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地区法布雷病患者心脏受累情况分析
1
作者 刘志泉 王齐 +9 位作者 茅魁 韦学萍 吴国宏 刘佳 闻伟 宇霏 苏浩 严激 杨冬妹 陈康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7-604,共8页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法布雷病患者心脏受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地区既往及目前已确诊的48例(男性25例)法布雷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整体患者及不同性别患者心脏受累情况。结果:48例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28.0(19.0,46.0)岁,心脏表现...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法布雷病患者心脏受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地区既往及目前已确诊的48例(男性25例)法布雷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整体患者及不同性别患者心脏受累情况。结果:48例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28.0(19.0,46.0)岁,心脏表现以心悸或心律失常[31.0%(13/42)]和劳力性呼吸困难[26.2%(11/42)]最常见,心电图改变以T波倒置[52.4%(22/42)]、左心室高电压[42.9%(18/42)]和ST段压低[38.1%(16/42)]最常见,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以乳头肌肥大[80.6%(29/36)]、双边征[59.5%(22/37)]和左心室肥厚[45.7%(21/46)]最常见,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降低的比例[66.7%(26/39)]亦很高;神经性疼痛[65.1%(28/43)]为最常见的心脏外表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中位确诊年龄早[40.0(25.0,49.0)岁vs.22.0(12.5,38.0)岁,P=0.018],α半乳糖苷酶A活性低[2.27(0.83,3.04)μmol/(L·h)vs.0.38(0.29,0.58)μmol/(L·h),P<0.001],而脱乙酰基三己糖酰基鞘脂醇(Lyso-GL3)水平[6.32(3.69,10.39)ng/ml vs.38.16(9.39,61.09)ng/ml,P<0.001]及行酶替代治疗的比例[34.8%(8/23)vs.64.0%(16/25),P=0.043]高,出汗障碍[10.0%(2/20)vs.65.2%(15/23),P<0.01]和皮肤血管角质瘤[10.5%(2/19)vs.52.2%(12/23),P=0.004]也高。男性和女性患者间心脏受累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因型与酶活性水平不相关,而Sokolow-Lyon指数与Lyso-GL3水平正相关(ρ=0.423,P=0.008),Sokolow-Lyon指数(室间隔厚度:ρ=0.562,P<0.001;左心室后壁厚度:ρ=0.569,P<0.001)和QRS时限(室间隔厚度:ρ=0.543,P<0.001;左心室后壁厚度:ρ=0.557,P<0.001)均与左心室壁厚度呈正相关。结论:安徽地区法布雷病患者心脏受累以心悸或心律失常最常见,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多见乳头肌肥大。不同性别患者心脏受累情况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法布雷病心肌病 α半乳糖苷酶A GL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霞 刘连 +4 位作者 赵方方 杨贝贝 戴晓熹 陶菊 窦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并验证其实践效果。方法:在前期建设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基础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4期培训班中应用该培训体系,分析其培训效果,... 目的: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并验证其实践效果。方法:在前期建设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基础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4期培训班中应用该培训体系,分析其培训效果,包括学员综合量化考核和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并调查学员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和对培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该培训体系后,4期学员综合量化考核成绩为(82.49±3.23)分,考核通过率为100.00%,优秀率为13.56%;学员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得分入科为(76.08±4.05)分、出科为(93.6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员均表示该培训对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及个人职业规划有正向影响,但有57.14%的学员反映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学员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96.22±2.05)分,且反映带教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结论: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有助于提高安徽省卒中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卒中领域护士培训积累了经验,可为卒中护士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卒中护士 服务能力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1年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叶青 马礼坤 张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59-1963,共5页
收集30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期间死亡发生情况。原始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和验证组。建模组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术后1年死亡的风险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收集30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期间死亡发生情况。原始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和验证组。建模组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术后1年死亡的风险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偏差性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病变支数、胱抑素C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术后1年死亡影响因素(P<0.05)。模型预测死亡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0.621~1.000),Hosmer-Lemeshow偏差性检验结果χ^2=6.090(P=0.637),提示列线图模型具良好区分度及校准度,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1年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术 死亡 影响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SNP276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汝颖 马猛 +5 位作者 马腾 王长江 王佑民 章秋 陈明卫 杨明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脂联素基因(apM1)与冠心病(CHD)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照组136例,冠心病患者281例,又分为单纯CHD患者131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均为无亲缘关系的安徽地区汉族人。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 目的:观察中国人脂联素基因(apM1)与冠心病(CHD)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照组136例,冠心病患者281例,又分为单纯CHD患者131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均为无亲缘关系的安徽地区汉族人。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估测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初筛apM1基因后,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apM1基因SNP276基因型GG+CT与TT型相比患CHD的风险增加,风险比值(OR)=2.976,95%可信限1.135-7.804,P=0.027,在固定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后,偏相关分析表明,GG+CT基因型与HOMA-IR显著正相关(r=0.174,P=0.005)。对照组中GG型或GT型与TT型比较,GG型或GT型的体重指数、腰臀比、体脂百分比、收缩压、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均高于TT型(P<0.05,0.01或0.001),同时,GG型的空腹血糖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apM1基因SNP276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胰岛素敏感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冠心病 胰岛素敏感性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5
作者 马腾 严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92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7例和不合并...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92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7例和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5例。入院后次日即采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 BNP和c Tn I水平,并在确诊急性肺栓塞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血浆NT-pro BNP、c Tn I水平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NT-pro BNP和c Tn 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90%,最佳阈值分别是554 pg/ml和0.09 ng/ml。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 BNP(r=1.227,P=0.005)、c Tn I(r=0.862,P=0.016)、右心功能障碍(r=0.936,P=0.008)、心率(r=0.809,P=0.023)与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相关。结论:血浆NT-pro BNP和c Tn I水平有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并能很好地预测近期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坷 马礼坤 +3 位作者 李庆 翟志敏 张世阳 郑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66-4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细胞(CD4^+CD25^(high)Treg)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的情况,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细胞(CD4^+CD25^(high)Treg)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的情况,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CHD患者9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7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和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 Treg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受检者的hsCRP和PWBC计数。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体内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SAP组和对照组极其显著减少(P<0.01)。各组的CD4+CD25^(high)Tre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sCRP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PWBC计数以AMI组为最高,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UAP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PWBC计数和hsCRP呈正相关(r=0.307,P<0.01),CD4^+CD25^+Treg和PWBC计数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ACS患者外周血液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的CD4^+CD25^+Treg的水平显著减低,打破了自身免疫平衡,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调节性T细胞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子因子β_1对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α-SMA及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 王德国 +4 位作者 赵春梅 邢文 王安才 朱红军 孙贤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诱导乳鼠CFs向MFs分化中α-SMA及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酶解-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乳鼠CFs,将10ng/mL的TGFβ1诱导培养第1天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及共聚焦纤维观察α-SMA及Cx43表达;以免疫印迹...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诱导乳鼠CFs向MFs分化中α-SMA及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酶解-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乳鼠CFs,将10ng/mL的TGFβ1诱导培养第1天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及共聚焦纤维观察α-SMA及Cx43表达;以免疫印迹和RT-PCR分别半定量比较两者α-SMA及Cx4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分离培养2d的原代CFs细胞极少表达α-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经TGFβ1诱导24h后α-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TGFβ1可诱导乳鼠CFs向MFs分化,导致α-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α一平滑肌肌动蛋白 缝隙连接蛋白43 转化生子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xol对缺氧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德国 王新 +2 位作者 王安才 朱红军 孙贤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975-980,共6页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Taxol对缺氧导致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取培养4d细胞缺氧120min,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axol干预;免疫印迹法检测聚合态微管蛋白含量、心肌细胞Cx43...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Taxol对缺氧导致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取培养4d细胞缺氧120min,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axol干预;免疫印迹法检测聚合态微管蛋白含量、心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x43的分布。结果:正常培养心肌细胞Cx43分布在核膜和细胞的闰盘处,缺氧120min可导致心肌细胞微管解聚,Cx43蛋白表达降低,在心肌细胞间连接处分布规律散失,核膜Cx43分布减弱或消失,而均匀分布在细胞膜上;在低剂量的Taxol作用下,心肌细胞微管解聚状态缓解,Cx43蛋白表达和分布异常明显改善;随着Taxol剂量增加,这种改善作用更明显,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缺氧引起乳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Cx43蛋白表达降低分布紊乱微管稳定剂Taxol可以显著地保护缺氧导致的心肌Cx43异常,具有潜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氧 微管 缝隙连接 TAXOL 连接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友洋 严中亚 +6 位作者 吴一军 卢中 雷虹 徐健 孙云 郑理 陈鸿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例(介入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小切口组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45.86±27.84)min,体外循环时间(35.11±8.45)min,住院时间(15.46±3.09)d,发生主要并发症2例、次要并发症6例,住院费用(2.19±0.36)万元。介入组2例封堵失败,余30例成功,手术时间(88.59±7.75)min,住院时间(10.81±5.02)d,发生主要并发症1例、次要并发症2例,住院费用(2.78±0.39)万元。小切口组随访3~12个月20例、12~30个月17例,介入组随访3~12个月16例、12~30个月14例,均无残余分流。结论两种微创方法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微创小切口方法的费用低,成功率高,适应证广,而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介入封堵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肿瘤基因表达数据挖掘分类规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猛 汝颖 +3 位作者 马腾 钮俊清 李龙澍 王煦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712,共6页
基于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肿瘤预测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和肿瘤的诊断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一种从肿瘤基因表达数据中直接挖掘分类规则建立肿瘤预测分类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抽取实验样本... 基于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肿瘤预测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和肿瘤的诊断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一种从肿瘤基因表达数据中直接挖掘分类规则建立肿瘤预测分类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抽取实验样本集,分别找出标记肿瘤和正常组织样本的分类特征,由此生成可预测样本类别的分类规则,对每个未知类别样本,按照置信度最高原则,选择一个分类规则作为预测结构。本研究的实验数据来自Broad Institute的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数据,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在90%以上,且同时获得了大量结构透明的分类预测规则,表明本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表达 数据挖掘 特征选取 分类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壁消融指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飞 徐健 +3 位作者 苏浩 朱红军 张灿 朱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PA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光感应压力导管进行消融,对患者LSI设定)。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内PAF复发率、并...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PA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光感应压力导管进行消融,对患者LSI设定)。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内PAF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PAF患者消融术成功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X线透视时间[(23.1±6.8)min vs (36.4±7.2)min]和PAF复发率(10.9%vs 3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静脉单圈隔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1%vs 50.0%,P<0.01);LSI参数设定是PAF患者消融手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792,95%CI:0.835~134.653,P=0.004)。结论 LSI参数设定能够提高肺静脉电位隔离率、降低X线透视时间、PAF复发率,是PAF患者消融手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光感受器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向辉 马礼坤 +1 位作者 张小玲 王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 (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和Cpn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对 6 7例冠心病 (CHD)、32例心肌梗死(MI)患者和 40名正常人 (对照组 )的血清进行了Cpn特异性IgG、IgA、IgM抗体的...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 (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和Cpn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对 6 7例冠心病 (CHD)、32例心肌梗死(MI)患者和 40名正常人 (对照组 )的血清进行了Cpn特异性IgG、IgA、IgM抗体的检测。 结果 显示CpnIgG抗体的阳性率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pnIgA抗体的阳性率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pnIgG、IgA抗体滴度和几何平均滴度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pn抗体滴度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持续高滴度的CpnIgG、IgA抗体可作为Cpn慢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慢性Cpn感染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的清单制管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教育 孙盼盼 +3 位作者 欧安平 陈霞 姚勋霞 余晓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279)及对照组(n=293)。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干预组应用清...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279)及对照组(n=293)。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干预组应用清单制管理模式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衰弱得分。结果出院时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院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衰弱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清单制管理模式的心脏康复,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衰弱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清单制管理 疾病管理 心脏功能 不良事件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高血压管理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韦学萍 宋瑰琦 +3 位作者 陈鸿武 孙琦 刘毅刚 喻楠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评价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方法:将三级综合医院心血管科高年资护士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内特色管理团队,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管理,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工作人员高血压管理能... 目的:评价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方法:将三级综合医院心血管科高年资护士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内特色管理团队,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管理,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工作人员高血压管理能力以及患者血压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社区工作人员高血压管理知识水平、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高血压管理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推广应用于更多的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高年资护士 血压达标率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教育 张理想 +2 位作者 周晓娟 姚勋霞 马礼坤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2-1279,共8页
目的 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冠心病术后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且接受PC... 目的 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冠心病术后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且接受PCI的6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院内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44例)和非心力衰竭组(596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R软件绘制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ROC曲线下面积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年龄、对比剂用量、合并脑梗死、NYHA心功能分级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C-index为0.796(95%CI:0.723~0.869),内部验证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0.726~0.86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一致性(χ^(2)=12.360,P=0.135)。结论 构建了预测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可协助心内科医务人员筛选出术后心力衰竭高发生风险的人群,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风险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余炎症风险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教育 张理想 +1 位作者 詹玲 马礼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21-1830,共10页
目的构建基于残余炎症风险(residual inflammatory risk,RI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目的构建基于残余炎症风险(residual inflammatory risk,RI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入且行PCI治疗的29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指标将患者分为残余炎症风险(residual inflammation risk,RIR)组(n=28)和非RIR组(n=269)。通过患者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院内MACE(n=102)和非院内MACE组(n=195),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残余炎症风险与MACE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筛选出MACE发生的其他独立风险预测因素,应用R语言软件构建基于残余炎症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残余炎症风险组患者院内泵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及总体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残余炎症风险组(P<0.05);LASSO回归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红蛋白浓度与院内MACE发生风险呈负相关(P<0.05),RIR、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1Ac)、白细胞计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院内MACE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提示RIR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能力欠佳(AUC=0.592,95%CI:0.551~0.634),构建的列线图的Harrel’s C-index为0.872(95%CI:0.827~0.917),内部验证后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818~0.907),Hosmer-Lemeshow偏差性检验提示列线图的预测概率与现况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χ^(2)=8.420,P=0.393)。临床决策曲线发现,当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0.08~0.88之间时,应用列线图模型所获得的净收益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适用性较好。结论基于残余炎症风险和其他5个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残余炎症 风险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HIF-1α抑制糖酵解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步春 张甜甜 +1 位作者 项楚涵 刘耀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51,共8页
目的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0)和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组(M1);之后将M1... 目的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0)和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组(M1);之后将M1组分为Luteolin治疗组、2-DG(糖酵解抑制剂)组、Luteolin+2-DG组、Luteolin+DMOG(HIF-1α激活剂)组。Western blot检测iNOS、Arg-1和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检测细胞IL-6和IL-10浓度;Real-time PCR检测GLUT1、HK2、PFK1、PK和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M1组比较,Luteolin治疗组以及Luteolin和2-DG共培养组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GLUT1、HK2、PFK1和PK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分泌量减少。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CD86和IL-6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CD206和IL-10表达增高。而DMOG能够逆转Luteolin上述作用。结论Luteolin通过调控HIF-1α诱导的糖酵解通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糖酵解 M1型巨噬细胞 极化 低氧诱导因子-1Α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相机运动干扰的心率检测算法研究
18
作者 王阳 杨学志 +2 位作者 方帅 李龙伟 刘雪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2-1368,共7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视频的心率检测方法中没有考虑相机晃动产生的运动干扰导致血液容积脉搏(blood volume pulse,BVP)波信号提取不准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抗相机运动干扰的心率检测算法,利用对晃动视频的稳像处理,获取稳定的... 针对现有的基于视频的心率检测方法中没有考虑相机晃动产生的运动干扰导致血液容积脉搏(blood volume pulse,BVP)波信号提取不准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抗相机运动干扰的心率检测算法,利用对晃动视频的稳像处理,获取稳定的面部视频用于心率检测。首先通过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算法选取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并求解相机运动矩阵;再通过相机运动矩阵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去除相机运动造成的干扰;最后在提取出干净的BVP信号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分析幅频特性,利用最大幅值对应的频率(即心率)的原理进行心率检测。为了验证该文算法的鲁棒性,采集了20名受试者的人脸视频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优于现有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技术,能有效消除相机运动带来的干扰,长期稳定地检测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估计 抗干扰 图像匹配 倾斜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杨冬妹 黄向阳 +4 位作者 王玉婷 陈康玉 王齐 徐健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84-2288,共5页
背景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 背景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因心力衰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CRT的患者共121例。CRT有反应定义为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反之为无反应。根据CR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CRT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房Sa和SRa,评价基线左心房Sa和SRa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CRT术后共有70例(57.9%)患者纳入有反应组,51例(42.1%)患者纳入无反应组。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Sa和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a与SRa呈负相关(rs=-0.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a(OR=5.039,P=0.020)和Sa(OR=1.094,P=0.010)是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OR=4.913,P=0.002)、QRS时限(OR=1.041,P=0.005)、E/A(OR=0.309,P=0.008)和肺动脉收缩压(OR=0.950,P=0.013)。结论基线Sa和SRa是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RT术后有反应者左心房收缩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功能 心脏再同步疗法 应变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表达水平研究
20
作者 乐扬 苏浩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2例初诊ACS患者、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2例初诊ACS患者、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DSC的表达水平;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精氨酸酶-1(Arg-1)mRNA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分析M-MDSC在ACS、SAP和HC组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GM-CSF、IL-6、Arg-1和iNOS水平的相关性。比较ACS患者治疗前后,M-MDSC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与SAP组和HC组比较,ACS组患者外周血中M-MDSC、GM-CSF、IL-6和Arg-1 mRNA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1)。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M-MDSC水平又较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显著升高(F=28.502,P=0.001)。M-MDSC水平与GM-CSF、IL-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经治疗后,ACS患者外周血中M-MDSC、GM-CSF、IL-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1)。结论M-MDSC在ACS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参与疾病的免疫调控,有望成为ACS调控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