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55份病理切片外出会诊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陆珍凤 杜军 +4 位作者 夏春 印洪林 吴波 石群立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各级医院病理科医师常会遇到较难明确诊断的病理切片,需要请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病理医师会诊。文中比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切片外出会诊的病理诊断与原病理诊断结果,分析2次诊断结果的分歧内容,以期为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提供... 目的各级医院病理科医师常会遇到较难明确诊断的病理切片,需要请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病理医师会诊。文中比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切片外出会诊的病理诊断与原病理诊断结果,分析2次诊断结果的分歧内容,以期为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提供证据。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病理切片外出会诊结果并进行统计,所有诊断至少由3位高级职称病理医师阅片,比较该会诊结果与原单位病理诊断结果的具体差异。结果会诊结论与原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共1813例(88.2%);诊断部分一致者218例(10.6%);而诊断完全不一致者24例(1.2%)。在完全不一致的成因中,缘于不同诊断单位信息不对等为37.5%,而由于组织取材以及对肿瘤分类、分期把握标准不一的比例分别达到29.2%和20.8%。结论外出会诊对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借鉴价值。通过详细问询病史、加强辅助检查以及积极组织会诊的方式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诊诊断 病例诊断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新形式 被引量:5
2
作者 陆珍凤 杜军 +4 位作者 夏春 印洪林 吴波 石群立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在病理检查工作中的作用,本文探索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呈现现状,对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揭示该系统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方法把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 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在病理检查工作中的作用,本文探索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呈现现状,对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揭示该系统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方法把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软件应用于病理标本签收,患者信息、检查状况查询,病理诊断技术流程,切片蜡块归档,统计分析,数据刻录等方面,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归类和整理。结果病理网络管理系统运行正常,贯穿病理检查的全过程,从标本的接收、标本的各项检查,申请单的打印到病理报告的病区自发打印,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但系统偶尔有不稳定的现象发生。结论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将病理检查各个工作环节相互之间紧密联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病理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网络 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索样脑膜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安莉 孙思柏 丁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脊索样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脊索样脑膜瘤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患者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脊索样脑膜瘤中男性3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51.7岁... 目的 探讨脊索样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脊索样脑膜瘤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患者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脊索样脑膜瘤中男性3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51.7岁。6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视物模糊。MRI示T1加权像上等信号,T2加权像上稍高信号。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小梁状或条索状,间质内富含嗜碱性黏液的脊索样区域及局灶性典型脑膜瘤区域。PAS染色可见细胞质内外中性黏多糖。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EMA、PR均阳性(7/7),部分D2-40(4/7)、S-100蛋白(2/7)、CK阳性(2/7),GFAP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10%。7例脊索样脑膜瘤中2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另5例未复发。结论 脊索样脑膜瘤为少见的脑膜上皮肿瘤,属于WHOⅡ级,行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与脊索瘤、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脊索样脑膜瘤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安莉 李恒 丁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PG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中女性2例,男性1例,临床表现为头晕...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PG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中女性2例,男性1例,临床表现为头晕或慢性难治性癫痫,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颞叶或右侧顶叶脑实质内囊性占位。镜下可见肿瘤由星形胶质细胞、少突样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及神经节样细胞构成,呈假乳头状排列,乳头中心为玻璃样变性的血管。免疫表型: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少突样胶质细胞Olig-2阳性,神经节细胞Syn、NeuN阳性。结论 PGNT是一种新增的、少见的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属WHOⅠ级,预后良好。熟悉其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具有乳头状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安莉 孙思柏 +1 位作者 李恒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均位于幕上,男性6例、女性5例,发... 目的探讨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均位于幕上,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56岁,平均27岁。影像学示幕上占位性病变。镜下见分支状毛细血管网和真/假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GFAP、L1CAM、Cyclin D1均呈弥漫阳性,EMA呈核旁点状阳性,多数病例表达nestin,Olig-2均阴性。结论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好发于年轻人的幕上,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预后较差,需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RELA融合基因 L1CAM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的应用及预防性保养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真理 潘美华 +3 位作者 沈倩 李恒 陈杰 孙思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随着现代病理技术的发展,脱水一透明一浸蜡等一系列的组织前期处理已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取而代之的是生物组织全自动脱水机备,它具有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机器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对操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越... 随着现代病理技术的发展,脱水一透明一浸蜡等一系列的组织前期处理已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取而代之的是生物组织全自动脱水机备,它具有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机器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对操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越精密的仪器越需要我们仔细保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结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脱水机 应用 预防性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GLUT1在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杜军 印洪林 +3 位作者 陆珍凤 王璇 何燕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0-774,共5页
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in1,MUC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胸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按照WHO(2015)胸腺肿瘤分类标准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选取其中的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标本70例,除去... 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in1,MUC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胸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按照WHO(2015)胸腺肿瘤分类标准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选取其中的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标本70例,除去其中标本较少的27例穿刺标本,最终以43例手术切除的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作为分析对象。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GLUT1、CKpan、CD5、CD117、TDT的表达,重点观察MUC1和GLUT1在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43例肿瘤包括21例B3型胸腺瘤和22例胸腺癌,其中胸腺癌中有18例鳞状细胞癌,1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淋巴上皮癌,1例低分化腺癌及1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年龄18~73岁,平均51岁,男性25例,女性18例。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13例和Ⅳ期10例,另有1例无明确分期。MUC1在B3型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为9.52%(2/21),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7.27%(17/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UT1在B3型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为42.86%(9/21),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为100%(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UC1、GLUT1在胸腺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B3型胸腺瘤,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使用二者有利于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B3型胸腺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细胞瘤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军 沈倩 +4 位作者 黄亮亮 张安莉 李恒 郭真理 丁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复习5例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5例垂体细胞瘤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22-49岁,3例为体检时或偶然发现,头颅CT...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复习5例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5例垂体细胞瘤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22-49岁,3例为体检时或偶然发现,头颅CT和MIR示鞍区占位。镜下见瘤细胞长梭形、短梭形,胞核卵圆形,束状、交织状排列,部分细胞多形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均表达vi-mentin、S-100、TTF-1,Ki-67增殖指数&lt;2%,部分表达EMA、GFAP,不表达垂体激素。结论垂体细胞瘤是起源于鞍区和鞍上区神经垂体细胞的罕见肿瘤,生长较缓慢,属于WHOⅠ级,实际工作中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梭形嗜酸细胞瘤和脑膜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杜军 印洪林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微小RNA(microRNAs)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microRNAs在胸腺上皮性肿瘤(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中的表达谱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 目的微小RNA(microRNAs)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microRNAs在胸腺上皮性肿瘤(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中的表达谱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的手术切除B3型胸腺瘤3例(对照组)及胸腺鳞状细胞癌3例(病例组),做基因芯片研究。将病例组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计算出各miRNA的差异倍数,筛选出上调与下调的miRNA。通过预测网站预测其靶基因,结合文献检索出与胸腺相关的基因。结果 B3型胸腺瘤与胸腺鳞状细胞癌对比发现,32种差异表达miRNAs在胸腺癌中上调,包括miR-125b-1-3p、miR-3175、miR-4462等;19种差异表达miRNAs在胸腺癌中下调,包括miR-361-5p、miR-130a-3p、miR-3651等。miR-377-5p的靶基因包括AKT1、C9、CD19、CDC42、LSS、MYC;miR-485-5p的靶基因包括ADCYAP1R1、ASPA、CAD、CD63等;miR-183-5p的靶基因包括AKAP12、CD28、FOXP1、MDM4等。结论筛选出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中的差异表达miRNAs,通过预测软件预测这些miRNAs的靶基因,可以为胸腺上皮性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3型胸腺瘤 胸腺癌 MIRNA芯片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浆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军 李恒 王志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3,共2页
患者女性,70岁。因“头痛6个月伴复视呕吐3个月”人院。有糖尿病病史6年,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渐感头痛,以左侧顶部明显,近3个月逐渐加重,伴有反复呕吐,双眼视力下降,有复视现象。
关键词 鞍区 浆细胞瘤 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安莉 王志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5-816,共2页
患者男性,80岁。因右耳道流水1个月余,保守治疗无效,后来本院就诊。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侧外耳道软组织影。本院门诊拟“右侧外耳道肿物”收入院。体检:右侧外耳道肿胀、充血,黏脓性分泌物,鼓膜窥不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 患者男性,80岁。因右耳道流水1个月余,保守治疗无效,后来本院就诊。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侧外耳道软组织影。本院门诊拟“右侧外耳道肿物”收入院。体检:右侧外耳道肿胀、充血,黏脓性分泌物,鼓膜窥不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伴异源性成分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俊 谢晶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5-756,共2页
患者女性,80岁。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入院。患者停经30年,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少于既往月经量,色红,无血块。1个月前就诊于本院,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具体药物叙述不清。后再次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入院检查:... 患者女性,80岁。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入院。患者停经30年,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少于既往月经量,色红,无血块。1个月前就诊于本院,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具体药物叙述不清。后再次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入院检查:子宫萎缩,盆腔左侧可及一5 cm包块,压痛阳性,活动欠佳。超声示:盆腔一大小142 mm×88 mm的不规则囊实性回声区。于2018年1月28日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粘连松解术,术中见子宫萎缩但表面光滑,右侧附件萎缩,左侧卵巢囊性增大,直径约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支持间质细胞瘤 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