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信息反馈法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秀英 陈霞 +1 位作者 徐栩 储友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地使用多途径电子信息反馈法,从而达到提高和持续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利用图片采集反馈法、短信息提示法、PPT汇总分析法等与质量核查记录法相结合,对实施前后一年内的人工气...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地使用多途径电子信息反馈法,从而达到提高和持续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利用图片采集反馈法、短信息提示法、PPT汇总分析法等与质量核查记录法相结合,对实施前后一年内的人工气道意外拔管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Braden评分≤13分无带入压疮的患者)、三项院内感染目标监测发生率以及科室在护理部全院护理质量督查中的各项目得分(100分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质量检查反馈效果,缩短反馈周期,使得护士快速掌握质量规范,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和确保护理质量。实施后科室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高危压疮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科室各项质量检查得分明显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意识得到增强。结论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反馈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况及其与应急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善兵 窦敏 +6 位作者 杨兰兰 高红梅 程义飞 倪扬 尤月同 陈霞 张铭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联,以期为后期指导医学教育的调整改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星对安徽省4所医学类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研,采用多元线性...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联,以期为后期指导医学教育的调整改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星对安徽省4所医学类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答卷1190份,有效回收率92.46%。安徽4所医学类高校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平均得分为(77.57±13.84)分;不同参与应急课程经历(t=2.338,P=0.020)、参与义务诊疗活动(t=2.965,P=0.003)、学习成绩(t=5.745,P<0.001)、环境适应能力(t=16.713,P<0.001)、对新事物和知识的接受能力(t=24.178,P<0.001)、对待专业技术课程的态度(t=34.530,P<0.001)、理论课后复习(t=13.977,P<0.001)、未来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态度(t=6.216,P=0.002)和生源地(t=6.261,P=0.002)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新事物和知识的接受能力(β=-4.144,P<0.001)、对待专业技术课程的态度(β=-3.465,P<0.001)、理论课后是否按时复习(β=1.256,P=0.012)和生源地(β=-2.190,P<0.001)是影响安徽省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80、0.405)。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480(P<0.05),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405(P<0.05)。结论安徽省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尚可,且临床思维能力水平与学生的应急管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思维 应急管理 自主学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尹丹丹 陶菊 +4 位作者 陈霞 张理想 叶燕 刘家梅 吴元波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2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5月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神经内科的44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 目的探讨住院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5月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神经内科的44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分为两组,即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组(n=111)和无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组(n=3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869,95%CI:1.125~3.106)、低身体质量指数(OR=0.908,95%CI:0.845~0.975)和低生活自理能力(OR=0.966,95%CI:0.955~0.977)为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基于3项影响因素,建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重复采样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60~0.77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合并糖尿病、低身体体质指数及低生活自理能力3项影响因素,建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为可靠地预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