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发展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以安徽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范丽娟 邢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4,共6页
本文在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政策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有关数据以及补充调查,对安徽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促进中国残疾人的社会保... 本文在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政策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有关数据以及补充调查,对安徽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促进中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的政策框架,即由普惠型的残疾人福利、扶持型的社会保险、选择型的社会救助以及公益型的社会互助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保障 可持续发展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以来安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现状、问题与对策——兼与兄弟省市比较
2
作者 顾辉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本文利用全国普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对改革以来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考察,发现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生产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与兄弟... 本文利用全国普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对改革以来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考察,发现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生产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与兄弟省市的比较中可见安徽社会结构的差距,并就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变迁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
3
作者 方金友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社会阶级阶层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每个国家、地区在进行社会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安徽社会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两次重大制度变革。随着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安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社会阶级阶层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每个国家、地区在进行社会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安徽社会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两次重大制度变革。随着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安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演化,有些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新生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了。进入21世纪,安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社会 阶级阶层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市场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回潮 被引量:34
4
作者 顾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4,284,共11页
现代化理论认为性别角色观念正在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模式向性别平等的模式转变,但是2000年和2010年两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劳动分工、职业发展、婚姻家庭、生育、子女教育等领域,男女平等的观念有所淡化,传统观念有所回潮。... 现代化理论认为性别角色观念正在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模式向性别平等的模式转变,但是2000年和2010年两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劳动分工、职业发展、婚姻家庭、生育、子女教育等领域,男女平等的观念有所淡化,传统观念有所回潮。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回归与当前市场转型中女性的处境和遭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市场所倡导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等原则忽视了两性的生理差异以及基于此的性别分工,使女性更容易遭到市场竞争的淘汰,成为弱势群体;而消费主义引导的女性身体商品化,借助传统文化的外衣,贬低了女性的人格,侵害了女性的权益。性别平等政策的推行和女性权益的保护有赖于国家作用强有力的发挥,但是国家性别政策的超前性和实践的滞后性,使女性对国家的作用也渐渐失去了信心。传统性别观念的回潮正是女性对自身所处弱势地位一种无奈的认同,而重新让女性拾起性别平等的价值理念,关键在于国家推行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在实践层面获得有效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平等 传统性别观念 市场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产抑或循环:女性的职业阶层不平等与社会流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顾辉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83,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开放对于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意义,代际和代内社会职业阶层流动表明,女性的总流动率和上升流动率均低于男性,女性更多地受到父代尤其是母亲职业地位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容易通过自身努力从较低的社会职业阶层... 当前我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开放对于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意义,代际和代内社会职业阶层流动表明,女性的总流动率和上升流动率均低于男性,女性更多地受到父代尤其是母亲职业地位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容易通过自身努力从较低的社会职业阶层跻身到职业地位的上层。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尽管社会流动率在增加,但是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社会阶层 性别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协调社会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营波 陆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运用大协调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机制的主张,并具体阐述了大协调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伦理舆论机制。
关键词 大协调学 可持续发展 社会机制 目标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7
作者 王开玉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5期8-14,共7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队伍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高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政治家 党的建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干部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再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树新 胡必成 《华东经济管理》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的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压力很大。本文试图对中部省份安徽的再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介绍该省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与成效,探讨造成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根据省情提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失业 再就业 措施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排难探路——评《乡村振兴:战略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树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夯实我国农业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 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夯实我国农业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汇集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农业绿色转型、农产品供给、土地政策等14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果汇集于陈锡文、韩俊主编的《乡村振兴:战略与路径研究》,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2022年),是一部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排难探路的力作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强国 韩俊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振兴 陈锡文 实施路径 热点难点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敏感性的解析与重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春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8,共7页
大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为要素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敏感性是维持其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教师敏感性是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场域中由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等要素共构的各种关系和影响,保持一种适度觉察、领悟和干预的意识... 大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为要素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敏感性是维持其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教师敏感性是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场域中由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等要素共构的各种关系和影响,保持一种适度觉察、领悟和干预的意识与行动,教师敏感性与信任相互支持。重建课堂信任,唤醒教师敏感性,是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本研究基于信任的视角,从教学内容与课堂互动等方面对教师敏感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困境进行解析,并提出重构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敏感性的实践逻辑与路径,具体包括:重构教学内容中的价值敏感性,重塑课堂互动中的信任敏感性,重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敏感性 课堂信任 大学课堂教学 价值敏感 信任敏感 评价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6
11
作者 殷民娥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乡村治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治理主体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治理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着重从... 乡村治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治理主体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治理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乡村治理主体的角度展开分析,通过对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考察,结合现实中乡村治理主体面临的困局,认为必须将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采取系统化的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主体关系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乡贤“内生型经纪”机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探讨乡村治理新模式 被引量:25
12
作者 殷民娥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9,共5页
乡贤是中国自古以来衍生、流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皇权不下县",乡贤在历代协助政府治理乡村中都发挥着重要职能。近年来,以新乡贤文化促进农村治理和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梳理乡贤演进的脉络,发现"保护型... 乡贤是中国自古以来衍生、流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皇权不下县",乡贤在历代协助政府治理乡村中都发挥着重要职能。近年来,以新乡贤文化促进农村治理和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梳理乡贤演进的脉络,发现"保护型经纪"的乡贤文化已失基础、"盈利型经纪"的乡贤文化不具有稳定性,行政嵌入期及村民自治时期的乡贤文化作用有限,故提出要培育"内生型经纪"新的乡贤文化,以推动我国乡村治理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文化 内生型经纪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及其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跃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2-60,共9页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经济人"假设经历了由"古典经济人"到"新古典经济人"再到"新经济人"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经济人"假设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得到了发...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经济人"假设经历了由"古典经济人"到"新古典经济人"再到"新经济人"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经济人"假设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经济人"假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方法论价值。本文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来源、基本内涵、论争及其演变,并从方法论角度探讨"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经济学假设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经济人”假设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丰富内涵及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2
14
作者 范丽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新...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原则、目标、任务、战略布局、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并对思想理论、价值引领、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创作、文明探源、遗产保护、网络治理、文明互鉴等方面作出全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念观点、核心要义、体系架构、思维方法、话语体系等具有独特的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形成逻辑 丰富内涵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考察及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殷民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1-184,共4页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总量过剩与健康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专...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总量过剩与健康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现状及模式的分析,认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重点抓好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以解决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小、散、弱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升级发展,使其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供给侧改革 专业合作社 联合与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家庭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5-222,289,共8页
当前,激烈的社会变迁给家庭带来了剧烈的震荡,家庭问题频发,现代家庭正在面临着重重考验。在家庭中,市场经济倡导的个人理性在不断地侵蚀和破坏传统家庭的平衡关系,家庭成员中个人权利主张和个人感受高涨,社会责任体系则不断下陷。整个... 当前,激烈的社会变迁给家庭带来了剧烈的震荡,家庭问题频发,现代家庭正在面临着重重考验。在家庭中,市场经济倡导的个人理性在不断地侵蚀和破坏传统家庭的平衡关系,家庭成员中个人权利主张和个人感受高涨,社会责任体系则不断下陷。整个社会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弱化增加了家庭独自面对社会的风险。家庭面临的挑战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伦理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在诸多的挑战面前,家庭作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结合点,我们有必要保卫它,提倡立足未来的发展型家庭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问题 发展型家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剖析及高校预防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殷民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8-190,共3页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影响很深,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除客观环境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文章在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重...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影响很深,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除客观环境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文章在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重于矫正的思路,强调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找到家的归属感是预防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并从学校、同伴群体(学生)、家庭三方面着手探讨建立高校预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危害及原因 预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呼唤理论创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十年》
18
作者 方金友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5,共1页
《邓小平理论研究十年》一书 ,紧跟时代潮流 ,立于理论前沿 ;既照顾十年理论研究沿革 ,又把握理论创新 ,是研究邓小平理论和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研究十年》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文学创作及其成就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树新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32-36,189,共6页
文章以文化的视角解读莫言小说创作及其成就。从文化熏染看莫言文学创作如何由特定文化环境中获得叙述的源泉和留下生活烙印的;从文化寻根看莫言文学探索中怎样从回归故乡到拓展疆域,实现超越的;从文化沟通看莫言文学作品多且精准的翻... 文章以文化的视角解读莫言小说创作及其成就。从文化熏染看莫言文学创作如何由特定文化环境中获得叙述的源泉和留下生活烙印的;从文化寻根看莫言文学探索中怎样从回归故乡到拓展疆域,实现超越的;从文化沟通看莫言文学作品多且精准的翻译对其走向世界所产生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文化熏染 文化寻根 文化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丽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本文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解读,认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文化现代化,通过文化的重建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梁漱溟文化重建的思路是建立能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的乡村组织来重组乡村社会结构和唤起乡民的主体意识。这些观点为... 本文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解读,认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文化现代化,通过文化的重建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梁漱溟文化重建的思路是建立能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的乡村组织来重组乡村社会结构和唤起乡民的主体意识。这些观点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思想 文化重建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