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产业演进机制与区域主导产业成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晓岚 孔令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0期18-21,共4页
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资源再配置机制、产业关联传导机制的演化作用是影响主导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安徽主导产业演进状况,指出发挥演进机... 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资源再配置机制、产业关联传导机制的演化作用是影响主导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安徽主导产业演进状况,指出发挥演进机制作用、加快产业成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产业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康熙年间思想文化建设成就述论
2
作者 陶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清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在入关以前就已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汉化,主动追求对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认同。经过多尔衮和顺治的持续努力,特别是康熙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智慧,追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亲力亲为,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取得... 清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在入关以前就已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汉化,主动追求对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认同。经过多尔衮和顺治的持续努力,特别是康熙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智慧,追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亲力亲为,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取得了超迈前贤的成就。本文拟就此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学界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文化建设 康熙年间 成就 述论 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 政治智慧 远见卓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治世思想简议
3
作者 陶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3,共10页
作为乾嘉汉学巨擘和清代哲学重镇,布衣戴震却有着对于吏治整饬、民生疾苦、育人用才和社会治理的积极关注,形成了重吏、民本、尽才等可贵的治世思想,这种思想源于他对于宋明理学道与理、理与事、理与欲等诸多命题的批判性反思,其中所蕴... 作为乾嘉汉学巨擘和清代哲学重镇,布衣戴震却有着对于吏治整饬、民生疾苦、育人用才和社会治理的积极关注,形成了重吏、民本、尽才等可贵的治世思想,这种思想源于他对于宋明理学道与理、理与事、理与欲等诸多命题的批判性反思,其中所蕴含的民本与官本纠结、等差与平等抵牾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徘徊等特质值得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治世 重吏 民本 尽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对程朱“气质之性”的批判与重释
4
作者 张盈盈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5,共8页
戴震以批判程朱“气质之性”为基础提出气质之性是人的本然之性。程朱以“理”为人之性善的本体论根据,将人性“恶”的来源归于“气质之性”。戴震论性的思想模式不同于程朱,力主“气质之性”为善。天道观上,他在“天道—天德”中建构... 戴震以批判程朱“气质之性”为基础提出气质之性是人的本然之性。程朱以“理”为人之性善的本体论根据,将人性“恶”的来源归于“气质之性”。戴震论性的思想模式不同于程朱,力主“气质之性”为善。天道观上,他在“天道—天德”中建构“气”与“善”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命论上,他从人性结构内部推导出由“血气”之自然到“善”之必然;心知论上,他以“血气心知”为人性的基本实体,通过对“心的本质为气”“心能扩充”的诠释,揭示心知觉道德的能力来源于气,“心”通“事物之则”不惑乎所行。他强调“气质之性”不仅为“善”而且有创造善的能力,彰显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上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之性 人性 道德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的自然必然本然人性论说探微 被引量:3
5
作者 陶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7-176,326-327,共10页
在中国传统人性理论中,戴震创造性地提出自然必然本然概念阐述自己的人性主张。梳理三个概念的人性论史流变可以发现,惟有戴震真正自觉而又全面地运用它们,不管是三词连缀,还是两词对举,都突显戴震人性论说贯穿古今、融汇百家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传统人性理论中,戴震创造性地提出自然必然本然概念阐述自己的人性主张。梳理三个概念的人性论史流变可以发现,惟有戴震真正自觉而又全面地运用它们,不管是三词连缀,还是两词对举,都突显戴震人性论说贯穿古今、融汇百家的丰富内涵,展现出传承性、批判性和平民性的理论品质,由此戴震不仅终结了程朱理学人性论,而且也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说的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自然 必然 本然 人性论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性理论再解读——戴震人性可善论摭谈 被引量:1
6
作者 陶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205,312,共10页
先秦人性论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发韧期。孔子对人性善恶未置可否,为后世人性讨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孟荀二子所揭橥人性善恶之理论交锋,谱就中国人性论史最为璀璨的华章。戴震秉承"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的学术路径,... 先秦人性论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发韧期。孔子对人性善恶未置可否,为后世人性讨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孟荀二子所揭橥人性善恶之理论交锋,谱就中国人性论史最为璀璨的华章。戴震秉承"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的学术路径,基于对中国传统尤其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比较和考辨提出其人性可善理论。戴震既归宗孔子、沟通孔孟,又融汇孟荀、择善而从,体现人性理论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实现中国传统人性理论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化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荀子 戴震 性善论 性可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牟宗三的中国历史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6,共8页
牟宗三的历史观的基本特征,是意识决定存在和观念决定历史。他认为:由于启动中国历史的源始观念"修德安民"所具有的道德性、理想性和实践性,因此,中国历史在起始之初就与西方历史有差异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不同,如无封建... 牟宗三的历史观的基本特征,是意识决定存在和观念决定历史。他认为:由于启动中国历史的源始观念"修德安民"所具有的道德性、理想性和实践性,因此,中国历史在起始之初就与西方历史有差异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不同,如无封建社会、无阶级存在等等,所以适用于西方历史的历史观、如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观尤其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说和阶级斗争说并不适合于中国。在他看来,启动中国历史的源始观念规定了中国历史的特点、发展道路和方式,以及历史即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深入理解和诠释唯物史观,可以清晰地和准确地揭橥牟宗三的中国历史观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中国历史观 观念决定历史 世界历史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与儒学哲理化进程的终结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42,共8页
儒学究竟是维系人心、规范人的社会关系的人生学问,还是由概念辨析、逻辑推理所建构的哲学系统,这是儒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研究所必需思考和直接面对的大问题。戴震直面儒学失却匡范人心、维系伦常的社会功能以及宋明新儒... 儒学究竟是维系人心、规范人的社会关系的人生学问,还是由概念辨析、逻辑推理所建构的哲学系统,这是儒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研究所必需思考和直接面对的大问题。戴震直面儒学失却匡范人心、维系伦常的社会功能以及宋明新儒学"以理杀人"的现实,延续儒学传统的经典诠释学的方法,从思想理论上分疏和辨析了儒学作为学问和作为哲学所具有的截然不同的社会功能和效应,从而提出和完成了终止儒学哲理化进程以回归其学问特质的历史性任务。出于思想理论分疏和辨析尤其是学术论战的需要,戴震的学术思想、特别是通过经典诠释学所实现的他的学术思想的理论精华和思想贡献,仍然属于哲学范畴;但是,戴震哲学以后,以儒家学问为思想理论资源的"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建构和思想实现已无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儒学 哲理化 宋明新儒学 理与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人格问题一直为古今中外哲学家所关注。乾嘉汉学主将戴震从三个方面诠释儒家理想人格内涵:士者以究心学术、心系民生为本,君子以仁欲兼得、闻道教化为要,圣人以仁智中和、自然无失为归。戴震理想人格思想呈现了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反思... 人格问题一直为古今中外哲学家所关注。乾嘉汉学主将戴震从三个方面诠释儒家理想人格内涵:士者以究心学术、心系民生为本,君子以仁欲兼得、闻道教化为要,圣人以仁智中和、自然无失为归。戴震理想人格思想呈现了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反思、超越与局限等特征,并在理想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有效途径和信心源泉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独到之处。对此论题的研究于探寻戴氏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促进当前公民理想人格塑造应当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理想人格 诠释 特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嵇康的玄学思想
10
作者 李季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8,共4页
作为"竹林七贤"的主要人物和魏晋玄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嵇康的玄学思想是丰富的、多面的,其本质是"外道而内儒",但是又外不甘于道、内不甘于儒;其玄学思想包括元气自然论、智慧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思... 作为"竹林七贤"的主要人物和魏晋玄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嵇康的玄学思想是丰富的、多面的,其本质是"外道而内儒",但是又外不甘于道、内不甘于儒;其玄学思想包括元气自然论、智慧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思想,长生不老的养生思想,以及"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玄学 自然 养生 音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理想生态模式的实现路径及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冬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114-117,60,共5页
在庄子的理想生态模式"至德之世",人与物保持着本性,没有互相伤害之心,安然相处。要通达"至德之世",庄子主张人与动物平等,都不能超出特定活动区域;人要顺遂而不能破坏动物的本性;人与动物不分彼此,向道回归。庄子... 在庄子的理想生态模式"至德之世",人与物保持着本性,没有互相伤害之心,安然相处。要通达"至德之世",庄子主张人与动物平等,都不能超出特定活动区域;人要顺遂而不能破坏动物的本性;人与动物不分彼此,向道回归。庄子的目的在于论证"道"为万物的本性、认知的对象。有关理想生态模式的思想和实现路径、冲突与纠结的思考,可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智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理想生态模式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