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锦秋 陈淑萍 +4 位作者 江山 朱兴胜 黄建兵 吴传勇 王卫宁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本文报道1987年2—12月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及结果。全省共布设测点777个,其中按25×25km 网格在全省均匀布设的网格点216个,各类加密测点561个。调查测量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 本文报道1987年2—12月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及结果。全省共布设测点777个,其中按25×25km 网格在全省均匀布设的网格点216个,各类加密测点561个。调查测量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67、5.62和5.55×10(?)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38×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59和9.3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2.64和2.62×10^(-8)Gy·h^(-1),室外分别为2.95和2.94×10^(-8)Gy·h^(-1);(5)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2.23和11.99×10^(-8)Gy·h^(-1),室外分别为8.62和8.49×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1、0.24、0.75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5、1.2和3.7×10~4人·Sv。调查发现原徽州地区炭化砖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25.56×10^(-8)Gy·h^(-1),明显高于全省建筑物室内的调查结果,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贯穿辐射 天然Γ辐射 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分析与环境目标可达性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朱余 吴威 王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介绍了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对实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安徽 淮河 水污染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戴晓峰 徐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选取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中的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和石台县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 选取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中的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和石台县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环境监测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余 陈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巧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3-14,16,共3页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壮大,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试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监测指标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监测 监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分析中校准曲线可靠性和检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怀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63-365,共3页
介绍了环境监测分析中校准曲线的分类、拟合方法和应用范围 ,提出了对拟合校准曲线进行可靠性检验的设想和建议的经验指标。如相对剩余标准差、截距、斜率检验、失拟方差检验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监测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校准曲线 检验指标 环境监测分析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省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定位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余 陈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B12期37-38,共2页
分析了省级环境监测站现状,提出了省级环境监测站应具备的基本职能和发展重点构想。
关键词 省级 环境监测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准确度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怀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1,共3页
阐述了环境监测准确度控制的概念以及常用方法,提出了标准溶液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并对质控样控制的合格判断、加标回收率计算修正以及定性加标的应用提出独到见解。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准确度 标准溶液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钱贞兵 戴晓峰 +1 位作者 陈超 徐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5,共4页
选取安徽省5大生态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环保部门对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相关技术规范,对2011年和2015年安徽省全部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再根据5大生态区所辖的县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各生态区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各生... 选取安徽省5大生态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环保部门对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相关技术规范,对2011年和2015年安徽省全部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再根据5大生态区所辖的县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各生态区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各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变化情况。通过对各生态区二级指数的统计学分析,找出导致研究年份间变化的原因,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配对样本t检验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峰 张运 +1 位作者 顾长梅 徐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通过对人均生态承载力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生态承载系数的概念。从多个时间断面出发,计算2001—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并选取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和COD排放4个评价因子,构建基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安徽省资源环... 通过对人均生态承载力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生态承载系数的概念。从多个时间断面出发,计算2001—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并选取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和COD排放4个评价因子,构建基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安徽省SO2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高于0.4的警戒线,能源消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接近0.4的警戒线,水资源消耗和COD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均处于相对平均等级。(2)总体来看,省内资源型城市马鞍山、淮南,经济较发达城市合肥和沿江工业城市安庆、芜湖是安徽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公平性的主要因子,需要优化资源环境分配;皖南山区城市黄山、池州和宣城是安徽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公平性的主要因子。该研究可为安徽省资源环境安全性评估和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生态承载系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贞兵 周先传 +1 位作者 徐升 汪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612-8614,共3页
研究利用2000和2004年安徽省卫星遥感图像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安徽省17个市级行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整体来看,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关键词 安徽省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先传 钱贞兵 +1 位作者 汪砚 徐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381-4383,共3页
利用2004年中巴1号02星遥感影像,经图像解译获取了安徽省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以此数据,结合统计资料,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全省17个市级行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有3个市,等级为良的有... 利用2004年中巴1号02星遥感影像,经图像解译获取了安徽省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以此数据,结合统计资料,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全省17个市级行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有3个市,等级为良的有8个市,等级为一般的有6个市,全省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遥感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环境系统经济损失值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文英 杨寿彭 孙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提出了环境系统经济损失概念 ,并在这一概念框架中建立了符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 ,测算了以货币值表达的 1990年的安徽省及该省分地市、分行业 ,以及各受损体类型的环境系统经济损失值 ,分析了各损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安徽省... 提出了环境系统经济损失概念 ,并在这一概念框架中建立了符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 ,测算了以货币值表达的 1990年的安徽省及该省分地市、分行业 ,以及各受损体类型的环境系统经济损失值 ,分析了各损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安徽省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损失代价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系统 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损失 生态破坏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十一五”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先传 徐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224-9224,9244,共2页
利用2006~2010年安徽省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对安徽省"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评价。
关键词 安徽省 十一五 生态环境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锦秋 邵广南 +4 位作者 江山 黄建兵 吴传勇 朱余 王卫宁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1-294,共4页
本文报道安徽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品332个,其中包括25×25 km 网格点土壤样品216个,城镇加密点98个,特殊点18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 本文报道安徽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品332个,其中包括25×25 km 网格点土壤样品216个,城镇加密点98个,特殊点18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按网格点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38)U,41.8和41.4 Bq·kg^(-1);^(232)Th,53.0和53.1 Bq·kg^(-1);^(226)Ra,41.2和41.3 Bq·kg^(-1);^(40)K,548.7和553.4 Bq·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核素 天然 含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淑萍 朱锦秋 +3 位作者 王卫宁 朱余 刘忠惠 黄平路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5-300,共6页
本文报道了1987—1988年安徽省江河、湖泊、水库、泉、井和自来水中 U、Th、^(226)Ra、^(40)K 浓度的调查结果。全省共布设取样点124个,采集水样269个。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各类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属正常本底水平。
关键词 水体 放射性核素 浓度 调查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南部与北部典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晓峰 钱贞兵 +1 位作者 陈超 徐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05-107,共3页
选取安徽省南部和北部的10个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农村环境状况指数和生态状况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以安徽南部和北部县域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造成南北方环境差异的... 选取安徽省南部和北部的10个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农村环境状况指数和生态状况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以安徽南部和北部县域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造成南北方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南北差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余 陈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污染物排放 生态影响 污染源监测 环境敏感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升 钱贞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56-57,61,共3页
[目的]运用遥感技术评价"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功能。[方法]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对安徽省&qu... [目的]运用遥感技术评价"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功能。[方法]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对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2015年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石台县的生态环境功能指数为75.34~81.83,生态功能等级均为优。"十二五"始末相比,岳西县的生态功能变化度为略微变好,其余5个县均为无明显变化。[结论]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县域自然生态优越,生态系统承载力高,生态功能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功能 评价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流域2003年7月汛期污染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余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通过对安徽省辖淮河流域 7月份汛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汛期淮河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干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存在相关。汛早期受面源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中、后期受点源污染... 通过对安徽省辖淮河流域 7月份汛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汛期淮河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干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存在相关。汛早期受面源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中、后期受点源污染为主 ;支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主要受点源排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流量 污染物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