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私人投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永文 张亨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7期19-20,24,共3页
文章为了弄清楚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对安徽省GDP的动态影响,建立了三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模型结论作者认为安徽省公共支出在短期内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长期内是正向的,而且公共支出的边际影响大于私人支出;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 文章为了弄清楚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对安徽省GDP的动态影响,建立了三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模型结论作者认为安徽省公共支出在短期内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长期内是正向的,而且公共支出的边际影响大于私人支出;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公共支出的增长机制却是随着自身的需求和GDP的增长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公共支出 私人投资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连生 《预测》 CSSCI 1998年第4期20-22,共3页
安徽省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吕连生(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230053)1一季度经济运行特征及原因分析1998年春季全省宏观经济虽仍保持持续增长,但由于受全国经济回落惯性的影响,经济增长步伐放缓。1.1工业生产继续增长,... 安徽省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吕连生(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230053)1一季度经济运行特征及原因分析1998年春季全省宏观经济虽仍保持持续增长,但由于受全国经济回落惯性的影响,经济增长步伐放缓。1.1工业生产继续增长,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季度全省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经济运行态势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非公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亨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本文从全省非公医疗机构的资源及服务利用现状,安徽省非公医疗卫生事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安徽省非公医疗机构发展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非公医疗 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安徽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运行质量的关系
4
作者 吕连生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 市场化 城镇化质量 安徽 工业化 劳动力市场 执法水平 集约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公有制商品经济的几个认识问题——兼驳私有化主张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学鑫 《江淮论坛》 CSSCI 1990年第1期9-15,共7页
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根据当代社会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出的重要结论。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理论前提。但不能不看到。
关键词 公有制 商品经济 私有化 社会主义 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政策 社会化 理论前提 实际情况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业型”+“创业型”:安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斐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5期41-44,73,共5页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创业型人才 劳动力资源 “民工潮” 有效途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 转移效率 转移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作者 程必定 《江淮论坛》 CSSCI 1990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过去的一些场合下我曾提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再作些探讨,意在引起争鸣,希望在学科的研究对象上能逐步达成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一、区域经济学的视野和研究对象的涵义区域经济学是... 在过去的一些场合下我曾提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再作些探讨,意在引起争鸣,希望在学科的研究对象上能逐步达成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一、区域经济学的视野和研究对象的涵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它要研究各类具体的区域及地方的经济发展问题,但它不是“地方经济学”;它要研究生产力要素的区域配置、组合和布局问题,但它也不是“区域生产力经济学”。简要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发展 生产力经济学 国民经济发展 生产力要素 布局问题 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配置 经济学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可侠 杨学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4,307-308,共10页
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依据不同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同。针对经济次... 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依据不同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同。针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特定关系,本文着重从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探讨地区如何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阶段,顺利转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阶段,加快实现地区新型城镇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次发达地区 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皖江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研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亨明 朱剑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8期159-160,共2页
文章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状况、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合芜蚌” 自主创新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医疗卫生产品的公益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亨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发展医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医疗卫生产品的公益性及其实现方式的多样性,非公医疗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与非公医疗卫生产品的公益性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公益性 产品 非公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亨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合肥影响力:新兴产业,高端中心,城市品质——合肥地区社会科学界首次季度交流会论文选要
12
作者 宋宏 程必定 +8 位作者 司胜平 刘志迎 王可侠 傅为忠 盛志刚 孔令刚 吴慈生 林婓 王荣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224,共3页
为搭建安徽社科界发挥"思想库"作用的平台,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安徽省老社科工作者协会和学术界杂志社联合主办"合肥地区社会科学界季度交流会"﹙简称"学界季会"﹚,合肥地区社科类的高校院系、研究机... 为搭建安徽社科界发挥"思想库"作用的平台,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安徽省老社科工作者协会和学术界杂志社联合主办"合肥地区社会科学界季度交流会"﹙简称"学界季会"﹚,合肥地区社科类的高校院系、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轮流承办,围绕理论前沿和现实中的重大课题确定主题,进行小规模、高层次、多学科、开放式研讨,为学术界拓展交流,为决策层提供参考。2012年9月21日,"合肥地区社会科学界首次季度交流会"由合肥市社科联承办,主题是:"提髙合肥影响力:思路·差距·对策"。来自合肥地区社科类的高校院系、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50名学者、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本期特设专栏,以反映本次学界季会交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影响力 新兴产业 季度交流会 宋宏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发展观”审视中部地区发展战略
13
作者 林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6期21-24,共4页
近年来在东西开发开放、南北互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如何发展问题被再次提出来。本文从新发展观的认识出发,分析中部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以及面对的新课题,提出在要以市场化、民营经济、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为主导方向... 近年来在东西开发开放、南北互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如何发展问题被再次提出来。本文从新发展观的认识出发,分析中部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以及面对的新课题,提出在要以市场化、民营经济、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为主导方向下,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作出积极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新发展观 区域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 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新课题 审视 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放增长中的资金供求分析
14
作者 郭万清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6期21-30,共10页
一、资金的大规模投入是近几年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紧缺是否一定因为资金供应不足?从我省资金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答案是否定的。1980~1988年间,我省信贷资金平均年... 一、资金的大规模投入是近几年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紧缺是否一定因为资金供应不足?从我省资金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答案是否定的。1980~1988年间,我省信贷资金平均年增长19.9%,财政资金年增长13.7%,预算外资金年增长19.2%,而同期按现价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只有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供求 粗放增长 经济增长 资金供应 信贷资金 年增长率 资金紧缺 社会总产值 安徽省 预算外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进步与地区优势的动态变化
15
作者 郭万清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5期26-32,共7页
地区比较优势是选择省区主导产业、确定省区发展方展方向的主要基础,也是实行合理的区际分工、实现社会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家就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基本方针。最近,国家《十年规... 地区比较优势是选择省区主导产业、确定省区发展方展方向的主要基础,也是实行合理的区际分工、实现社会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家就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基本方针。最近,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又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但是,地区优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市场供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优势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地区优势 区域发展 地区经济 动态变化 生产要素 计划纲要 优势互补 区际分工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农村小商品生产的非自由发展
16
作者 胡卫星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3-44,42,共3页
论近代中国农村小商品生产的非自由发展胡卫星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1930年的农产品输出额比1910年增长1.7倍;1921年至1925年,安徽等7省... 论近代中国农村小商品生产的非自由发展胡卫星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1930年的农产品输出额比1910年增长1.7倍;1921年至1925年,安徽等7省17处农作物家庭自用与出售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商品生产者 近代中国 帝国主义 农产品交换 中国农村 国际市场 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 经营地主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土规划的层次性与山区生产力布局
17
作者 俞世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1,共3页
国土规划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与统一。其目的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的各要... 国土规划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与统一。其目的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的各要素在一定区域中的合理组合,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力的各要素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求得区域的经济、环境、以及人口等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土规划对生产力布局有指导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规划 层次性 生产力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