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精施肥与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富源 陈军 +6 位作者 陈子平 刘玉军 樊建 谈恩培 黄顺启 王雅婷 陈龙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滋肾、补脾益气的功效。由于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野生黄精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促使人工栽培黄精规模不断扩大。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促进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中药材产出。基于已有研究,...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滋肾、补脾益气的功效。由于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野生黄精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促使人工栽培黄精规模不断扩大。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促进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中药材产出。基于已有研究,综述黄精施肥及栽培模式,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施肥 栽培模式 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氨基酸检测样品前处理及检测分析流程的优化研究
2
作者 陈瑞瑞 张颖 +1 位作者 王晨晨 梁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50-54,共5页
以斑马鱼的氨基酸检测为例,深入探讨了其样品前处理流程、进样浓度确定和程序操作规范,并列举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斑马鱼及类似样品的前处理以及氨基酸检测提供参考。斑马鱼因其体积小、含水量大的特性,在样品... 以斑马鱼的氨基酸检测为例,深入探讨了其样品前处理流程、进样浓度确定和程序操作规范,并列举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斑马鱼及类似样品的前处理以及氨基酸检测提供参考。斑马鱼因其体积小、含水量大的特性,在样品称重、粉碎和水解环节均需进一步优化;通过梯度合理设置稀释浓度,可以确定最适进样浓度;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有助于数据高效采集和处理,从而形成高质量检测报告;同时有效应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操作不当、程序设置错误和数据处理偏差等方面的问题,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结果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氨基酸 样品前处理 进样浓度 程序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对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3
作者 汤强 胡江昕 +2 位作者 刘玉军 常晓云 陈名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真菌性病害,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筛选出该病害绿色生物防治的生防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 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真菌性病害,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筛选出该病害绿色生物防治的生防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和油茶炭疽病病原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菌株,采用菌丝体和发酵液抽提物验证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健康油茶叶部分离出180株内生真菌,隶属于7科7属16种,其中间座壳孢属和刺盘孢属是优势属,分别有7种和4种。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序列片段比对,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病原真菌为果生炭疽菌;从180株可培养内生真菌中初步筛选出生防菌榆树间座壳(YC202107-105)、梭状间座壳(YC202107-100、YC202107-115)和核桃间座壳(YC202110-170)。采用生防真菌菌丝体和发酵液抽提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4个菌株中梭状间座壳(YC202107-100)菌丝体发酵液抑菌效率最高,达78.27%;发酵液抽提物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榆树间座壳(YC202107-105)抑菌效率最高,达43.04%。不同地理分布的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可能不同,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丰富,但物种多样性相对单一。筛选出4株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为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提供研究基础和新的菌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内生真菌 炭疽病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德市笄罩山毛竹根际绿僵菌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名君 侯囡嵩 +2 位作者 林俨 刘玉军 黄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际绿僵菌Metarhizium spp.的组成及其生态位分布,本研究在安徽省广德市笄罩山按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分别设置了6处样地,于2018年秋、冬和2019年春、夏4个季节采集毛竹根系,分离根际绿僵菌。采用传统形...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际绿僵菌Metarhizium spp.的组成及其生态位分布,本研究在安徽省广德市笄罩山按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分别设置了6处样地,于2018年秋、冬和2019年春、夏4个季节采集毛竹根系,分离根际绿僵菌。采用传统形态分类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结果显示: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出4种绿僵菌属真菌,分别是罗伯茨绿僵菌M.robertsii、平沙绿僵菌M.pingshaense、贵州绿僵菌M.guizhouense和一种待鉴定绿僵菌Metarhizium sp.,其中优势种为罗伯茨绿僵菌,广泛分布于海拔100 m处,而一种待鉴定绿僵菌则常见于海拔400 m处。罗伯茨绿僵菌数量在夏季达到峰值,其他3种绿僵菌的数量随月份的增加而递减。各绿僵菌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4种绿僵菌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空间生态位重叠,呈现明显的月变化;一种待鉴定绿僵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贵州绿僵菌最小;一种待鉴定绿僵菌和贵州绿僵菌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贵州绿僵菌和罗伯茨绿僵菌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根际 绿僵菌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α-羟基齐墩果酸与2α-羟基熊果酸的分离及其EI-MS(+)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杨 许舒雯 +2 位作者 蔡玲 周斌 陈龙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4,共4页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法从枇杷叶中分离了2α-羟基齐墩果酸与2α-羟基熊果酸,通过UV、电子电离质谱(EI-MS)、NMR、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对其电子电离质谱正离子(EI-MS(+))裂解途径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离子碎片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法从枇杷叶中分离了2α-羟基齐墩果酸与2α-羟基熊果酸,通过UV、电子电离质谱(EI-MS)、NMR、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对其电子电离质谱正离子(EI-MS(+))裂解途径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离子碎片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EI-MS中m/z248、203和133这3个特征离子碎片丰度差异鉴别这两种物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2α-羟基齐墩果酸 2α-羟基熊果酸 电子电离质谱(E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组培育苗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龙胜 董先茹 +2 位作者 蔡群兴 刘玉军 陈瑞瑞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33-36,共4页
以多花黄精优质单株的种子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发现,适宜的种子休眠打破方式为300 mg/L GA3+300 mg/L 2-ip的激素处理;适宜的外植体处理方法为75%乙醇30 s+0. 1%氯化汞5 min+第2天重复的处理;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BA+0.... 以多花黄精优质单株的种子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发现,适宜的种子休眠打破方式为300 mg/L GA3+300 mg/L 2-ip的激素处理;适宜的外植体处理方法为75%乙醇30 s+0. 1%氯化汞5 min+第2天重复的处理;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BA+0. 5 mg/L NA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2 mg/L NAA+0. 1%AC;炼苗移栽采用泥炭∶沙=2∶1的移栽基质配方,成活率达到83%以上,能够达到大规模生产黄精组培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组织培养 育苗技术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系列品系若干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文礼 汪辉 +2 位作者 陈瑞瑞 宋贺 郑文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79,共4页
以40份扬麦系列育种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分析仪等测定了若干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0份扬麦系列品系的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面粉沉降值在品系间差异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在品系间差异较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 以40份扬麦系列育种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分析仪等测定了若干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0份扬麦系列品系的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面粉沉降值在品系间差异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在品系间差异较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面粉形成时间、面粉吸水率和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稳定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筛查比较以及聚类分析,可加强对AN 12、AN 18、AN 22、AN 27、AN 34品系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系列 品系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中小白菊内酯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群兴 胡刚 戴莹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14-116,共3页
以小白菊内酯为考察目标,采用单因素法对菊花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检测方法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菊花中小白菊内脂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10倍量的甲醇,超声提取10min,小白菊内酯含量较高。采用C18柱为分析柱,乙腈... 以小白菊内酯为考察目标,采用单因素法对菊花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检测方法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菊花中小白菊内脂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10倍量的甲醇,超声提取10min,小白菊内酯含量较高。采用C18柱为分析柱,乙腈:水=50:50(V:V)作流动相,在205nm波长下,室温检测,提取物中各成分分离较好。该方法稳定简便可行,可为小白菊内酯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小白菊内酯 提取工艺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板栗南瓜大棚吊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寇伟锋 王雯雯 +2 位作者 姜超强 周磊 武克才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从品种选择、大棚准备、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板栗南瓜大棚吊蔓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分析比较采用该技术模式与其他种植模式对板栗南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发现采... 从品种选择、大棚准备、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板栗南瓜大棚吊蔓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分析比较采用该技术模式与其他种植模式对板栗南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发现采用大棚吊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较普通大棚吊蔓产量增加10%、总收益提高32%,可为皖北地区板栗南瓜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南瓜 大棚 吊蔓栽培 水肥一体化 皖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果肉中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舒雯 陈龙胜 彭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42-144,共3页
[目的]为开发天然食用色素而测定南瓜果肉中的色素并研究色素的提取条件。[方法]以南瓜为原料,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34个品种南瓜的色价并用HPLC分析南瓜色素提取物中β-胡萝卜素,筛选出提取南瓜色素的品种。以筛选出的南瓜品种为原料,通... [目的]为开发天然食用色素而测定南瓜果肉中的色素并研究色素的提取条件。[方法]以南瓜为原料,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34个品种南瓜的色价并用HPLC分析南瓜色素提取物中β-胡萝卜素,筛选出提取南瓜色素的品种。以筛选出的南瓜品种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南瓜色素提取条件。[结果]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南瓜,色价和HPLC含量分析结果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汕美-9-5-1的色价最高,为4.15;汕美14-1的色价最低,为0.95。综合色价和HPLC分析结果,确定汕美-9-5-1为色素提取的品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南瓜色素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结论]研究可为南瓜中天然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色价 HPLC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茎尖分生组织中的干细胞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菊移 王鹏凯 +1 位作者 陈金慧 施季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4,共4页
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是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基础。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传导途径使干细胞维持着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平衡。对拟南芥的研究显示,WUS/CLV3反馈抑制调节机制在干细胞基因调控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植物中具有一定保... 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是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基础。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传导途径使干细胞维持着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平衡。对拟南芥的研究显示,WUS/CLV3反馈抑制调节机制在干细胞基因调控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植物中具有一定保守性;大量转录因子和染色体重塑因子在转录水平通过调控WUS从而对干细胞活动进行调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也参与调控茎尖分生组织的生长活动,主要通过KNOX基因家族发挥作用。茎尖分生组织的分子调控网络中存在大量反馈抑制调节途径,这种调节形式反映了植物体的动态调节能力和平衡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分生组织 干细胞 WUS CLV3 反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歙县油茶林昆虫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玉军 陈龙胜 +2 位作者 周海波 蔡群兴 许舒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为研究安徽歙县油茶林的昆虫病原真菌群落多样性,于2016-2017年对油茶林内自然罹病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昆虫病原真菌共计132株,鉴定为6属10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 为研究安徽歙县油茶林的昆虫病原真菌群落多样性,于2016-2017年对油茶林内自然罹病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昆虫病原真菌共计132株,鉴定为6属10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和细脚棒束孢I.tenuipes为歙县油茶林昆虫病原真菌的优势类群,3种昆虫病原真菌的数量占所有菌株的75.76%。同时对昆虫病原真菌物种的多样性研究表明,其物种数、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不同季节昆虫病原真菌数量变化较大,夏季菌株最为丰富,随着气温下降及降雨量的减少,菌株数量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昆虫病原真菌 物种多样性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石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轶慧 刘玉军 +4 位作者 毕飞虎 蒋欢 赵本文 鲁林琴 陈名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0-215,235,共7页
红叶石楠是我国园林绿化常用的彩叶树种。近来,安徽合肥市红叶石楠叶斑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科学防控红叶石楠叶斑病,对其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红叶... 红叶石楠是我国园林绿化常用的彩叶树种。近来,安徽合肥市红叶石楠叶斑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科学防控红叶石楠叶斑病,对其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红叶石楠叶斑病的病原菌,并通过显微形态观察结合系统发育树的方法,最终将其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6。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叶斑病 小孢拟盘多毛孢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露地水果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寇伟锋 王雯雯 +2 位作者 姜超强 孙辉 武克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71-73,共3页
从品种选择、隔离种植、大田选择与播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皖北地区露地水果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区域水果玉米大面积种植及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果玉米 露地栽培 绿色 高产 皖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飞 刘玉军 +9 位作者 苏贤岩 胡本进 周子燕 徐丽娜 邱坤 郑兆阳 张启勇 陈爱红 廖辰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04,共6页
2019年11月9日至15日对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临泉县等地部分田块为害偏重,每平方米最高虫量达51头,百株被害率最高为66.85%。利用COⅠ和Tpi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采自涡阳... 2019年11月9日至15日对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临泉县等地部分田块为害偏重,每平方米最高虫量达51头,百株被害率最高为66.85%。利用COⅠ和Tpi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采自涡阳小麦田的试虫均为玉米型。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0.64%和92.17%;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1.32%和92.26%,速效性和持效性皆较佳,可作为防治小麦田草地贪夜蛾的推荐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草地贪夜蛾 虫量 被害率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黄酮醇纳米核壳颗粒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陈 许舒雯 +2 位作者 陈龙胜 刘慧 王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5,120,共7页
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和疏水性黄酮醇合成牛血清白蛋白/黄酮醇纳米核壳颗粒,采用TEM确定纳米核壳的粒径,HPLC分析明确包覆率,2种抗氧化方法(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对包覆前后的黄酮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 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和疏水性黄酮醇合成牛血清白蛋白/黄酮醇纳米核壳颗粒,采用TEM确定纳米核壳的粒径,HPLC分析明确包覆率,2种抗氧化方法(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对包覆前后的黄酮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黄酮醇纳米核壳粒径约为20 nm;牛血清白蛋白与黄酮醇化合物的结合关系影响它的包覆率;由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基团与BSA形成氢键,使得被包覆的黄酮醇抗氧化活性降低。合成牛血清白蛋白黄酮纳米核壳颗粒可以作为提高黄酮稳定性保护黄酮抗氧化活性实现黄酮较高生物利用度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疏水性黄酮醇化合物 纳米核壳颗粒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甜酒人工快速催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箭 胡明 沈司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18,共2页
该法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添加适量As11麸曲,控制催陈过程温度,以调整加速酶系反应改善过滤性能,可大大缩短现行工艺的糯米甜酒催陈期,在不影响成品外观表现和内在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增加投入,就可将产量扩大数倍。
关键词 糯米甜酒 快速催陈 催陈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虫害发生概况及生态防治措施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海波 陈龙胜 刘玉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103-104,107,共3页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用有效的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菊花的安全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害虫 发生概况 生态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叶时序效应对液力透平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柴立平 张舜鑫 +1 位作者 陈亮 潘凤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9-175,共7页
液力透平的能量回收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直接影响到装置是否能够高效、稳定运行。为了提高液力透平的运行稳定性,探究多级透平导叶与环形蜗壳进口的相对位置(时序效应)对其外特性和压力脉动的影响,建立了导叶在一个栅距内4种不同时序位... 液力透平的能量回收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直接影响到装置是否能够高效、稳定运行。为了提高液力透平的运行稳定性,探究多级透平导叶与环形蜗壳进口的相对位置(时序效应)对其外特性和压力脉动的影响,建立了导叶在一个栅距内4种不同时序位置的透平模型,为了简化计算模型,取多级液力透平的首级叶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下该透平的能量回收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当透平导叶A叶片的时序位置θ为110°时,透平在额定流量时的能量回收效率最高;当导叶A叶片的时序位置θ为90°时,透平蜗壳和导叶内的压力脉动能量幅值最大,导叶A叶片的时序位置θ为110°时,透平的压力脉动幅值最小;因此,透平蜗壳进口周向中心面位于两片导叶的中间位置以获得更好的外特性,并使得其内部压力脉动幅值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导叶 时序效应 压力脉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陈世金 陈龙胜 许舒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22-4425,共4页
[目的]研究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方法]以茶叶和柚皮的水提物为吸附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重金属Cu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考察了pH、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等对水提物吸附Cu2+的影响规律... [目的]研究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方法]以茶叶和柚皮的水提物为吸附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重金属Cu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考察了pH、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等对水提物吸附Cu2+的影响规律和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试验表明,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的最佳吸附pH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6 h,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6.55和131.35 mg/g。用化学动力学中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发现2种水提物都较符合二级反应规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 5和0.995 6。用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种水提物都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 7和0.934 2。[结论]研究可为重金属的吸附及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提物 重金属 ICP 吸附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