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育成的25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析及育种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志平 王安东 +4 位作者 李杰坤 胡晨 燕宁 张丽亚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232-5232,5251,共2页
对安徽省1983~2005年育成(审定)的25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16.5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271.0 kg/hm2;蛋白质和油份含量平均为44.2%和20.1%。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品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爱芳 王辉 王文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76-676,681,共2页
20 0 3年笔者对安徽省 94份水稻区试品种 (系 )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 ,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中 ,对稻瘟病没有高抗的 ,抗病的有 3 8份 ,中抗的 9份 ,中感的 2 1份 ,感病的 2 4份 ,高感的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稻瘟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3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杂交组3)简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淑英 夏静 吴德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66-667,共2页
简述了 2 0 0 2~ 2 0 0 3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杂交组 3 )杂交棉新组合的品种特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抗病性 。
关键词 棉花 区域试验 丰产性与稳产性 抗病性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安徽省优质食用稻米生产的再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国邦 汪新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546-547,共2页
安徽省发展优质米生产势在必行 ,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关键词 优质稻米 对策 安徽 产业化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子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80-81,83,共3页
为确定安徽省主导品种,进行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开麦18、周麦22、淮麦22、淮麦25、同舟麦916、新麦9817等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和丰产性较其他品种好,可作为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品比试验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种子认证制度的建立和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 被引量:11
6
作者 孔令传 支巨振 梁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59-860,868,共3页
种子认证是产品认证 ,是现行国际种子质量管理和贸易的基本制度。通过对种子批的遗传、物理质量的确认和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封缄活动 ,确认种子批质量是否符合认证的标准。笔者讨论了种子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 ,论述了我国建立种... 种子认证是产品认证 ,是现行国际种子质量管理和贸易的基本制度。通过对种子批的遗传、物理质量的确认和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封缄活动 ,确认种子批质量是否符合认证的标准。笔者讨论了种子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 ,论述了我国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思路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认证 质量管理 种子批 物理质量 遗传质量 认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检测杂交稻种子纯度(Ⅱ)——协优63与其三系DNA扩增产物的区别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剑波 李莉 +5 位作者 汪秀峰 向太和 吴家道 孔令传 刘华开 张亚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应用20个随机引物对我省水稻主栽杂交组合协优63及其相应的三系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种 RAPD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间的相关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盛海平 刘华开 孙树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分别测定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与生活力 ,计算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r =0 .948,建立发芽率与生活力的回归方程是y =-3 .3 4 +1.0 11x。应用回归方程依据生活力四唑测定值估算发芽率理论值 ,与相应的发芽试验结果有一致性假设测验 。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生活力 发芽率 相关系数 种子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同工酶鉴定秦油2号和皖油9号种子恢复度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张亚兵 刘华开 +3 位作者 孙才 孔令传 孙树坤 盛海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18-118,178,共2页
提取甘蓝型杂交油菜秦油2号和皖油9号及其亲本幼苗植株体内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酶谱组成。发现:秦油2号与其亲本间酯酶酶谱表现为互补型;皖油9号与其亲本间过氧化物酶酶谱表现为父本显性。因而... 提取甘蓝型杂交油菜秦油2号和皖油9号及其亲本幼苗植株体内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酶谱组成。发现:秦油2号与其亲本间酯酶酶谱表现为互补型;皖油9号与其亲本间过氧化物酶酶谱表现为父本显性。因而可用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分别鉴定杂交油菜秦油2号和皖油9号种子中母本不育系含量。该方法在杂交油菜种子恢复度鉴定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油菜 酯酶 过氧化物酶 种子恢复度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种子工程 推进种子产业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令传 《安徽农业》 1996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工程 种子产业化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油菜产业化要严格把好种子质量关
11
作者 朱宗河 李名旺 王安东 《安徽农业》 2002年第8期7-7,共1页
我省优质油菜生产曾一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近几年来徘徊不前,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如下:
关键词 油菜 种子质量 产业化生产 良种繁育推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安徽高蛋白大豆生产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国富 夏英萍 《大豆通报》 2006年第2期33-33,42,共2页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与世界大豆生产的差距;阐述了安徽省发展高蛋白大豆在品种资源、生态条件、科研水平及生产规模、交通运输、加工转化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关键词 资源优势 高蛋白 大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种子加工行业的科技发展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亦南 杨智勇 侯宇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我国种子加工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并初步形成了独立的行业工程体系。本文阐述了种子加工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种子加工行业的现状,状,并提出了本行业的科技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种子加工行业 科技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冻害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振齐 孔令传 何余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49-2049,2061,共2页
对油菜冻害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油菜 冻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F_2品质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宗河 郑文寅 +3 位作者 马传喜 解光胜 朱国邦 孔令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24-5125,5182,共3页
对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33个不同来源的恢复系材料以NCII法配制的165个杂交组合F2代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2代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杂优利用是... 对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33个不同来源的恢复系材料以NCII法配制的165个杂交组合F2代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2代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杂优利用是油菜品质改良的有效方式,父母本品质及配合力决定了杂优利用效果,而父母本品质配合力之和可以用来预测F2代的品质和进行亲本的选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优利用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度量在棉花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德祥 李淑英 +4 位作者 夏静 孙建夫 韩文兵 江本利 丁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77-178,181,共3页
简明介绍了非参数分析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D1 80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皖杂 3号丰产性较好而稳产性较一般 ;绿杂棉 1号丰产性较差 ,稳产性较好。
关键词 棉花 品种区域试验 数据分析 非参数度量 应用 稳产性分析 丰产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晓玲 尹淑霞 +1 位作者 刘华开 孙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667-669,675,共4页
针对Bowman -Cole法 ,用于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方法的缺点 ,在吸收酸性水稻土改进法优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的提取方法以及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有效分级方法。中稳性有机磷 ,指按照NaHCO3-Na... 针对Bowman -Cole法 ,用于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方法的缺点 ,在吸收酸性水稻土改进法优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的提取方法以及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有效分级方法。中稳性有机磷 ,指按照NaHCO3-NaOH -H2 SO4 的连续浸提顺序处理 ,用 0 .0 5moL/LNaOH浸提 ,超声波处理 15min ,连续振荡 2h ,在pH 3 .1条件下不发生沉淀的稳定性有机磷 ;高稳性有机磷是指在上述浸提条件下 ,在pH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中稳性 高稳性 有机磷 有效性 分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度活性有机磷的有效性分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晓玲 尹淑霞 范业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29-631,共3页
针对Bowman -Cole用于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方法的缺点 ,在吸收酸性水稻土改进法优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石灰性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度活性有机磷的分级方法。活性有机磷 ,指土样用氯仿预处理 ,0 .0 5mol/LNaHCO3 浸提 ,超声波处理 10... 针对Bowman -Cole用于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方法的缺点 ,在吸收酸性水稻土改进法优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石灰性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度活性有机磷的分级方法。活性有机磷 ,指土样用氯仿预处理 ,0 .0 5mol/LNaHCO3 浸提 ,超声波处理 10min ,连续振荡 2 0min所浸提的有机磷 ;中度活性有机磷 ,指按照先碱后酸的浸提顺序 ,1mol/LH2 SO4,连续振荡 2h所浸提的有机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活性有机磷 中度活性有机磷 分级方法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海平 石英尧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37-15838,共2页
针对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施科学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种业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业 全面质量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培九在江淮地区制种3.0t/hm^2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20
作者 范荣喜 帅晋仁 +4 位作者 周建生 刘平 刘晓松 赵天民 鲁志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通过连续 3a两优培九制种实践和 2 0 0 2年高产田块穗粒结构的调查 ,明确了该组合在安徽江淮地区制种产量达到或超过3 .0t/hm2 的穗粒结构、父母本适宜播期及播差期 ,并提出了相应的栽插密度、施肥、烤田、防病、“九二”
关键词 江淮地区 两优培九品种 栽培技术 水稻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