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人F Ⅷ基因内及其旁侧RFLPs的研究
1
作者 杨善志 章晓琳 +5 位作者 杨辉 徐彬 许岳慷 朱霖 张旭 叶文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研究若干不相关安徽人个体的四个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及四个基因旁侧的RFLPs(BstxⅠ、PstⅠ、MspⅠ和AcⅠ)。BclⅠ/Hi... 研究若干不相关安徽人个体的四个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及四个基因旁侧的RFLPs(BstxⅠ、PstⅠ、MspⅠ和AcⅠ)。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基因内多态位点的杂合子频率分别为0.23、0.42、0.496。在接近内含子22处,发现了两个额外的XbaⅠ多态位点。在基因旁侧,应用BstxⅠ和PstⅠ发现安徽人DXS115区存在RFLPs,但未见MspⅠ及AccⅠ的RFLPs。此外,在BclⅠ、XbaⅠ、MspⅠ位点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现象。主题词甲型血友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血友病 凝血因子 Ⅷ基因 RF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心理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杨丽达 季益富 +1 位作者 张刚 陈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8-299,共2页
本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5例孕产妇作了产前、产后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产前、产后SAS总分值高于常模值;产后SDS分值高于产前,剖腹产者SAS,SDS高于常模值,也高于自然分娩者... 本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5例孕产妇作了产前、产后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产前、产后SAS总分值高于常模值;产后SDS分值高于产前,剖腹产者SAS,SDS高于常模值,也高于自然分娩者(均为P<0.01)。SDS抑郁严重度指数≥0.5者:剖腹产25例(36.76%),自然分娩者5例(5.25%)。提示产前产后孕产妇有明显焦虑情绪,剖腹产后有明显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分娩 抑郁 焦虑 SAS SDS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血清泌乳素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建辉 刘雨生 +1 位作者 谷海 陈昆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手术后镇痛 硬膜外吗啡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凝胶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卫平 张爱君 徐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755-757,共3页
观察前列腺素E2(PGE2)凝胶用于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作用,评价其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未产妇,随机分为两组,PGE2组50例,硫酸普拉酮钠(DHA-S)组50例,分别于用药后(... 观察前列腺素E2(PGE2)凝胶用于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作用,评价其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未产妇,随机分为两组,PGE2组50例,硫酸普拉酮钠(DHA-S)组50例,分别于用药后(即停药次日)检查宫颈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对宫颈促熟作用及各项产科参数。结果PGE2凝胶具有明显的促宫颈成熟作用,显效率及自然临产率优于DHA-S组(P<0.01),减少了催产素用量(P<0.01),缩短了引产至临产的时间。结论PGE2凝胶单次宫颈管应用具有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作用,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宫颈成熟 前列腺素E2 药物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外周血及蜕膜中NK细胞表型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肖敏 凌斌 +4 位作者 陈峥峥 周颖 程志祥 高宗侠 冯定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检测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探讨它们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早孕同一患者的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中NK细胞、T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 目的:检测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探讨它们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早孕同一患者的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中NK细胞、T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D16、NKG2A、NKG2D表达水平。结果: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占蜕膜淋巴细胞(57.15±4.0)%,外周血自然杀伤(p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11.46±1.58)%;dNK细胞表面CD16的表达明显低于pNK细胞,二者分别(10.3±3.9)%与(95.6±2.6)%(P<0.05);dNK细胞表面NKG2A的表达明显高于pNK细胞,二者分别为(87.10±4.5)%与(27.5±4.2)%(P<0.01),d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NK细胞相近,分别为(88.70±4.1)%与(93.10±3.6)%(P<0.05);蜕膜中的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低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二者分别为(13.70±1.0)%与(15.85±2.4)%(P<0.05),蜕膜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二者分别为(15.23±1.5)%与(18.85±1.73)%(P<0.01)。结论:妊娠期蜕膜中的NK细胞及T淋巴细胞可能是同维持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膜 NK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67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兆平 丁子清 +5 位作者 宋海波 王红梅 张琼芝 冷志勤 林斌 芦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47-48,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是指胎儿与母体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作用所引起的,可导致流产、死胎、胎儿水肿以及核黄疸,甚至死亡等危险。我们回顾分析了67例HDN的实验室及部分临床资料,以便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症 HDN 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母体携带HBV与子代HBV宫内感染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盛敏玲 潘健 +5 位作者 高婷 方益荣 张国庆 张志华 吴娟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描述孕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HBV标志物的检测情况,分析孕期母体携带HBV与子代HBV宫内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估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描述孕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HBV标志物的检测情况,分析孕期母体携带HBV与子代HBV宫内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估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合肥地区3 415例孕妇的血清HBV标志物,将114例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妇产后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HBV标志物。采用χ2检验分析孕期不同HBV感染状况和孕晚期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新生儿宫内感染HBV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计检测了3 415例孕妇,HBV携带率为3.34%(114/3 415)。在112例HBV携带孕妇所分娩的112例活产新生儿中,有33例新生儿发生了HBV宫内感染,感染率为29.46%。3种常见的孕期HBV感染类型的孕妇其新生儿发生宫内HBV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史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发生率(13.16%)明显低于无HBIG接种史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P<0.01)。结论合肥地区孕妇HBV携带率较低;孕妇HBeAg阳性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降低子代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增强顺铂对子宫颈癌细胞化疗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凌斌 祝怀平 +3 位作者 江森 杨瑞芳 孔北华 王明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热疗增强顺铂(DDP)对子宫颈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分组设计方法,以恒温水浴热疗,藉MTT法观测不同热疗温度、时间、序贯对DDP化疗增效作用。结果(1)Hel... 目的探讨热疗增强顺铂(DDP)对子宫颈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分组设计方法,以恒温水浴热疗,藉MTT法观测不同热疗温度、时间、序贯对DDP化疗增效作用。结果(1)Hela细胞在37℃下与0.1mg·L-1DDP作用24h,细胞毒指数(CI)为0.08,辅以43℃热疗30min,CI值提高8.5倍;而DDP浓度提高1000倍时,CI值仅提高10倍。43℃热疗组与41℃以下热疗组间的CI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2)热疗时间15min以上组与7.5min组之间的CI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15min以上各组间C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3)热疗与DDP同时应用者细胞毒性作用最强。结论热疗增强DDP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以43℃15min以上热疗与DDP同时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药物疗法 顺铂 热疗法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PCR-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祝怀平 凌斌 +2 位作者 戴海明 吴奎 吴竞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端粒酶检测方法。方法 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PCRELISA 方法并检测多种肿瘤细胞株和部分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PCRELISA 方法能够敏感地检测出肿瘤细胞...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端粒酶检测方法。方法 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PCRELISA 方法并检测多种肿瘤细胞株和部分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PCRELISA 方法能够敏感地检测出肿瘤细胞株和膀胱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膀胱癌标本中端粒酶的阳性率为88-9% ,对照组无1 例阳性,其灵敏度为10 ~100 个细胞,而且特异性良好。结论 PCRELISA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是一种简便、快速、无放射性污染的方法,适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端粒酶 PCR-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红 曲雪青 +1 位作者 蒋业忠 吴大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8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3例...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8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复发23例,复发率为28.75%。复发组年龄>35岁、绝经、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术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100、0.028、0.206、0.093,均P<0.05);绝经、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49、6.628、59.067、4.829,均P<0.05)。结论 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与年龄、绝经、孕次、产次、性伴侣、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有关,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斌 祝怀平 +4 位作者 吴奎 孙敏文 张雪芬 戴海明 徐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 寻求一种检测微量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ELISA 法检测宫颈、尿液、腹水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95-24 % ;尿路上皮性癌尿液脱落细胞者为88-1... 目的 寻求一种检测微量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ELISA 法检测宫颈、尿液、腹水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95-24 % ;尿路上皮性癌尿液脱落细胞者为88-1% ;卵巢癌性腹水中脱落细胞者为14-3 % 。结论 PCRELISA 法检测宫颈、尿液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尿路上皮性癌的一种简单、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肿瘤 脱落细胞 端粒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异常IUD宫腔镜下取器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蕾 李凝 孙敏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宫腔镜检查 IUD 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神经血管蒂治疗阴蒂肥大8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萍 朱明 董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84-285,共2页
保留神经血管蒂治疗阴蒂肥大8例徐萍1朱明2董娟3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是由于先天性肾上腺内21—羟化酶等缺乏,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雄激素,使女性患者阴蒂肥大,外观酷似阴茎。病人需阴蒂整形。现将治疗的8例报道如下。1临... 保留神经血管蒂治疗阴蒂肥大8例徐萍1朱明2董娟3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是由于先天性肾上腺内21—羟化酶等缺乏,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雄激素,使女性患者阴蒂肥大,外观酷似阴茎。病人需阴蒂整形。现将治疗的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例中6例小于10岁,2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蒂肥大 外科手术 保留神经血管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颖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17-18,共2页
对1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盆腔淋巴切除手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提出加强围术期护理,对于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腔镜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中Integrinα5β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5
作者 李嘉 凌斌 +2 位作者 张秀荣 高婷 赵仲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 研究黏附分子Integrinα5 β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92例子宫内膜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黏附因子Integrinα5 β1半定量检测。结果 有 71例 (77.1% ... 目的 研究黏附分子Integrinα5 β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92例子宫内膜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黏附因子Integrinα5 β1半定量检测。结果 有 71例 (77.1%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Integrinα5 β1表达减弱或消失 ,高分化癌的Integrinα5 β1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Integrinα5 β1阳性率在子宫内膜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淋巴结阴性组 (P <0 .0 5 )。Integrinα5 β1表达阳性者 5年生存率 (78.4% )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 (19.2 % ,P <0 .0 5 )。 结论 Integrinα5 β1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Integrinα5 β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整合素Α5Β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C基因的FISH检测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16
作者 齐丽敏 凌斌 +3 位作者 李俊 刘巧 冯定庆 周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hTERC)基因的状态,以探讨其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26例恶性腹水和15例良性腹水(对照组)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状态。结果①hTERC基因在良性腹水和恶性腹水中的... 目的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hTERC)基因的状态,以探讨其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26例恶性腹水和15例良性腹水(对照组)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状态。结果①hTERC基因在良性腹水和恶性腹水中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6.7%和88.5%,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②恶性腹水中,FISH检测阳性率88.5%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测阳性率46.2%(P<0.05);良性腹水中,FISH诊断特异性略低于细胞学检查结果(93.3%和1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肿瘤引起的腹水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腹水hTERC基因高度扩增,检测该基因对良恶性腹水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对细胞学检查阴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端粒末端转移酶 腹水/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研究分析
17
作者 朱长太 姚余有 +6 位作者 盛敏玲 濮跃晨 夏红灯 刑凌生 卫广英 赵卫东 高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3,共2页
目的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 目的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相应分为六个治疗组(红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四环素组,美满霉素组,克拉霉素组,阿齐霉素组),共445例。全部病人治疗后复查并观察记录疗效。结果6个治疗组共存在支原体体内耐药48例。对六种抗菌药均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病例,但可以认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高,而阿齐霉素,克拉霉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支原体同某些细菌一样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不同个体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及抗菌药诱导作用可能是体内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妊娠子宫对胃内压、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影响
18
作者 方才 陈昆洲 张明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199-200,共2页
妊娠末期产妇胃排空延缓和妊娠子宫将腹腔内脏器挤向膈肌,使胃内压(GP)升高。同时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可因孕激素水平升高而下降,造成食管—胃屏障压(BrP)减小,使产妇在手术麻醉期间容易发生返流误吸,威胁生命。
关键词 剖腹产 妊娠 子宫 括约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陈玲 高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随访我院1988年~1997年住院手术的经病理确诊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探讨临床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的选择。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1988年~1997年收治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共40例,... 随访我院1988年~1997年住院手术的经病理确诊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探讨临床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的选择。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1988年~1997年收治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共40例,均经手术证实。12病理诊断标准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肿瘤 上皮性肿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抗磷脂血栓综合征相关性探讨
20
作者 雷蕾 周志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的原因 ,了解其与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APL 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PTT LA法对 32例复发性流产及 2 0例正常对照进行抗心磷脂抗体 (ACA)和狼疮抗凝物 (LA)检测。结果  32例RSA患者中 17例APA阳性 ...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的原因 ,了解其与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APL 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PTT LA法对 32例复发性流产及 2 0例正常对照进行抗心磷脂抗体 (ACA)和狼疮抗凝物 (LA)检测。结果  32例RSA患者中 17例APA阳性 ,阳性率 (5 3 1% )明显高于对照 ,其中LA阳性率为 2 8 1% ,亦明显高于对照。 8例诊断为抗磷脂血栓综合征。结论 APA中之LA可能是RSA发生的重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抗体 抗磷脂 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