 深化绩效分配 促进护理工作贴近病人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瑰琦 黄家丽 +1 位作者 许家秀 秦玉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加强临床护理、改革护理管理,让病人放心、让护士满意。这是我国护理理念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我国护理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安徽省立医院顺应医改潮流,成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加强临床护理、改革护理管理,让病人放心、让护士满意。这是我国护理理念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我国护理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安徽省立医院顺应医改潮流,成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 工作模式 改革 安徽省立医院 分配 绩效 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成守珍 彭刚艺 +5 位作者 刘华平 陈霭玲 高明榕 柴洁 赵丽 宋瑰琦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0.59,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的年龄、护龄、在ICU工作时间与专业核心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职称、不同ICU层次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同。结论: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受年龄、ICU不同层次、培训及时间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专业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者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宋瑰琦 乔晓斐 +1 位作者 秦玉霞 袁秀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情况,为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参加短期培训的9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67%的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100%的管理者认为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十分必要。81...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情况,为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参加短期培训的9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67%的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100%的管理者认为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十分必要。81.11%的管理者认为每次培训时间应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培训间隔周期应为2年以下。护理部主任培训内容需求主要为卫生行政管理知识,护士长培训内容需求主要为临床管理和技能及人才培养。希望采取不脱产形式培训的护士长较护理部主任比例多。结论:管理者上岗前、后接受培训均十分重要,脱产培训时间宜短或采取半脱产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对护理管理者应分层次、分重点进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时调查与人力合理配置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程圣莉 秦玉霞 +1 位作者 宋瑰琦 周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测算医院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方法对全院36个临床科室进行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测定,由此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士编制。结果36个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缺编数高的小儿外科达到现有护士数的123%。... 目的通过测算医院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方法对全院36个临床科室进行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测定,由此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士编制。结果36个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缺编数高的小儿外科达到现有护士数的123%。结论我院护理人员处于缺编状态,主要矛盾是静脉输液护理耗时过多和间接护理耗时较高,应寻找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关注ICU和儿科编制的特殊性,以期有效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量 人力资源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调查 被引量:46
13
作者 成守珍 彭刚艺 +5 位作者 刘华平 高明榕 陈霭玲 柴洁 赵丽 宋瑰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月至3月对我国1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教育与培训的能力最高,而掌握和运用专科...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月至3月对我国1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教育与培训的能力最高,而掌握和运用专科技术的能力最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ICU不同层次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同(P<0.01),ICU护士不同层次进入多元回归方程(Beta=0.198,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分层次、分级别、分条目地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专业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反馈法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秀英 陈霞 +1 位作者 徐栩 储友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地使用多途径电子信息反馈法,从而达到提高和持续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利用图片采集反馈法、短信息提示法、PPT汇总分析法等与质量核查记录法相结合,对实施前后一年内的人工气...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地使用多途径电子信息反馈法,从而达到提高和持续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利用图片采集反馈法、短信息提示法、PPT汇总分析法等与质量核查记录法相结合,对实施前后一年内的人工气道意外拔管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Braden评分≤13分无带入压疮的患者)、三项院内感染目标监测发生率以及科室在护理部全院护理质量督查中的各项目得分(100分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质量检查反馈效果,缩短反馈周期,使得护士快速掌握质量规范,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和确保护理质量。实施后科室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高危压疮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科室各项质量检查得分明显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意识得到增强。结论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反馈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荣珠 宋瑰琦 +1 位作者 穆燕 王桂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优化设计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多种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组合为一体,应用于临床,对书写所耗时间、书写量及护士满意度与传统计录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优化前后的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在记录所耗时间及护士满... 目的:优化设计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多种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组合为一体,应用于临床,对书写所耗时间、书写量及护士满意度与传统计录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优化前后的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在记录所耗时间及护士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优化后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能节约护士的记录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增加护士对病人的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记录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与管理策略 被引量:13
16
作者 白璐 宋瑰琦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病区环境、患者原因、护士原因、陪护等高危因素;实施改善病区环境,加强预防跌倒知识培训,畅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施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及伤情认定制度,合理配置护士人...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病区环境、患者原因、护士原因、陪护等高危因素;实施改善病区环境,加强预防跌倒知识培训,畅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施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及伤情认定制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等管理策略。结果实施管理策略前全院跌倒发生率为0.047%,实施后降至0.02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统一的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策略,可有效控制和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住院患者 跌倒 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家大型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结果分析 被引量:60
17
作者 营晓 张海燕 +9 位作者 尚文涵 李健 简伟研 么莉 冯志仙 李振香 吴晓英 宋瑰琦 杨磊 徐建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873-878,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我国中东部地区5家医院的523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总体得分为(74.77±22.57)分,其中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 目的:调查我国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我国中东部地区5家医院的523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总体得分为(74.77±22.57)分,其中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等方面得分较高,护士的医院管理参与度、薪酬待遇、工作被认可度得分较低。结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的重点在于建立机制让护士参与医院管理、提高护士的薪酬待遇及凸显护理专业价值,构建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执业环境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娟 江琳 +4 位作者 马小鹏 王静 王教媛 罗彬 王婷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7-1034,共8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安徽省2所医院207名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隐瞒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慢性病病耻感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究自我隐瞒的类别及特征,并通过...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安徽省2所医院207名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隐瞒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慢性病病耻感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究自我隐瞒的类别及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分为低自我隐瞒组和高自我隐瞒组2个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合并症、领悟社会支持和病耻感是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类别特征,应关注乳腺癌患者自我隐瞒水平,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制定精准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我隐瞒 潜在剖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慧 田凌云 +3 位作者 赵越 冯心语 李卫娟 李映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421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进行调...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421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6.02±5.28)分,高隐性缺勤率为56.6%。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评健康、带病工作意愿、科室、工作要求、工作资源是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4.0%。结论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应重视护士群体的健康状况,优化临床护士工作环境,增加工作资源,以减少隐性缺勤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隐性缺勤 出勤主义 健康生产力受损 影响因素 工作要求 工作资源 现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化版Cubbin & Jackson量表与Braden量表在ICU压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5
20
作者 姚秀英 徐栩 +3 位作者 陈霞 黄蕾 储友群 刘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测定Braden量表、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在ICU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效度。方法由2名调查员应用Braden量表、汉化的Cubbin&Jackson量表同时对169例入住ICU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计算各评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目的测定Braden量表、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在ICU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效度。方法由2名调查员应用Braden量表、汉化的Cubbin&Jackson量表同时对169例入住ICU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计算各评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69例中发生压疮25例,Braden量表及汉化的Cubbin&Jackson量表的预测临界值分别在13分和24分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佳;Braden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00%、90.97%、38.09%、88.51%,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分别为56.00%、95.14%、66.67%、92.57%;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3和0.88。结论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较Braden量表更适合于ICU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bin & Jacks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BRADEN量表 ICU 压疮风险评估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