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诱导因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梅梅 叶茂昌 +1 位作者 周来生 汪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无机诱导因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外实验,来研究其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与无机诱导因子支... 目的: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无机诱导因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外实验,来研究其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与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浸提液共同培养,通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评价生物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将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细胞复合物生长状况。结果:人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上生长,支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不构成损害,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学相容性,是一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无机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强 李庆 +3 位作者 徐静玮 张爱梅 徐修才 翟志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46-1049,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AA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为AA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88例临床确诊为AA、并分别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抗体标...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AA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为AA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88例临床确诊为AA、并分别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和CD8+比值,参考正常对照组水平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比值倒置型和比值超高型3个免疫亚型,分析和比较各亚型与病情、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D4+/CD8+比值正常型占39.8%、比值倒置型占44.3%、比值超高型占15.9%。免疫亚型、治疗方法与总有效率的关系为:单独常规治疗时,3个亚型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当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时,比值正常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相比无显著改变,而比值倒置型及免疫异常型(比值倒置型+比值超高型)患者有效率较同组常规治疗疗效均显著提高(84.2%vs45.5%及82.6%vs42.8%,p值均<0.05),也显著高于比值正常型患者(84.2%及82.6%vs52.6%,p值均<0.05)。结论:大多数AA患者存在严重的CD4+和CD8+比值失调,CD4+/CD8+异常既可表现为降低,也可以是异常增高,AA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密切相关性;T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病情和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异常 T细胞亚群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诱导K_(56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国平 王华 +3 位作者 沈玉先 翟志敏 魏伟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丹皮酚 (Paeonol,Pae)对K56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K56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通过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和定量分析Pae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Pae在 7 81~2 5 0mg·L-1浓度范... 目的 探讨丹皮酚 (Paeonol,Pae)对K56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K56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通过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和定量分析Pae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Pae在 7 81~2 5 0mg·L-1浓度范围内对K562 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HE染色光镜下可见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改变。Pae在 7 81、15 6 3、31 2 5、6 2 5及12 5mg·L-1浓度下作用 2 4h均可诱导K562 细胞凋亡 ,其凋亡率分别为 10 0 1%、 12 4 6 %、 17 10 %、 2 9 18%和34 16 % ,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Pae 6 2 5、2 5、10 0mg·L-13种浓度分别作用于K562 细胞 6、12及 2 4h。发现以上各种浓度在 6h即可诱导细胞凋亡 ,作用时间越长 ,凋亡率越高 ,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Pae能抑制K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抗肿瘤 MTT法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对内源性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柯 方才 +2 位作者 崔中璐 周至中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42例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 ,据术中丙泊酚用量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A组 ) ,不用丙泊酚 ;亚临床剂量组 (B组 ) ,丙泊酚 1mg·kg-1·h...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42例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 ,据术中丙泊酚用量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A组 ) ,不用丙泊酚 ;亚临床剂量组 (B组 ) ,丙泊酚 1mg·kg-1·h-1;临床剂量组 (C组 ) ,丙泊酚 3mg·kg-1·h-1。分别于二氧化碳 (CO2 )气腹前、气腹后 10、30、6 0分钟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同期测定静脉血浆NO-2 /NO-3 水平。结果 三组气腹后 30、6 0分钟 ,A组PaCO2 、TCO2 、NO-2 /NO-3 水平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 <0 0 5 ) ,C组明显低于A或B组 (P <0 0 1)。结论 临床剂量丙泊酚可以明显减少内源性NO的氧化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腹腔镜手术 抗氧化 内源性一氧化氮 静脉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宁玲 戴海明 +1 位作者 刘芝璋 翟志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8-560,共3页
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中变化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Mon 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 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中变化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Mon 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分子和表达被阻滞在细胞内的细胞因子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CD4 +细胞降低 ,CD8 +细胞升高 ,CD4 +/CD8 +降低尤为显著。治疗前Th1细胞占(20.66±2.82) %,Th2细胞占 (4.55±2.33) % ,Th1/Th2比值为4.78±0.66,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1.43±0.19(P<0.005),治疗后与正常儿童无差异。提示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比例失调 ,IFN_γ产生增多 ,TL_4产生减少 ,Th1/Th2功能异常 ;ITP是一种Th1占优势的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 T细胞 免疫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操乐杰 翟志敏 +6 位作者 李俊 徐美清 夏淮玲 徐晓玲 马冬春 梅晓冬 崔皖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探讨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44例患者 ( 2 9例肺癌、1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 )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 ,并与痰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比较。对痰细胞学阴性而DNA含量分析阳性的对照患者组织切片... 目的 探讨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44例患者 ( 2 9例肺癌、1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 )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 ,并与痰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比较。对痰细胞学阴性而DNA含量分析阳性的对照患者组织切片行 p5 3、PCNA、Ki67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 以最后病理诊断为标准 ,肺癌患者异倍体检出的敏感性为 82 .8%,显著高于痰细胞学的敏感性 ( 2 7.6%) (P <0 .0 0 5 ) ;肺癌晚期异倍体阳性率高于早期肺癌 ( 87.5 %比 76.9%,P <0 .0 0 2 5 ) ,其中 1例肺癌患者提前临床 10月检出异倍体。部分炎性假瘤及结核球患者痰标本检出异倍体 ,其相应的组织切片PCNA、Ki67免疫组化染色亦阳性。结论 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是肺癌诊断有效的辅助方法 ,可能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式细胞仪 DNA含量 痰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DNA含量测定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明黎 吴正祥 +2 位作者 王巧民 瞿志敏 戴海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研究腹水DNA倍体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腹水的DNA指数 (DI) ,S期细胞百分比 (SPF) ,细胞增殖指数 (PI)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 ,检测腹水的CEA、CA19 9;腹水离心沉淀作细胞学检查。结果 ... 目的 研究腹水DNA倍体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腹水的DNA指数 (DI) ,S期细胞百分比 (SPF) ,细胞增殖指数 (PI)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 ,检测腹水的CEA、CA19 9;腹水离心沉淀作细胞学检查。结果 恶性腹水组的DI、SPF、PI均高于良性腹水组 (P <0 0 5 ) ,FCM法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1 7%和 92 3%。细胞学、CEA、CA19 9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 41 7%、41 7%、5 0 % ,特异性为10 0 %、76 9%、84 6 % ,FCM联合CEA或CA19 9检测 ,敏感性为 95 2 %及 95 8% ,特异性为 71%及 78 1%。结论 腹水DNA含量测定诊断恶性腹水是一有效而敏感的方法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FCM联合CEA或CA19 9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DNA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流式细胞术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2P和CD6 3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翟志敏 戴海明 +2 位作者 吴竞生 莫蔚林 李素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 (CD63)是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但血小板膜蛋白极不稳定 ,易活化 ,造成实验结果不可靠 ,为此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检测方法。为探讨该目的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情况 ,实验中采用全血单克隆... 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 (CD63)是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但血小板膜蛋白极不稳定 ,易活化 ,造成实验结果不可靠 ,为此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检测方法。为探讨该目的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情况 ,实验中采用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 ,对正常人及 37例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正常人无固定组在标记后 30 ,60 ,90和 12 0分钟时 ,CD62P和CD63阳性率 (% )分别为 7.5 7± 2 .33,2 0 .5 0± 5 .70 ,2 8.70± 5 .67,36.5 2± 6.13及 0 .89± 0 .36,1.11± 0 .84 ,2 .35± 2 .0 2 ,5 .4 3± 3.66,其相应点的平均荧光强度各自为 1.5 7± 0 .13,1.88± 0 .0 8,2 .0 0±0 .0 9,2 .38± 0 .2 2及 3.91± 0 .11,4 .0 7± 0 .16,4 .38± 0 .14,4 .4 4± 0 .19,二项均随检测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其中阳性率增高更加显著。而正常人多聚甲醛固定组CD62P和CD63在相同各时间点的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基本相同 ,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 ,37例成人糖尿病患者CD62P和CD63的阳性率分别为 (14.11± 6.68) %及 (2 .71± 1.74 ) % ,比相对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P <0 .0 5 )。由此可见 ,血小板CD62P和CD63非常敏感 ,在体外易受激活 ,采血后需立即标记 ,全部操作应在 30分钟内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 糖蛋白 CD62P CD63 流式细胞术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坷 马礼坤 +3 位作者 李庆 翟志敏 张世阳 郑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66-4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细胞(CD4^+CD25^(high)Treg)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的情况,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细胞(CD4^+CD25^(high)Treg)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的情况,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CHD患者9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7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和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 Treg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受检者的hsCRP和PWBC计数。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体内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SAP组和对照组极其显著减少(P<0.01)。各组的CD4+CD25^(high)Tre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sCRP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PWBC计数以AMI组为最高,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UAP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PWBC计数和hsCRP呈正相关(r=0.307,P<0.01),CD4^+CD25^+Treg和PWBC计数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ACS患者外周血液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的CD4^+CD25^+Treg的水平显著减低,打破了自身免疫平衡,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调节性T细胞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Treg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爱梅 徐修才 +6 位作者 王宁玲 张翠萍 沈元元 李庆 邬志伟 王会平 翟志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5例AITP患儿的外周血为标本,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采用三色单克隆抗体直接标记法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检测胞浆/核抗...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5例AITP患儿的外周血为标本,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采用三色单克隆抗体直接标记法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检测胞浆/核抗原时先标记膜表面抗原,固定破膜后再标记胞浆/核抗原;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进行Treg细胞的数值检测和结果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结果约60%的CD4+CD25+细胞为FoxP3阳性,而90%以上的CD4+CD25hi表达FoxP3。AITP患儿与健康儿童CD4+CD25hi、CD4+CD25+FoxP3+细胞数和CD4+CD25+FoxP3+与CD4+CD25+FoxP3-的比值分别为(0.95±0.27)%对(1.08±0.37)%、(4.54±1.31)%对(5.28±1.52)%和(0.61±0.26)%对(0.73±0.2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ITP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的TGF-β水平分别为(9.44±2.78)ng/ml对(25.23±3.42)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TP患儿的成熟B淋巴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儿童[(19.90±7.42)%对(12.02±3.82)%],P<0.05;NK细胞、CD3+T细胞和CD3+CD4+/CD3+CD8+数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数量正常但TGF-β分泌不足的Treg细胞,可能在儿童AITP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新阳 许戈良 +1 位作者 徐荣楠 翟志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 (r hGH)对肝癌细胞有无促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株 74 0 2 ,以不同浓度的r hGH和 (或 )顺铂体外培养 2 4h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 r hGH组与对照...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 (r hGH)对肝癌细胞有无促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株 74 0 2 ,以不同浓度的r hGH和 (或 )顺铂体外培养 2 4h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 r hGH组与对照组比较 ,G0 ~G1期细胞数率降低 (P <0 0 5 ) ,S期百分率增高 (P <0 0 5 ) ,顺铂与r hGH合用 ,与单纯顺铂组比较 ,细胞凋亡率增加 (P <0 0 5 )。结论 r hGH在体外作用人肝癌细胞株 74 0 2 ,能诱导细胞分化 ,促进细胞DNA合成 ,减少导致肿瘤复发的静止期细胞 ,提高肿瘤对时相特异性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同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肝癌 细胞周期动力学 肝肿瘤 细胞周期 脱噬作用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强 翟志敏 +2 位作者 李庆 张爱梅 徐修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76-3178,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为AA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RT-... 目的:探讨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为AA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RT-PCR法测定AA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用ELISA法测定再障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AA患者Th1/Th2显著失衡,Th1细胞显著增多,Th1型细胞因子IFN-γ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血浆IFN-γ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AA患者Th1细胞百分数分别与IFN-γmRNA相对表达强度(RV)和血浆IFN-γ浓度呈正相关;Th1细胞百分比、IFN-γmRNA的RV及血浆IFN-γ的浓度在比值倒置型与比值超高型患者体内相近且均高于比值正常型患者。结论:Th细胞亚群失衡,Th1细胞数量增多及功能亢进可能是AA发病的重要免疫机制之一;Th1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相互作用是AA患者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CD4+T或CD8+T细胞相对变化可能是Th细胞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的外在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干扰素Ⅱ型 TH1细胞 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继海 许戈良 汪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通过四噻氮唑盐法 (MTT法 )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 ,奥曲肽 (1 0 - 5~ 1 0 - 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通过四噻氮唑盐法 (MTT法 )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 ,奥曲肽 (1 0 - 5~ 1 0 - 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产生抑制作用 ,并见饱和现象 ;1 0 - 8mol/L时产生G0 /G1 期细胞阻滞 ,且出现细胞凋亡峰。结论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药理学 细胞周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时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俊 翟志敏 +2 位作者 戴海明 徐美清 何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31-1432,共2页
目的 :探讨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水平。方法 :开胸微电流刺激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外膜方法制备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其血小... 目的 :探讨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水平。方法 :开胸微电流刺激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外膜方法制备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8只犬制成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及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6 .2 4± 1 1 .69) %和 (3 .2 2± 1 .0 7) % ,显著高于模型复制前基础值 (8.35± 2 .73) %和 (0 .45± 0 .2 3) % (P <0 .0 5)。结论 :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2P CD63 血小板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膜糖蛋白类 流式细胞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兔心耳组织体外培养扩增心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正艳 严中亚 +3 位作者 翟志敏 汪健 周珞平 胡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兔心耳组织体外培养扩增心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新西兰成年兔 11只 ,分别取少量心耳组织 ,酶解法制成细胞悬液 ,体外培养。于培养 0、12、2 6、4 0d进行细胞计数 ;培养 12、2 6d测定细胞染色体含量 ;培养 0、4 0... 目的 探讨成年兔心耳组织体外培养扩增心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新西兰成年兔 11只 ,分别取少量心耳组织 ,酶解法制成细胞悬液 ,体外培养。于培养 0、12、2 6、4 0d进行细胞计数 ;培养 12、2 6d测定细胞染色体含量 ;培养 0、4 0d ,取部分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计算心肌细胞百分比 ;培养 2 6d ,电镜检查细胞的超微结构 ;培养 12d ,取部分细胞置 - 80℃冷冻保存 ,8周后快速解冻 ,体外继续培养观察。结果 细胞计数分别为 (0 5 4± 0 0 6 )× 10 7、(7 38± 0 73)× 10 7、(5 8 0 0± 16 14 )× 10 7、(2 4 91± 11 86 )× 10 7;DNA含量测定S期细胞分别为 2 2 2 %、5 6 5 % ;免疫组化判定心肌细胞的比例分别为 82 %± 11%、87%± 18% ;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肌原纤维的横纹 ;冷冻的心肌细胞快速解冻后 ,体外培养可继续生长扩增。结论 成年兔心耳组织来源的心肌细胞 ,在有限的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 ,数目可扩增 ,其亚显微结构和成分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研究 心房 心肌 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兴华 朱美玲 +1 位作者 王明丽 翟自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以及第 2、3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早期 (6~ 8d)的增殖能力。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 ,在d8、12、16、2 0、2 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 ,同时对组织块培养 16d的... 目的 探讨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以及第 2、3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早期 (6~ 8d)的增殖能力。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 ,在d8、12、16、2 0、2 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 ,同时对组织块培养 16d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传代 ,用同样方法检测第 2、3代细胞出现汇合时 (6~ 8d)的细胞周期。结果 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在高水平上呈下降趋势 (分别为 31 2 %、2 0 1%、17 6 %、15 6 %、13 4 % ) ;2、3代培养细胞早期的增殖指数较高 (分别为 30 3%、2 6 % )。结论 组织块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在 8~ 2 4d内在高水平上呈下降趋势 ,第 2、3代培养的细胞在培养早期的增殖能力也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上皮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分裂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PCR-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怀平 凌斌 +2 位作者 戴海明 吴奎 吴竞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端粒酶检测方法。方法 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PCRELISA 方法并检测多种肿瘤细胞株和部分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PCRELISA 方法能够敏感地检测出肿瘤细胞...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端粒酶检测方法。方法 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PCRELISA 方法并检测多种肿瘤细胞株和部分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PCRELISA 方法能够敏感地检测出肿瘤细胞株和膀胱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膀胱癌标本中端粒酶的阳性率为88-9% ,对照组无1 例阳性,其灵敏度为10 ~100 个细胞,而且特异性良好。结论 PCRELISA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是一种简便、快速、无放射性污染的方法,适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端粒酶 PCR-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晓玲 戴海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改良的PCR ELISA法检测 37例恶性、32例良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与胸水细胞学、癌胚抗原 (CE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 2 6例端粒... 目的 探讨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改良的PCR ELISA法检测 37例恶性、32例良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与胸水细胞学、癌胚抗原 (CE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 2 6例端粒酶活性阳性 (2 6 / 37) ,阳性率为 70 2 7% ,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2 / 32 ,P <0 0 1) ;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恶性胸水敏感性为 70 2 7% ,特异性为93 75 % ,与胸水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 5 4 0 5 % ;其敏感性高于胸水CEA诊断结果 (敏感性为 5 1 35 % )。结论 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手段能提高恶性胸水的诊断率 ,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酶学 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玲 戴海明 +3 位作者 夏淮玲 祝怀平 吴竟生 崔皖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PCR ELISA法对 2 9例经临床及胸部X光片和CT检查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所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同时行病理学、支刷脱落细胞和抗酸杆菌检...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PCR ELISA法对 2 9例经临床及胸部X光片和CT检查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所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同时行病理学、支刷脱落细胞和抗酸杆菌检查。结果 病理证实为肺癌的 2 2例中有18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81.81% ;4例异型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1例 ;2例慢性炎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1例 ;1例肺结核患者端粒酶活性表达阴性。 12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呈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1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 6例表达阳性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的活化不仅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以作为肺癌的标志物 ,并与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肺肿瘤 活性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祖庆 王宁玲 +3 位作者 瞿志敏 戴海明 徐友和 陶松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中的变化。方法 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中的变化。方法 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被阻滞在细胞内的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CD4 + 降低 ,CD8+ 升高 ,CD4 + /CD8+降低。ITP患儿IFN γ血清表达升高 ,Th1细胞占 2 0 6 6 %± 2 82 % ,IL 4表达降低 ,Th2细胞占 4 5 5 %± 2 33% ,Th1/Th2的比值为 4 78± 0 6 6 ,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的 1 4 3± 0 19(P <0 0 5 )。结论 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比例失调 ,IFN γ产生增多 ,IL 4减少 ,提示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型 (Th1/Th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 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Ⅱ型 淋巴细胞亚群 ITP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