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1
作者 邸乘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03,共6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重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其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重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其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并且重启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作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历史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邸乘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6,共8页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之一“。一国两制”构想孕育于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对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所作的概括即“一纲四目”,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渊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之一“。一国两制”构想孕育于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对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所作的概括即“一纲四目”,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渊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到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认“一国两制”的构想,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阶段。1984年6月以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又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由理论变为法律、变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