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戚嵩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4,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实现了实践主体形式的转换,进一步高扬人民群众主体的能动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主体论;把强调阶级斗争实践形式转向强调生产实践形式,并把文化实践纳入社会实践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实现了实践主体形式的转换,进一步高扬人民群众主体的能动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主体论;把强调阶级斗争实践形式转向强调生产实践形式,并把文化实践纳入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形式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继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标准和科学发展标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标准论;制定了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纲领,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目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丰富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戚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2,共4页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剖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而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它非但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丧失其理论光彩,相反,它依然以其宏大的世界视野、科学的理论价值而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普照之光。中国特色社...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剖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而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它非但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丧失其理论光彩,相反,它依然以其宏大的世界视野、科学的理论价值而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普照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发展、主线——改革开放、核心——以人为本的坚实而可靠的理论基石。只有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才能更高、更深层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安徽省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抒情 余群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这一发展背景下,安徽省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总体形势良好,但仍面临各市级贫富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同步、空心化严重、内生性不足和收入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困... 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这一发展背景下,安徽省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总体形势良好,但仍面临各市级贫富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同步、空心化严重、内生性不足和收入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困境。为突破农民收入增长瓶颈,探索提出完善分配机制,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持续保障人才输入,活化利用乡村资源;贯彻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增强农民投资理财意识,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 增收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建党原则 被引量:3
4
作者 邸乘光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党的十八大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这表明我们... 党的十八大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这表明我们党已把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重温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有关注重党员质量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和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员队伍 党员素质 党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邸乘光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7,共6页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学习、信仰和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地把握中国国情...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学习、信仰和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地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交换、比较、反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陈云所总结的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二重原则
6
作者 戚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内含科学与价值二重原则。科学原则由社会形态结构要素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来确证;价值原则建立于"人的感性活动"的目的性这一必然事实之上,直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循着科学原则与...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内含科学与价值二重原则。科学原则由社会形态结构要素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来确证;价值原则建立于"人的感性活动"的目的性这一必然事实之上,直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循着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辩证统一的思维理路,才能正确诠释、丰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科学原则 价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7
作者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课题组 戚嵩 +1 位作者 何长辉 计永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9,共6页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安徽省蚌埠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全面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在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诸多问题。破解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安徽省蚌埠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全面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在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诸多问题。破解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就是: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艰辛的创新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蚌埠市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邸乘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9-22,共4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二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三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四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空";五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功能—目标—价值—价值观"这样一种逻辑和思路,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地表述为:"以人本为内核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或"人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0年年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根乔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07,289,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不断加深,"两制关系"一改过去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状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空前紧密,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不断加深,"两制关系"一改过去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状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空前紧密,相互影响空前深入,"两制关系"趋向更加微妙和复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态势下"两制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必须做好相应的战略应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时代两制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全与稳定,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超前思考,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学术研究、政策探讨和理论宣传的有机结合,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创新与发展
10
作者 戚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伟大实践,突破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维定势,从实践、主体和客体三大基...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伟大实践,突破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维定势,从实践、主体和客体三大基本向度深层次诠释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创新与发展。这对于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 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统一观
11
作者 邸乘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共10页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统一观。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的论断,...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统一观。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的论断,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基本特点;坚持首先从政治角度看经济问题,既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统一观的重要体现;邓小平不仅从总体上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统一,而且多方面多层次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具体统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统一观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思想基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 经济与政治的统一 党的基本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目标
12
作者 邸乘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69,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又进一步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又进一步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这就清楚地表明: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多方面重要功能和价值,包括集中民意、纠正错误、促进稳定、防止腐败和调动积极性等功能和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民主观,关键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观 价值追求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13
作者 关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开启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直接动力就是改革、特别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开启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直接动力就是改革、特别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实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史考 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十个明确”对“三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 被引量:4
14
作者 邸乘光 戚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2,共8页
党的二十大确认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内容中,“十个明确”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大确认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内容中,“十个明确”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大厦的“四梁八柱”,因而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是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逻辑地展开的,从根本上深刻回答了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三大时代课题”。深刻理解“十个明确”对“三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要义 “十个明确” “三大时代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之若干新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邸乘光 贾绍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6,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问题,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选人用人科学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在选人用人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还存在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问题,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选人用人科学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在选人用人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诸如干部选任的德才标准、民主化、竞争性、"年轻化"及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人用人 干部制度改革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绍俊 刘忠孝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大数据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新的载体,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指向,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协同利用,实现传统话语向网络话语的转... 大数据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新的载体,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指向,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协同利用,实现传统话语向网络话语的转换,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互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全面发展 大数据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杨根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2,共5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在产生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把脉定向、引领导航、组织领导、示范带动、教育引导、坚强后盾等方面存...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在产生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把脉定向、引领导航、组织领导、示范带动、教育引导、坚强后盾等方面存在六个"不够"。其深层原因主要与思想认识影响、素质能力限制、选任后继乏人制约、发挥作用机制缺失等有关。切实解决现存问题,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选拔任用制度、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筑牢监督约束防线、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带头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问题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根乔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8,144,共7页
近年,各级党委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服务、发展和法治功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党组织可控和可支配资源减少、党建工作制度... 近年,各级党委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服务、发展和法治功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党组织可控和可支配资源减少、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不完善、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外部环境因素干扰。为此,必须从突出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完善制度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力量支撑,统筹党建资源、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强化整体功能 政治功能 服务功能 发展功能 法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邸乘光 贾绍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随着世界政党政治环境变化和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面临诸多挑战,这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客观根据和内在要求。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随着世界政党政治环境变化和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面临诸多挑战,这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客观根据和内在要求。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奠定的基础和条件,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需要自觉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坚持正确方针原则、完善运行机制,发挥和拓展功能、完善和优化结构,培育民主和谐氛围、增强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根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近些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和能力、基层协商民主平台搭建、基层协商民主程序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成果应用和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主要与民主传统... 近些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和能力、基层协商民主平台搭建、基层协商民主程序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成果应用和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主要与民主传统缺失、法治保障匮乏、一些协商主体履职水平不高、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和长效机制不健全等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拓展基层协商民主的渠道,提高基层协商主体参与能力,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注重基层协商民主成果应用,营造协商民主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制度建设 调查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