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AP模型的安徽省H市碳排放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满意 吴蕾 +3 位作者 朱魏炜 岳正波 王晓辉 钱靖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0,I0008,共9页
采用LEAP模型对安徽省H市2021—2050年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根据减排措施实施力度,设置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分析措施的减排贡献率,从而为H市探索低碳发展路径。结果表明:3个情景下,H市分别于2031、2029、202... 采用LEAP模型对安徽省H市2021—2050年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根据减排措施实施力度,设置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分析措施的减排贡献率,从而为H市探索低碳发展路径。结果表明:3个情景下,H市分别于2031、2029、2021年碳达峰;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难以实现“双碳”目标,只有强化低碳情景才有望实现“双碳”目标。就减排贡献率而言,电力清洁化、电气化和能耗强度降低对H市碳减排起到关键作用,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44.20%、24.76%、22.12%。为实现低碳发展,H市应提高能源终端需求部门电气化率,提升电力清洁化程度,降低用能设备的能耗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P模型 碳排放 情景分析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剖面发生层和环境变量的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高文静 夏冰 +5 位作者 芦园园 应蓉蓉 胡鹏杰 李轶湑 陈红枫 钱家忠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91,共15页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提高区域土壤固碳潜力,以安徽省典型土壤剖面的发生层为切入点,测定了451个典型土壤剖面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母质层(C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并...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提高区域土壤固碳潜力,以安徽省典型土壤剖面的发生层为切入点,测定了451个典型土壤剖面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母质层(C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剖面有机碳平均含量为8.47 g·kg^(-1),总体水平较低,其中A层平均为15.86 g·kg^(-1),远高于B层(平均值5.80 g·kg^(-1))和C层(平均值3.74 g·kg^(-1)),且所有层次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各发生层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均大体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特征;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因子A层为土壤颗粒组成和容重,B层为地形因子和土壤颗粒组成,C层为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地形因子和容重。土壤颗粒组成是驱动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但在制定土壤有机碳调控措施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和土壤容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剖面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养分平衡模型的安徽省畜禽养殖业土地承载力研究
3
作者 邵培艳 王晓辉 +1 位作者 胡淑恒 何祥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7-763,共7页
为探究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现状,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文章采用养分平衡模型测度安徽省2017-2021年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和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特征以及环境污染... 为探究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现状,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文章采用养分平衡模型测度安徽省2017-2021年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和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特征以及环境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安徽省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阜阳、蚌埠、宿州以及亳州市,4市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4%左右;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布与其有相同规律。整体上全省畜禽养殖业未超载,土地承载力指数为0.50左右,但是个别地区养殖压力较大,如安庆、池州、黄山和宣城市土地承载力指数均在0.70以上,具有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因此各区域可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粪肥施用比例、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区域,及时做好环境污染风险较高区域的畜禽养殖总量控制,推动种养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平衡法 土地承载力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蜻蜓目新记录种
4
作者 周元杰 王海明 +3 位作者 虞磊 王赛尔 何祥亮 陈众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黄山市与宣城市的4个蜻蜓目新记录种,分别为深山闽春蜓(Fukienogomphus promatheus)、江浙长足春蜓(Merogomphus vandykei)、印扇蟌(Indocnemis orang)及福建微桥原蟌(Prodasineura fujianensis)。对以上4种蜻蜓的...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黄山市与宣城市的4个蜻蜓目新记录种,分别为深山闽春蜓(Fukienogomphus promatheus)、江浙长足春蜓(Merogomphus vandykei)、印扇蟌(Indocnemis orang)及福建微桥原蟌(Prodasineura fujianensis)。对以上4种蜻蜓的成虫及深山闽春蜓稚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安徽省内印扇蟌的分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 蜻蜓目 新记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电厂灰渣理化特性及土地利用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5
作者 李汉卿 王军 +1 位作者 汤政 聂天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54-59,共6页
通过对某生物质电厂的底渣、混渣的采样分析,调查灰渣的无机元素、重金属、pH、电导率、浸出毒性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灰渣土地利用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底渣相比,混渣中S、Cl、Cd含量明显较高,这可能是混渣中混入... 通过对某生物质电厂的底渣、混渣的采样分析,调查灰渣的无机元素、重金属、pH、电导率、浸出毒性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灰渣土地利用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底渣相比,混渣中S、Cl、Cd含量明显较高,这可能是混渣中混入的飞灰所导致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试验显示,底渣和混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GB 3838、GB/T 14848或GB 5749标准限值;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底渣潜在污染风险很低,而混渣中的Cd对生态环境的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高;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底渣、混渣的非致癌风险很低,对于致癌风险,底渣和混渣通过呼吸途径方式为无致癌风险,通过皮肤接触的致癌风险为可接受,Ni、Cr是较大的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电厂 灰渣 理化特性 土地利用 潜在生态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隙数量和孔径组合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瑞钢 汤志恒 +2 位作者 还小翔 夏冰 钱家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6-1152,共7页
大量野外观测与试验表明,土壤因植物根系发育、蚯蚓活动等形成的不同密度、数量和孔径的大孔隙优势通道影响水分和溶质优势流运移特征。当前对大孔隙度影响的关注较多,而对相同大孔隙度条件下因数量和孔径组合不同带来的影响关注不足。... 大量野外观测与试验表明,土壤因植物根系发育、蚯蚓活动等形成的不同密度、数量和孔径的大孔隙优势通道影响水分和溶质优势流运移特征。当前对大孔隙度影响的关注较多,而对相同大孔隙度条件下因数量和孔径组合不同带来的影响关注不足。文章通过相同大孔隙度的3组不同数量和孔径组合的土柱及对照均质土柱的溶质运移试验,探究其对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影响,并利用Hydrus中的双重渗透模型探究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大孔隙度条件下细而多的大孔隙组合土柱出流速度更快,溶质平均停留时间更短,优势流程度更高;在双重渗透模型中大孔隙数量和孔径组合的改变由参数a体现,且细而多的大孔隙组合a取值更小;a对溶质运移结果的影响表现为a值越小,溶质穿透更快、更集中,峰值质量浓度更高,但是初始穿透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流 大孔隙度 渗流试验 穿透曲线 双重渗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研究生态补水对巢湖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明 马飞虎 +1 位作者 匡武 孙亚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70,477,共9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利用MIKE21软件建立巢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巢湖水动力和水质时空变化过程及4个敏感区域(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效果。总体看来,方案二对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水质改善效果最优,而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总磷(TP)浓度降幅最大。方案二降低了峔山岛、忠庙区域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使总氮(TN)/TP分别从14.7、13.4降至7.4、4.0;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的TN/TP从10.0降至4.8,降低了饮用水水源地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但3个生态补水方案中南淝河入湖口区域的TN/TP均在15~20,表明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水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但由于西半湖的水动力环境未得到改善,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要优化生态补水方案,并有效控制入湖河流流域的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城市合流制系统的溢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生态补水 水动力 水质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及管控分区研究
8
作者 丁雨薇 王晓辉 彭书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中,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和管控分区是关键内容之一。文章以滁州市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的划定方法和目标要求,测算出滁州市各县市区大气污染物分阶段的允许排放量和达标削减比例,同时划定了7个优... 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中,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和管控分区是关键内容之一。文章以滁州市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的划定方法和目标要求,测算出滁州市各县市区大气污染物分阶段的允许排放量和达标削减比例,同时划定了7个优先保护区、24个重点管控区和8个一般管控区。针对大气环境管控区提出管控要求,并对划定成果进行初步应用探索,以期对其他各市编制“三线一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底线 管控分区 管控要求 三线一单 滁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BS与DOM的生活污水直排漏排溯源研究
9
作者 祁昕 张浏 +3 位作者 冯景伟 尹浩 刘兰花 费扬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8,共11页
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溶解性有机物(DOM)溯源手段对十五里河直排漏排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各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SDBS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含量高(522~668μg/L),表征污染时指示... 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溶解性有机物(DOM)溯源手段对十五里河直排漏排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各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SDBS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含量高(522~668μg/L),表征污染时指示作用较明确,但易受工业洗涤废水影响;DOM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呈现高百分比CHOS化合物(83%~84%)与蛋白质+脂质组分(80%~81%)、高氢碳比(H/C=1.6)、低碳的标称氧化态(NOSC=-1)等特征,用以上指标评价污染更为全面,但易受污水处理厂尾水影响.结合SDBS与DOM溯源优势,可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使污染情况表征更加可靠.本研究可为河流中生活污水直排漏排污染分析及其溯源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溶解性有机物(DOM)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对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研究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鹏杰 杜彦锫 +3 位作者 夏冰 仇浩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55,共11页
为全面了解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WoS自带分析工具、HistCite引文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0—2021年间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的... 为全面了解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WoS自带分析工具、HistCite引文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0—2021年间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该方向的发文量逐年稳步增长,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目前土壤胶体影响重金属行为研究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分别是美国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为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主要研究学科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土壤胶体颗粒粒径分级与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土壤胶体的释放、沉积及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和“土壤胶体颗粒的迁移机制与迁移模型研究”为主要的研究主题,人工纳米颗粒在土壤中的行为、迁移转化以及生物有效性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利用场流分离技术结合单粒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探讨土壤胶体与人工纳米颗粒之间发生的复杂相互作用及其对人工纳米颗粒迁移归趋与环境命运的影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重金属 Web of Science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工业聚集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衍瑾 岳正波 +2 位作者 刘亚风 张威振 王晓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7-1304,共8页
为探究皖南地区工业聚集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及健康风险,文章选取典型代表地青阳县,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其矿业、工业、居民、产业园4类用地重金属质量比数据,分析表层土壤重金属Cu、Ni、As、Cd、Hg、Pb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重金属溯源... 为探究皖南地区工业聚集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及健康风险,文章选取典型代表地青阳县,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其矿业、工业、居民、产业园4类用地重金属质量比数据,分析表层土壤重金属Cu、Ni、As、Cd、Hg、Pb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重金属溯源、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质量比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研究区北部存在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潜在风险指数相对较高。在健康方面的影响上,经口摄入是主要风险途径,Pb和As的影响远高于其他重金属,且儿童大于成人。重金属Ni主要来自于矿业行业和产业园区,重金属Pb、Hg主要来自于工业区和居民区,重金属Cd主要来自于工业区,重金属Cu和As的来源相对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溯源 生态风险 富集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线一单”的市域生态空间识别研究——以黄山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凝 吴楠 王在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60-65,共6页
基于“三线一单”技术指南提出的生态空间识别方法,选取皖南典型山区市(黄山市)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空间识别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叠加校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并统筹考虑区域生态保护及地方合理发展诉... 基于“三线一单”技术指南提出的生态空间识别方法,选取皖南典型山区市(黄山市)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空间识别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叠加校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并统筹考虑区域生态保护及地方合理发展诉求,识别并明确的黄山市生态空间面积为7245.62 km^(2),占市域面积的7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生态空间识别 黄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养结合模式下的畜禽粪污承载力分析研究——以长江流域太湖县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祥亮 邵培艳 +1 位作者 乔媛媛 于晴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9,共8页
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战略背景下,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畜禽养殖粪污进行农作物消纳的种养结合模式,采用养分平衡法,通过计算太湖县畜禽粪尿污染物产生量、耕地负荷、主要作物粪肥需求量等,测算了全县畜禽养殖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 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战略背景下,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畜禽养殖粪污进行农作物消纳的种养结合模式,采用养分平衡法,通过计算太湖县畜禽粪尿污染物产生量、耕地负荷、主要作物粪肥需求量等,测算了全县畜禽养殖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全县畜禽粪污总氮和总磷产生量分别为5807.59 t和1922.94 t,污染物耕地负荷属于II级(潜在环境风险),个别乡镇污染物耕地负荷属于IV级(高环境污染风险)。以氮和磷养分计,全县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别为2.75×10^(6)头和1.56×10^(7)头猪当量,计算出来的土地承载力远大于现存栏量。但以氮为基准分析,徐桥镇和大石乡等部分乡镇承载力空间接近满负荷,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种养结合 耕地负荷 土地承载力 太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生消对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吴蕾 陈强 +2 位作者 刘刚 钱靖 周春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30,738,共11页
为探究蓝藻生消对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分析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沉积物中Cr、Co、Ni、Cu、Zn、As、Cd、Pb、Hg元素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以及赋存形态的变化;采用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 为探究蓝藻生消对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分析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沉积物中Cr、Co、Ni、Cu、Zn、As、Cd、Pb、Hg元素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以及赋存形态的变化;采用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蓝藻暴发后,每千克沉积物中Cd和Cr元素平均质量分别增加了0.70倍和0.35倍,其他元素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元素质量空间分布向更加均衡的趋势转变;除Cd和Hg外,其他元素在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比为58%~97%;蓝藻繁盛期,元素各生物有效态占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除Cd外其他元素生物有效态总量占比及残渣态占比变化不大,Cd迁移转化流动性最高;2个时期中,Cd和Hg环境风险均相对较高;蓝藻繁盛期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有所增加,且单一元素环境风险趋向于空间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生消 巢湖 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四化同步”的皖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晓辉 何祥亮 丁雨薇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12期45-48,共4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安徽省相应出台了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规划,皖北“四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新的历史时期,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安徽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皖北“四化同步”发展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安徽省相应出台了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规划,皖北“四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新的历史时期,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安徽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皖北“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匹配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本文是在新时期皖北“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在识别皖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基础上,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与皖北“四化”发展中存在的“不同步”问题,提出了皖北“四化同步”发展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了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充分说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皖北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皖北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的构建
16
作者 陈红枫 夏梦丽 吴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08-212,共5页
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该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和研究脉络,总结二... 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该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和研究脉络,总结二者之间的协同机理,以六安市为例,在测算各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皖西大别山区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及现实困境。最后,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目标,并对构建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乡村振兴 协同推进 皖西大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各形态硫对镉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李轶湑 夏冰 +6 位作者 应蓉蓉 胡哲伟 许芳源 高文静 胡鹏杰 陈红枫 岳正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硫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的形态转化特征以及各形态硫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采集2种不同硫含量的天然水稻土表层土壤,设置低硫(L)、高硫(H)、外源添加硫酸盐(L+S)不同处理组,进行淹水-排水培养试验,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 为了深入了解硫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的形态转化特征以及各形态硫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采集2种不同硫含量的天然水稻土表层土壤,设置低硫(L)、高硫(H)、外源添加硫酸盐(L+S)不同处理组,进行淹水-排水培养试验,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和土壤连续提取技术,表征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和土壤固相中各形态硫、镉的含量。结果表明,提高土壤硫含量有助于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H、L+S组在淹水阶段DGT提取镉含量降低的速度更快,H、L+S组的DGT提取镉在淹水期的下降幅度分别为52.1%、41.4%,高于L组9.8%的下降幅度。水溶性硫酸盐、吸附性硫酸盐在水稻土淹水阶段中逐渐转化为还原性无机硫(RIS),在排水阶段中则相反;大部分外源添加的硫酸盐在水稻土淹水阶段转化为有机硫形态。RIS含量是决定水稻土镉生物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酸提取态镉是与镉生物有效性关联性最强的镉形态;RIS中的主要成分酸挥发性硫化物、铬还原硫化物、水溶性亚硫酸盐与酸提取态镉具有强相关性,分别为-0.81、-0.66、-0.74(P<0.01)。硫元素形态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发生规律性变化,还原性无机硫形态在土壤镉固定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硫元素对水稻土中镉元素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转化 水稻土 生物有效性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分析
18
作者 王晓辉 何祥亮 +6 位作者 韩杰 许克祥 刘莹 高艳 梁松 杜艳 陈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48-54,共7页
[目的]掌握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及特征分布,并提出一系列昆虫多样性保护措施,开展了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对当地的昆虫进行采集调查,将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共记录到昆虫1098... [目的]掌握皖南山区宁国市昆虫多样性及特征分布,并提出一系列昆虫多样性保护措施,开展了宁国市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对当地的昆虫进行采集调查,将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共记录到昆虫10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种,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2种),隶属于19目181科825属。其中,昆虫物种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昆虫类群科级数量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类群属级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在不同时空分布下,9月的昆虫种类最多,灌丛生境是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Shannon-Wiener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网格是63003310,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的网格为63203340。影响宁国市昆虫多样性的因子主要包括生境破坏、农药污染、极端天气。[结论]建议宁国市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有益昆虫,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开展昆虫多样性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保护建议 宁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评估
19
作者 吴蕾 徐婧 +4 位作者 陈强 朱魏炜 杨满意 陈红枫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6-52,共7页
为探究巢湖几种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含量水平、富集特征及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鱼类各组织中Cr、Cu、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 为探究巢湖几种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含量水平、富集特征及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鱼类各组织中Cr、Cu、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种鱼类中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22与NY 5073—2006的限值要求;各元素的平均含量表现为Cu>Cr>As>Hg>Pb>Cd。从栖息水层来看,中下层鱼类肌肉中Cr、Cu、As、Cd和Pb含量高于中上层,Hg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从摄食习惯来看,鱼类肌肉中仅有Hg含量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其他5种元素均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栖息水层对巢湖鱼类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较摄食习惯更大。鱼类各组织对重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规律,Cr和Pb主要富集在鱼鳞、鱼鳃和鱼骨,Cu和As主要富集在肝脏,Cd主要富集在肾脏,Hg主要富集在肌肉。肌肉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可以忽略;Pb致癌健康风险可以忽略,Cr、As和Cd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重金属 含量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评估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曾家垄锡矿高分异花岗岩黑云母地球化学组成:对岩浆源区和演化过程的记录
20
作者 孙克克 陈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77,共18页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原生锡矿化总是与还原的高分异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相比于普通花岗岩,富锡高分异花岗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全岩地球化学往往具有多解性且只能给...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原生锡矿化总是与还原的高分异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相比于普通花岗岩,富锡高分异花岗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全岩地球化学往往具有多解性且只能给出岩浆体系演化最终产物的信息,难以揭示岩浆经历的演化细节。岩浆中结晶的矿物如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等能够记录岩浆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全岩组分难以反映的精细演化过程,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对江西省曾家垄锡矿成矿高分异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曾家垄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岩浆来源。这些黑云母显示低的镁指数(Mg^(#)=5.70~9.93,平均值为7.63)和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1.77~1.98,平均值为1.88),与世界范围内S型花岗岩中黑云母特征一致,表明曾家垄花岗岩为变质沉积岩熔融而成的S型花岗岩。黑云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随着K/Rb比值降低,Rb、Cs、Sn的含量逐渐增加而Pb含量逐渐降低,暗示岩浆经历了以钾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过程。值得关注的是黑云母中Sn的含量随着K/Rb比值降低增加了4倍,暗示随着岩浆分异锡在残余岩浆中的含量显著增加。曾家垄花岗岩黑云母具有较低的Ⅳ(F)、Ⅳ(F/Cl)、lg(fHF/fHCl)值,较高的Ⅳ(Cl)值,Ⅳ(Cl)与Ⅳ(F/Cl)之间、lg(f_(H_(2)O)/f_(HF))与lg(f_(HF)/f_(HCl))之间显示明显的负相关性,暗示曾家垄岩浆为富氟贫氯岩浆体系,黑云母结晶过程中伴随有持续的流体出溶。曾家垄花岗岩中黑云母几乎不含Fe^(3+),在Fe^(3+)-Fe^(2)+-Mg三角图解中,黑云母均位于FMQ线之下,表明其氧逸度非常低。曾家垄花岗岩中黑云母记录了岩浆具有富集的源区组成、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较低的氧逸度、持续的流体出溶,这些过程有利于最终的矿化富集。结合本文的数据及统计的文献数据表明不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Cu、Mo、W、Sn)中岩浆黑云母在主量元素、卤素及微量元素上显示不同的特征,黑云母地球化学可用于区分不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高分异花岗岩 岩浆源区 卤素逸度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