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组水稻新品系及外引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景春 单秀林 +2 位作者 沈家成 罗干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9-30,共2页
为考察自育常规粳稻材料及外引常规粳稻的综合性状的优劣,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系参加省组区域试验并为公司选择新品种提供依据,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农科所自组了2019年常规粳稻品比试验一组。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及材料的产量水平... 为考察自育常规粳稻材料及外引常规粳稻的综合性状的优劣,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系参加省组区域试验并为公司选择新品种提供依据,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农科所自组了2019年常规粳稻品比试验一组。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及材料的产量水平与对照武运粳27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外引的武育粳80、丰粳3227和自育的Z10(郑稻18/武2674//晚08)、7007-1(镇糯19/连粳13-06,粳糯)、7006-3(台0206/武运粳27//扬13品6,粳糯)、7008-5(镇糯19/南粳44,粳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 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大穗小麦新品种皖农398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学奎 周玉 +4 位作者 张道田 罗干 沈家成 高景春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9期41-43,共3页
皖农398(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3)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亲本为宿8802//(丰华8829/泰农18)F5,后代经系谱法选育。2017—2018年、2018—2019年参加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区域试验,2个年度较对照品种济麦22分... 皖农398(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3)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亲本为宿8802//(丰华8829/泰农18)F5,后代经系谱法选育。2017—2018年、2018—2019年参加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区域试验,2个年度较对照品种济麦22分别增产5.42%和3.55%,2019—2020年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94%。皖农398对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种植。该品种以矮秆、大穗等品种特性深受广大种植户和经销商喜爱。本文阐述了皖农398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皖农398的大田生产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皖农398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穗型小麦新品种皖农0907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学奎 周玉 +4 位作者 张道田 罗干 沈家成 高景春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0期24-26,共3页
皖农0907(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0004)系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耐密植、分蘖力强、穗数多、熟相好、丰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多穗型小麦新品种皖农0907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 皖农0907(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0004)系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耐密植、分蘖力强、穗数多、熟相好、丰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多穗型小麦新品种皖农0907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等,以期为皖农0907在淮河以北地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皖农0907 选育过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性小麦新品种皖农206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璇 周玉 +4 位作者 代梦雪 罗干 沈家成 高景春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52-54,共3页
皖农206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目前已经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29。该品种株高较矮、秸秆坚韧,耐肥抗倒,抗寒能力好,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参加安徽省淮河以... 皖农206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目前已经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29。该品种株高较矮、秸秆坚韧,耐肥抗倒,抗寒能力好,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参加安徽省淮河以南麦区区域试验,两年度较对照品种扬麦20分别增产8.72%和9.36%;2019—202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5.28%。本文介绍了皖农206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皖农206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麦新品种皖农505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高景春 黄建华 +3 位作者 沈家成 李延民 单秀林 罗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阐述了红麦新品种皖农505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麦 皖农505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学奎 于媛媛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2期3-3,29,共2页
分析了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差,经费不足;人员配备不足,公共服务力量单薄;技术服务单一,农机农艺不配套等。对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行... 分析了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差,经费不足;人员配备不足,公共服务力量单薄;技术服务单一,农机农艺不配套等。对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行综合建站;充实优化乡村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要的推广经费;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逐步进行农技推广全程服务等,以资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东昌7072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高景春 黄建华 +4 位作者 沈家成 李延民 单秀林 代梦雪 罗干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07-209,共3页
东昌7072是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良星99作父本、烟农15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白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19.0 d,比对照济麦22早熟1.3 d,2019—2020年区域试验、2020—2021年区域试验和2021—2022年生产试... 东昌7072是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良星99作父本、烟农15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白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19.0 d,比对照济麦22早熟1.3 d,2019—2020年区域试验、2020—2021年区域试验和2021—2022年生产试验产量均较对照济麦22高。本文介绍了东昌7072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阐述了其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东昌7072 选育经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丽芳 王越 +2 位作者 陈雨 王德好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42-9343,共2页
[目的]比较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面积示范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赤霉病大发生年份,20%氰烯·氯啶SC和33%多·酮WP可有效控制其危害,病指防效分别在93%和82%以上;50%多... [目的]比较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面积示范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赤霉病大发生年份,20%氰烯·氯啶SC和33%多·酮WP可有效控制其危害,病指防效分别在93%和82%以上;50%多菌灵WP病指防效仅为74%左右;25%氰烯菌酯SC单剂使用效果不理想,病指防效为64%左右。[结论]20%氰烯·氯啶SC是小麦赤霉病的优秀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示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面筋性能指数与部分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家成 周玉 +2 位作者 黄建华 罗干 郑文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20-22,共3页
小麦面筋性能指数(GPI)是基于小麦粉溶剂保持力(SRC)基础上建立的参数,该参数很好地规避了水作为溶剂对SRC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66份栽培试验材料SRC及其他品质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GPI相对于4种溶剂的SRC能很好地反映小麦... 小麦面筋性能指数(GPI)是基于小麦粉溶剂保持力(SRC)基础上建立的参数,该参数很好地规避了水作为溶剂对SRC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66份栽培试验材料SRC及其他品质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GPI相对于4种溶剂的SRC能很好地反映小麦品质差异,避免水作为溶剂对试验结果的误导;破损淀粉对品质参数测定的影响极为明显,因而磨粉前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润麦;GPI=0.6可作为区分小麦品质差异的标准,但仍需结合实际和大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品种品质参数间一致性较差是导致“中间大,两头小”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筋性能指数 溶剂保持力 破损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部分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家成 黄建华 +2 位作者 罗干 周玉 郑文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213-215,共3页
小麦品质研究对于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50份小麦种植材料品质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粉质仪参数与乳酸SRC、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zel沉淀值相关性极高,在育种材料的粗筛选中,可借助相关指标予以替代,相对... 小麦品质研究对于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50份小麦种植材料品质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粉质仪参数与乳酸SRC、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zel沉淀值相关性极高,在育种材料的粗筛选中,可借助相关指标予以替代,相对方便快捷;湿面筋含量对于淀粉糊化特性测定结果有一定干扰作用,选育优质强筋小麦并不能单纯以提高湿面筋含量为目标,应关注面筋指数,通过检测亚基构成相对更加可靠;近红外仪参数中湿面筋含量对于筛选材料具有参考意义。对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可以给育种材料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湿面筋 RVA SRC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相邻生态区不同审定标准带来的品种性状差异分析
11
作者 沈家成 黄建华 +1 位作者 罗干 李明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39-43,共5页
[目的]黄淮麦区南片各省品种存在较多的性状差异,通过发掘育成品种的产量、株高和抗病性等差异,找出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学习。[方法]针对河南、江苏、安徽、陕西四省审定品种相互备案的产量、产量性状和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黄淮麦区南片各省品种存在较多的性状差异,通过发掘育成品种的产量、株高和抗病性等差异,找出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学习。[方法]针对河南、江苏、安徽、陕西四省审定品种相互备案的产量、产量性状和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从产量看,江苏备案品种产量最高,河南次之,安徽最低;陕西审定品种在江苏增产明显;河南、江苏、陕西的品种在安徽表现相差不大。②就株高而言,安徽和江苏的审定品种偏高,河南和陕西的偏低,尤其是河南品种的株高性状明显低于其余三省。③各省审定品种在抗病性上存在差异。安徽审定品种对黄花叶病的抗性比较突出;陕西审定品种对条锈病和纹枯病抗性较强,但大多高感叶锈病;河南和安徽品种对白粉病抗性表现趋势比较一致,品种抗性大都集中在中感—中抗范围,江苏品种则集中在高感—中感区间。河南和安徽备案品种赤霉病抗性较好(50%以上达到中感);江苏备案品种赤霉病抗性偏低(达到中感以上占1/4),其中安徽审定品种抗性较好,陕西审定品种抗病性表现次之。[结论]安徽育种者需要改进的小麦性状,在保证抗性前提下,降低株高,提高粒重是工作重点;江苏育种者需要注重的是降低株高,适当提高粒数和粒重,增加对抗赤霉病材料的应用;河南育种者在丰产性与株高结合上走在前列,同时也应加强赤霉病抗性育种工作;陕西育种者在丰产性、抗条锈病方面比较成功,白粉病抗性偏弱,赤霉病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抗叶锈病育种是各省的育种短板。该研究可为品种经营者和使用者针对当地生产实际选用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备案 产量性状 株高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镇麦15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建华 于学奎 +3 位作者 张道田 高景春 沈家成 罗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32-36,共5页
镇麦15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80006),2021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皖引麦2021001),2019年由安徽省皖农种业有... 镇麦15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80006),2021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皖引麦2021001),2019年由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购得其全国独占生产经营权。本文主要介绍了镇麦1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在安徽省引种备案的表现以及栽培技术,以期为镇麦15在江苏和安徽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镇麦15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荃优822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建华 张道田 +5 位作者 于学奎 罗干 李延民 单秀灵 沈家成 高景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23-24,共2页
荃优822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YR0822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 荃优822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YR0822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荃优822 晚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远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建华 代梦雪 +2 位作者 蒋博文 张孟孟 沈家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6期8-13,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定远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开展了36个近3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对其产量、株型、长势长相、抗倒性和生育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两优2834、云两优2118、玮两优7713、臻两优...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定远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开展了36个近3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对其产量、株型、长势长相、抗倒性和生育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两优2834、云两优2118、玮两优7713、臻两优8612、徽两优丝苗、荃优822、鸿邦两优6363、嘉优中科13-1和荃优169的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株型紧凑、抗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高产栽培 筛选 定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瑞麦618品质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家起 潘治文 +2 位作者 黄建华 高景春 罗干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20-23,共4页
瑞麦618是以烟农19为母本、连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本文通过2019—2021年连续3年的考种结果及2020年9个繁殖基地籽粒样品的品质分析,对瑞麦618的品种特性、产量构成要素、品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瑞麦618是以烟农19为母本、连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本文通过2019—2021年连续3年的考种结果及2020年9个繁殖基地籽粒样品的品质分析,对瑞麦618的品种特性、产量构成要素、品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瑞麦618 产量构成要素 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荃优822的特征特性及两段育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景春 罗干 +3 位作者 沈家成 李延民 单秀林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31-31,33,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杂交水稻新品种荃优822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两段育秧栽培技术,包括两段育秧、适时早插、肥分管理、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荃优822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荃优822 两段育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干 于学奎 +4 位作者 黄建华 沈家成 李延民 单秀林 王宗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46-47,共2页
江淮地区冬春季节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小麦渍(湿)害较为严重,对小麦最终的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小麦渍(湿)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了渍(湿)害的形成因素及其对小麦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小麦生长发育时期的危害,阐... 江淮地区冬春季节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小麦渍(湿)害较为严重,对小麦最终的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小麦渍(湿)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了渍(湿)害的形成因素及其对小麦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小麦生长发育时期的危害,阐述了小麦渍(湿)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选用抗(耐)渍(湿)害性品种、适度深耕、熟化土壤、合理施肥、适当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物质等,以期为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湿)害 防控措施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气候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家起 潘志文 +5 位作者 高素权 蒋博文 张孟孟 代梦雪 周玉 沈家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30-34,共5页
2022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连续近60 d的极端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给水稻及其他旱地作物的生长、结实带来严峻的考验。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准确把握水稻田间群体结构,控制冠层温、湿度,减少不良气候条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本文... 2022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连续近60 d的极端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给水稻及其他旱地作物的生长、结实带来严峻的考验。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准确把握水稻田间群体结构,控制冠层温、湿度,减少不良气候条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本文对20个籼稻品种(系)进行田间调查,主要调查不同品种的分蘖成穗能力、单穗结实能力、籽粒灌浆能力,结合室内考种,搜集统计2021年和2022年水稻季同期气候数据,对比分析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遭遇不利气候条件对水稻最终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系)(遗传背景差异)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较耐高温干旱气候条件的品种(系)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水源便利、合理灌排能够有效缓解高温干旱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2022年的高温干旱胁迫主要影响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中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对有效穗数影响不显著,年际间变化受栽培技术的调控影响较大。水稻二次灌浆的习性能够较好地抵御不利气候条件对其灌浆结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要素 高温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东昌668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学奎 黄建华 +5 位作者 李延民 张道田 罗干 单秀灵 沈家成 高景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47-4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东昌668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性表现、品质、适宜区域及应用前景,并从播种与栽植、施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简要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小麦 东昌668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东昌4703的选育经过及栽培与制种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建华 张道田 +5 位作者 于学奎 罗干 李延民 单秀灵 沈家成 高景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34-34,37,共2页
杂交玉米新品种东昌4703是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母本皖47与父本皖1403配组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和杂交种生产提供... 杂交玉米新品种东昌4703是安徽省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母本皖47与父本皖1403配组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和杂交种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新品种 东昌4703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