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医联体的安徽模式:基层强、分级诊疗不再遥远——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管委会主任、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金玉莲专访 被引量:4
1
作者 苏暄 王筠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自发开展的中国儿科资源调查,覆盖了全国32省14120家各级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儿科。中期报告中14省儿科医疗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儿科年门急诊量达2.5亿人次,集中在综合性医院(42%),基层... 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自发开展的中国儿科资源调查,覆盖了全国32省14120家各级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儿科。中期报告中14省儿科医疗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儿科年门急诊量达2.5亿人次,集中在综合性医院(42%),基层医疗机构占35%,儿童专科医院9%。妇幼保健院占13%,妇幼保健所占1%。14省共有专职儿科医师58582人,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医师占主体(46%);近3年儿科医师流失率高达总体的11%(6531名),基层医院儿科医师流失率最高,达32%。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整合儿科医疗资源,留住儿科人才,为儿童健康护航成为现实急需。作为安徽医改的一个缩影,合理配置儿科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安徽儿童医联体模式对全国或具有样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儿童医院 安徽省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联体 中国医师协会 儿科医师 主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达良 董扬 +3 位作者 茅爱芳 江家云 周慧琴 张媛媛 《安徽医学》 201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疗效,以探讨儿童HSPN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住院的HSPN患儿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处于病情的急性期...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疗效,以探讨儿童HSPN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住院的HSPN患儿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处于病情的急性期,给予MMF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治疗。MMF初始剂量为20 mg/(kg.d)(总量<1.5 g/d),疗程3~9个月,泼尼松初始剂量1.0 mg/(kg.d)(总量≤60 mg/d)隔日晨起顿服。结果①25例患儿MMF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反应;②肾活检示HSPNⅡb级者8例,在加用MMF治疗的3~6个月获得缓解。HSPNⅢ级者7例在治疗的4~6个月获得缓解,而另6例表现为中等量以上的蛋白尿Ⅲ级者及3例Ⅳ级者,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0 mg/(kg.d)(总量≤1.0 g/d),3天为一疗程,共用1~2疗程,其后再给予MMF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隔日治疗3~6个月获得缓解。1例FSGS患儿应用经过至少6个月的足量MMF治疗无效。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儿在减量或停药后出现疾病的复发或部分复发,重新应用MMF治疗后获得缓解。结论MMF联合中小剂量的泼尼松能有效地治疗儿童HSPN,较长时间应用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过敏性紫癜肾炎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龙云 陈苗苗 吴成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腹泻病住院的患者998例,所有患者均收集粪便标本和空腹血清,检测轮状病毒和心肌酶活性等,对其中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者从发病年龄、季节、症状... 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腹泻病住院的患者998例,所有患者均收集粪便标本和空腹血清,检测轮状病毒和心肌酶活性等,对其中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者从发病年龄、季节、症状和伴随症状、心肌酶谱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998例腹泻病患者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399例,阳性检出率39.98%,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占92.48%。全年均可检出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最高峰是10~12月份,4~5月份有一小高峰。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中77.19%有心肌损害,明显高于轮状病毒抗原阴性者(χ2=45.0,P<0.001),而且阳性患者中HBDH、LDH、CK-MB的数值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值分别为0.007、0.022、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泻病患者应及早、准确地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并重视心脏等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检测,以利于早期、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轮状病毒 临床特点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癜风371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葛宏松 曹婷婷 +2 位作者 张成 周洁 冉颖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71例儿童白癜风的临床资料,了解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特点,对该型白癜风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近3年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52例儿童白癜风,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白... 目的总结分析371例儿童白癜风的临床资料,了解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特点,对该型白癜风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近3年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52例儿童白癜风,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白癜风患者共371例,其中男童226例(60.9%),女童145例(39.1%),平均(7.0±2.83)岁,平均病程为(24.0±23.86)个月,平均发病年龄为(6.65±2.77)岁。皮损面积小于1%占237例(63.88%),单侧分布219例(59.03%),双侧分布152例(40.97%),累及头颈部208例(56.07%)最多。局限性白癜风多见,夏季好发。36例(9.7%)有家族史,246例(66.31%)处于进展期,20例(5.39%)伴有晕痣,精神因素16例(4.31%)、外伤史11例(2.97%)、发热后发病8例(2.16%)、装修及可能环境污染7例(1.87%)、日晒6例(1.62%)是儿童白癜风主要的诱发因素。结论儿童白癜风同成人白癜风比较有许多不同的临床特点,儿童白癜风是白癜风的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儿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录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基线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秀平 刘海鹏 +1 位作者 高群 徐广珍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了解新录用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为制定针对性教育和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在岗位培训前,对我院新录用10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录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医护相比,医生对常见多重耐药... 目的了解新录用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为制定针对性教育和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在岗位培训前,对我院新录用10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录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医护相比,医生对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了解水平明显高于护士(χ2=4.38,P=0.037),护士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知晓程度(χ2=9.84,P=0.002)和手卫生意识(χ2=11.09,P=0.009)明显好于医生;录用前有短期工作实践经历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水平总体好于应届毕业生。结论新录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防控意识远低于相关要求,亟需在学校教育和实习阶段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录用人员 医院感染 知识 基线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文 吕敏 +1 位作者 华山 尚启云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充分认识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胸闷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同时了解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方法对3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的胸闷儿童进行临床及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均不伴... 目的充分认识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胸闷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同时了解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方法对3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的胸闷儿童进行临床及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均不伴有肺部哮鸣音,伴有过敏性疾病者14例次,一二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者19例次,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闷是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表现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重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激发试验 儿童 胸闷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儿童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英超 王雪芹 +1 位作者 丁力 张峰 《安徽医学》 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进行的40例儿童TOF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CPB时间50~178(110.9±26.5)分钟(min),主动脉阻断(A...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进行的40例儿童TOF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CPB时间50~178(110.9±26.5)分钟(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36~151(79.6±23.6)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8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5%。常规应用多巴胺支持撤机,停机顺利。38例采用中低温中低流量灌注,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CPB中尿量50~1000(324.7±268.9)毫升(ml)。全部应用改良超滤(MUF)7~15(11.2±2.2)min,滤出液500~1000(651.4±110.3)ml,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40(36.6±1.4)%。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5±99.8(12.4±25.5)小时(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1~8(2.2±0.5)天(d),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TOF手术的CPB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应采用适中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液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应用MUF、注意术中心脑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法洛四联症 根治术 体外循环 胶体液 血液稀释 灌注方式 紫绀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dgrass术在治疗儿童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殷 蔡盈 +2 位作者 曹永胜 潮敏 范登信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1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或TIP手术)在治疗儿童尿道下裂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Snodgrass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82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25岁。其中近侧型组19例,远侧型和中段型组63例;初次手术组49例,再次...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或TIP手术)在治疗儿童尿道下裂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Snodgrass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82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25岁。其中近侧型组19例,远侧型和中段型组63例;初次手术组49例,再次手术组33例,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尿瘘12例,尿瘘发生率14.6%;尿道狭窄1例。其中尿瘘发生:近侧型组2例(10.5%),远侧型和中段型组10例(15.9%);初次手术组8例(16.3%),再次手术组4例(12.1%)。尿瘘发生率,近侧型组与远侧型和中段型组、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均在1个月以上,阴茎外观满意,尿道开口正位,排尿功能良好。结论 Snodgrass手术适用于无弯曲或伴有轻度弯曲的各型尿道下裂以及再手术者,术后具有阴茎外观好、尿道口正位垂直裂隙状、排尿功能良好、并发症低的优点,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DGRASS术 儿童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实时超声研究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症胃运动功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梦琦 徐宝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2,11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胃液体排空功能的测定,以探讨实时超声在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利用实时超声测定1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及42例健康儿童胃容积变化及胃底体交界处前后壁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 目的:通过对胃液体排空功能的测定,以探讨实时超声在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利用实时超声测定1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及42例健康儿童胃容积变化及胃底体交界处前后壁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测定的胃液体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二组间有显著差异,胃排空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超声波诊断 胃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潘志立 《安徽医学》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CT 扫描技术 诊断效果 儿童 WHO 医疗照射 国际 质量保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4及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蓉 吴成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CD64及CRP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细菌性腹泻组(40例),病毒性腹泻组(36例)及非感染性腹泻组(20例);细菌性腹泻组分为轻度腹泻组(27例)和重度腹泻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 目的探讨CD64及CRP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细菌性腹泻组(40例),病毒性腹泻组(36例)及非感染性腹泻组(20例);细菌性腹泻组分为轻度腹泻组(27例)和重度腹泻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性腹泻组CD64和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及非感染性腹泻组(P<0.01);重度细菌性腹泻组CD64较轻度组高(P<0.05);细菌性腹泻患儿治疗后,CD64及CRP表达水平下降(P<0.01);治疗前CD64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784,P<0.01)。结论联合检测CD64和CRP水平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CD64 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群 黄河 吕成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25例反复便血患儿均行腹腔镜诊治。结果:22例有先天性畸形,3例未见器质性病变,分别行憩室锲行切除术13例,病变肠管切除术7例,肠重复畸形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25例反复便血患儿均行腹腔镜诊治。结果:22例有先天性畸形,3例未见器质性病变,分别行憩室锲行切除术13例,病变肠管切除术7例,肠重复畸形囊肿剥离2例,术后4~5d出院,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对儿童下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诊治价值,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反复便血或伴有严重贫血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儿童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屈丽君 汪俭 +1 位作者 吴蓓 王成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196例次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第42 h亚叶酸钙解救,检测44 h、68 h MTX浓度,观察不良反...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196例次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第42 h亚叶酸钙解救,检测44 h、68 h MTX浓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表现为口腔粘膜损害、皮肤损害、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损害和1~2度白细胞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95.5%的患儿44 h血药浓度<1.0μmol/L。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加亚叶酸钙解救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好。个别患儿出现排泄延迟,通过检测MTX血药浓度,增加亚叶酸钙解救次数,可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控的公立医院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被引量:25
14
作者 翁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公立医院资产体量大、金额高,涉及的管理部门与内部控制风险点繁多。文章借鉴COSO法案内部控制方法,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理念、组织架构、配置评估、招标采购、日常管理、资产处置、风险评估与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公立医院资产体量大、金额高,涉及的管理部门与内部控制风险点繁多。文章借鉴COSO法案内部控制方法,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理念、组织架构、配置评估、招标采购、日常管理、资产处置、风险评估与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阐述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方法,并以资产管理环节重要风险点管控为切入点,介绍了信息化管理体系下资产管理风险事项识别和风险活动具体控制措施,将风险应对策略和方法嵌入到公立医院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探索构建行之有效的公立医院闭环式资产内部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幸 包小红 +1 位作者 孙盈盈 韩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的全身麻醉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以r OH100mg/kg,丙泊酚3mg/kg为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推丙泊酚维持麻醉,以支气管镜筒作为通气管道,外接可控辅助呼吸装置,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的全身麻醉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以r OH100mg/kg,丙泊酚3mg/kg为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推丙泊酚维持麻醉,以支气管镜筒作为通气管道,外接可控辅助呼吸装置,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结果:手术时间(13.93±1.38)min;麻醉时间(120.94±10.62)min;术中生命体征变化:SBP(110.92±10.45)mmHg,HR(136.88±7.35)bpm,SpO2(96±1.21)%;苏醒时间:(136.27±10.33)min。结论: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不仅避免了患儿心理创伤,同时也降低了取异物的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全麻下利用支气管镜筒作为通气管道,外接可控辅助呼吸装置,可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但在缩短苏醒时间,减轻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应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异物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儿童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宝珍 鲍家启 +2 位作者 王龙胜 秦文生 张思宁 《安徽医学》 1998年第2期15-16,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矮小儿童的诊治,对80例身高<2SD儿童进行了临床研究,并选择25例身高>-2SD、<(?)儿童做对照。结果显示,垂体侏儒、甲低的身高、骨龄明显落后(p<0.01),其他侏儒82%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垂... 为进一步探讨矮小儿童的诊治,对80例身高<2SD儿童进行了临床研究,并选择25例身高>-2SD、<(?)儿童做对照。结果显示,垂体侏儒、甲低的身高、骨龄明显落后(p<0.01),其他侏儒82%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垂体侏儒,6个月身高平均增长8.1cm。由此可见,骨龄可作为矮小儿童的初筛检查,同时还作T_4、TSH筛查;垂体侏儒的诊断需作两种激发试验;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垂体侏儒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儿童 生长激素 激发试验 侏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俭 刘红娟 屈丽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我科住院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患儿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G-... 目的:了解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我科住院血液病化疗并发感染患儿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G-菌17株占56.6%,G+菌11株占36.7%,真菌2株占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对G-菌耐药率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G+菌的耐药率低。结论:血液病患儿化疗并发感染血培养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临床上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建议使用以G-菌为主、兼顾G+菌的广谱抗菌活性强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病 化疗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泻伴惊厥病因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茂燕 《安徽医学》 200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伴惊厥的原因。方法对住院的腹泻伴惊厥的5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惊厥25例,低钙5例,低镁3例,低钠血症5例,高钠血症2例,中枢病变5例,11例病因不明。结论儿童腹泻伴惊厥病因多样,与高热、电解质紊乱、中枢病变...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伴惊厥的原因。方法对住院的腹泻伴惊厥的5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惊厥25例,低钙5例,低镁3例,低钠血症5例,高钠血症2例,中枢病变5例,11例病因不明。结论儿童腹泻伴惊厥病因多样,与高热、电解质紊乱、中枢病变等有关,也有部分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抽搐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有关,与脱水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惊厥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远知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7例使用溴吡斯的明联合激素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及随访的转归情况,分成有效组(A组)和无效组(B组),A组19例,B组18例,对两组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7例使用溴吡斯的明联合激素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及随访的转归情况,分成有效组(A组)和无效组(B组),A组19例,B组18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选择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起始症状为眼睑下垂联合眼球运动障碍(P=0.011)、随访过程中出现全身表现(P=0.023)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儿童OMG疗效的危险因素是起始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联合眼球运动障碍、随访过程中出现全身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治疗 影响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钉及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间骨折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斌 孙军 袁悦 《安徽医学》 2021年第9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及克氏针治疗儿童股骨髁间骨折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11例儿童股骨髁间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手术疗效及并发症。11例患儿均采用膝关节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及克氏针治疗儿童股骨髁间骨折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11例儿童股骨髁间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手术疗效及并发症。11例患儿均采用膝关节切开复位,1~2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髁部,经皮克氏针固定干骺端,加以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治疗。术后,按照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1例患儿均得到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52±7.61)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11例全部愈合,平均时间为(12.53±2.42)周。其中股骨远端骨骺骨桥形成2例,表现为膝关节外翻畸形,均为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C3型)病例。3例膝关节屈曲活动<90°。术后疗效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2.73%。结论对于儿童股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空心加压钉结合克氏针固定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髁间粉碎性骨折,会伴有骨骺骨桥形成,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远端 骨骺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