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2013年≥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邢秀雅 徐伟 +8 位作者 陈叶纪 吴庆生 谢建嵘 刘志荣 查震球 贾尚春 戴丹 曹丹 贺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6-12,共7页
目的 了解安徽省≥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在201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安徽省12个监测点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人口为样本,采用复杂加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 目的 了解安徽省≥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在201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安徽省12个监测点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人口为样本,采用复杂加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控制率。结果 有效样本量为7182例。安徽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5%(95%CI:20.7%~38.3%),男性(31.5%)高于女性(27.5%),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28,P=0.02);高血压知晓率为41.2%(95%CI:35.2%~47.3%),城市(51.3%)高于农村(35.8%),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2.52,P〈0.001);高血压治疗率为32.9%(95%CI:24.8%~40.9%),城市(44.8%)高于农村(26.5%),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4.87,P〈0.001);高血压控制率为10.5%(95%CI:4.4%~16.6%),城市(19.7%)高于农村(5.6%),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41,P〈0.001);高血压治疗控制率为31.9%(95%CI:18.0%~45.8%),城市(43.9%)高于农村(21.2%),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41,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均呈上升趋势(χ~2=454.09,P〈0.001;χ~2=27.21,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治疗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χ~2=4.28,P=0.04;χ~2=58.54,P〈0.001;χ~2=68.58,P〈0.001)。结论 安徽省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治疗控制率均较低,且城乡差异大。高血压防控工作亟待加强,尤其应强化农村人群、中青年、低学历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治疗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市2007~2017年温湿指数对交通伤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2
作者 张允 梁明明 +8 位作者 施婷婷 叶鹏鹏 汪媛 邢秀雅 姚镇海 闵敏 屈光波 段蕾蕾 孙业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探讨温湿指数与交通伤的关系。方法采用Poisson广义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温湿指数与交通伤的关系,并按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交通伤与温湿指数呈非线性关系,危险效应随温湿指数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总体危险效应... 目的探讨温湿指数与交通伤的关系。方法采用Poisson广义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温湿指数与交通伤的关系,并按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交通伤与温湿指数呈非线性关系,危险效应随温湿指数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总体危险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温湿指数(P(25)分位数)对交通伤的危害效应于暴露当天达到最大[P(25):相对危险度(RR)=1.102(1.010~1.201)],在滞后第5天结束。亚组分析发现滞后0~5 d内,温湿指数对男性和>14~<65岁组人群均有影响,但对≤14岁和≥65岁人群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湿指数与交通伤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且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伤 温湿指数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