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体瓦斯在声波场作用下的放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建楼 严家平 +1 位作者 王来斌 王兴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为了研究声波场作用下的含瓦斯煤体应力演化规律和瓦斯放散特征,使用了自行研制的声波场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装置,建立了声波场作用下煤体瓦斯放散物理模型,对放散过程中的煤体总压力、瓦斯压力和瓦斯放散速度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声波场作用下的含瓦斯煤体应力演化规律和瓦斯放散特征,使用了自行研制的声波场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装置,建立了声波场作用下煤体瓦斯放散物理模型,对放散过程中的煤体总压力、瓦斯压力和瓦斯放散速度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声波场作用下的煤体总压力随声波作用时间按照对数规律降低;试验还表明,声波对煤体的机械损伤效应和周期性振动作用能够促进瓦斯的解吸和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瓦斯 声波场 放散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元素迁移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松 桂和荣 孙林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7-992,共6页
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对宿州石灰岩土壤质量状况、成土作用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P、Sr较缺乏,K、Ca、Fe、Mn和Cu含量丰富,S、Zn含量适中;在岩石-土壤作用过程中,Ca、Cu和Sr元素亏损... 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对宿州石灰岩土壤质量状况、成土作用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P、Sr较缺乏,K、Ca、Fe、Mn和Cu含量丰富,S、Zn含量适中;在岩石-土壤作用过程中,Ca、Cu和Sr元素亏损,其他元素全部富集;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解释累计总方差77.03%,其中元素Si、Zr、Ca、Ti、Al、K、Mn主要受控于自身化学行为(PC1);Rb、Fe、V、Th、Cr主要受区域环境影响(PC2);PC3和PC4分别对元素Pb、Sr、As和Cu、Zn有较高的贡献,暗示此两种因素为后期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土壤 评价 宿州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北部矿区深层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曼利 桂和荣 彭位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6-271,共6页
测试了安徽北部矿区4个典型煤矿深层地下水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样采自松散、煤系、太灰和奥灰4个含水层。在对各含水层5种重金属质量浓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加附注评分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矿区主要含水层深层及区域整... 测试了安徽北部矿区4个典型煤矿深层地下水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样采自松散、煤系、太灰和奥灰4个含水层。在对各含水层5种重金属质量浓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加附注评分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矿区主要含水层深层及区域整体开展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松散和太灰含水层中水样重金属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Ni、Pb、Cu、Cd、Cr,而煤系和奥灰含水层中水样重金属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Ni、Pb、Cu、Cr、Cd;整体地下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Ni、Pb、Cu、Cd、Cr;标准差显示煤系水和太灰水可能已受到采煤活动的扰动;松散层和奥灰水质为良好,太灰水质较差,煤系水质极差(F=7.52);整个矿区地下水水质分级为较差,综合污染评价结果为警戒线(NI=1.0),污染水平为尚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地下水 重金属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矿井瞬变电磁仪的性能试验研究——与进口Terratem仪器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向红 张平松 +2 位作者 刘盛东 桂和荣 马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9-994,共6页
为评价国产本安型矿井瞬变电磁仪YCS40(A)的稳定性及对异常体的分辨能力,特将其同井下使用较频繁的进口仪器TERRATEM做了试验对比。试验中,进行了二款仪器使用各自的常规装置展开单点背景值实验对比、对异常体的分辨能力实验对比和抗干... 为评价国产本安型矿井瞬变电磁仪YCS40(A)的稳定性及对异常体的分辨能力,特将其同井下使用较频繁的进口仪器TERRATEM做了试验对比。试验中,进行了二款仪器使用各自的常规装置展开单点背景值实验对比、对异常体的分辨能力实验对比和抗干扰能力等模拟实验对比。并在同一感应电动势-衰减时间(V-T)的坐标下考察二者的关断时间、感应电动势的幅值、光滑程度及衰减速率和尾期信号的抗干扰度等衡量仪器性能的硬性指标。最后通过井下实际工程实例剖面测量对比,表明国产YCS40(A)矿井瞬变电磁仪具有稳定性较好、抗干扰能力强、对异常体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等优点,同时也感到该仪器探测窗口较少、感应时间短,当井下异常体埋深超过120 m时其分辨力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仪YCS40(A) 瞬变电磁法 响应曲线 数据处理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工程岩土学课程教改探索
5
作者 张海涛 冯松宝 丁点点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4期21-22,共2页
工程岩土学是在工程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两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门边缘学科,在地质和土木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该学科自身的特色和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了工程岩土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探... 工程岩土学是在工程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两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门边缘学科,在地质和土木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该学科自身的特色和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了工程岩土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探索,使其更适用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工程岩土学 理论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氮吸附法判识构造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楼 张治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844,共7页
煤体结构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煤与瓦斯共采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为了区分煤体结构在地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程度,采集了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8283采煤工作面煤样,基于自相似原理和实验室内对煤样的加压模拟实验,通过煤基质纳米级... 煤体结构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煤与瓦斯共采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为了区分煤体结构在地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程度,采集了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8283采煤工作面煤样,基于自相似原理和实验室内对煤样的加压模拟实验,通过煤基质纳米级孔隙在低温氮吸附-解吸曲线上的响应对比分析,建立了低温氮吸附法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并对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10号煤层内1026和1035工作面煤体宏观结构及微观孔隙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微观孔隙结构变化与构造煤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煤体破坏程度的提高,在吸附-解吸曲线上表现为吸附量明显增大,纳米级孔隙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明显增加,平均孔径略有增加;构造煤解吸曲线上有明显的陡降点,而原生结构煤的解吸曲线不具有这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煤体结构 低温氮吸附 纳米级孔隙 桃园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矿区深层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以皖北矿区为例 被引量:36
7
作者 林曼利 桂和荣 +3 位作者 彭位华 孙林华 陈松 李致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以皖北矿区为例,分析测试了不同含水层(松散、煤系、太灰、奥灰)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Cd、Cr、Cu、Zn、Pb、Ni),对其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在不同含水层含量大小次序各不一样,从整体来看,研究区地下... 以皖北矿区为例,分析测试了不同含水层(松散、煤系、太灰、奥灰)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Cd、Cr、Cu、Zn、Pb、Ni),对其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在不同含水层含量大小次序各不一样,从整体来看,研究区地下水中所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Ni〉Zn〉Pb〉Cu〉Cd〉Cr,与太灰水一致;整体地下水中Cr、Cu和Zn均未超过(GB/T14848—93)中Ⅲ类水质标准,Cd、Pb和Ni有部分水样超过标准限值。化学致癌物Cd和Cr在各含水层所致健康危害风险值数量级在10-6-10^-4 a^-1,Cr健康风险值在各含水层中均大于Cd,Cr在煤系含水层危害风险值(1.29×10^-4 a^-1)已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最大可接受风险(1×10^-4 a^-1),为研究区首要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控制指标。化学非致癌物Cu、Zn、Pb、Ni四种重金属健康危害风险值较小,数量级在10^-11-10^-8a^-1,Pb和Ni健康危害风险值相对较高,也应引起重视。各含水层总的健康风险值大小次序为:煤系〉太灰〉奥灰〉松散,前三者已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5×10^-5 a^-1)最大可接受风险,其中煤系含水层总的健康风险值为1.46×10^-4 a^-1,已超过USEPA(1×10^-4 a^-1)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对矿区深层地下水开展重金属含量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下水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地下水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市护城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致春 桂和荣 陈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在对宿州市护城河沉积物12个采样点重金属含量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中V、Cr、Ni、Cu、Zn、As及Pb 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C... 在对宿州市护城河沉积物12个采样点重金属含量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中V、Cr、Ni、Cu、Zn、As及Pb 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Cu和Zn处于较强污染状态,Ni、As和Pb处于中等污染状态,Cr处于轻微至中等污染状态,V处于无污染状态;护城河沉积物12个采样点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7、H10、H3、H9、H1、H11、H6、H5、H12、H8、H2和H4,其中位于工业区附近的H7点污染程度最高,而位于居民区和护城河汇流处附近的H4点最低;聚类分析将7种重金属分为Ⅰ类(Cu、Zn、As和Pb)、Ⅱ类(Cr和Ni)和Ⅲ类(V),每类元素自身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过程;旋转成分矩阵后的因子分析从重金属元素变量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对应,可解释总变量的90.97%。PC1(Cu、Zn、As和Pb)表示交通运输和煤炭工业污染,PC2(Cr和Ni)表示机械制造业,PC3(V)表示自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型城市 护城河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程度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高程异常拟合的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娟 陶叶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为解决控制点平面坐标与高程异常值中均含有误差的情况下求解模型参数的问题,对应用总体最小二乘算法(TLS)建立G-M模型求解拟合模型参数的方法进行讨论,重点对应用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解决控制点之间观测值精度不等对参数求解有影响的... 为解决控制点平面坐标与高程异常值中均含有误差的情况下求解模型参数的问题,对应用总体最小二乘算法(TLS)建立G-M模型求解拟合模型参数的方法进行讨论,重点对应用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解决控制点之间观测值精度不等对参数求解有影响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基于稳健估计思想的TLS迭代定权算法进行讨论,并通过算例与其他两种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稳健估计的TLS算法能更好地解决含有误差的控制点已知坐标对GPS高程拟合模型参数求解有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高程异常拟合 稳健估计 总体最小二乘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瓦斯吸附与放散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楼 严家平 +1 位作者 王来斌 王兴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研究煤体在吸附和放散瓦斯过程中的力学特征,使用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试验平台,建立了煤体瓦斯吸附与放散物理试验模型,对煤体在瓦斯吸附和放散过程的煤体总应力、瓦斯压力和瓦斯放散速度等参数进行了监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 为研究煤体在吸附和放散瓦斯过程中的力学特征,使用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试验平台,建立了煤体瓦斯吸附与放散物理试验模型,对煤体在瓦斯吸附和放散过程的煤体总应力、瓦斯压力和瓦斯放散速度等参数进行了监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刚性围岩中的煤体,当煤体瓦斯从游离态向吸附态转化过程中,煤体总应力略微降低,孔隙压力和有效应力随时间分别按照对数规律减小和增大;煤体瓦斯向煤体外放散阶段,瓦斯压力和煤体总应力随时间按照负指数规律降低,有效应力随时间略有降低,瓦斯放散速度随时间按照对数规律降低。此研究成果可对矿井瓦斯动力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采技术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吸附 放散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和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汛期上游来水对新汴河上覆水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浩 杨凯 +4 位作者 王晓 夏瑞 李致春 邱慧丽 后希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84-4391,共8页
为探究汛期上游来水对新汴河上覆水水质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及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分析上游来水前后新汴河上覆水水质参数、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变化.结果表明:(1)汛期上游来水后CODCr和CODMn显著升高(P<0.0... 为探究汛期上游来水对新汴河上覆水水质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及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分析上游来水前后新汴河上覆水水质参数、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变化.结果表明:(1)汛期上游来水后CODCr和CODMn显著升高(P<0.01),而总氮(TN)的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表明新汴河汛期上游来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2)基于EEMPARAFAC解析出3种荧光组分,C1和C2为类腐殖质组分、C3为类蛋白质组分,上游来水后类蛋白质组分(C3)的含量显著提升(P<0.05),表明汛期上游来水中C3的含量相对较高;(3)SOM分析结果表明:新汴河汛期水质可能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及城市地表径流有关;(4)新汴河上覆水中DOM受控于内源及陆源的共同作用,但汛期上游来水后新汴河上覆水DOM陆源性特征更加明显.本研究探究了典型平原地区河流(新汴河)受汛期来水影响下水质及DOM的变化,以期为新汴河水环境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汴河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市沱河沉积物氮磷和有机碳分布及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云鹏 李致春 +2 位作者 余宝宝 王春义 查月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测定沱河宿州城区段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运用C/N和N/P比值法研究其可能来源,采用有机指数和折算后有机氮评价沱河沉积物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沱河城区段沉积物中TN、TP和TOC平均质量比... 通过测定沱河宿州城区段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运用C/N和N/P比值法研究其可能来源,采用有机指数和折算后有机氮评价沱河沉积物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沱河城区段沉积物中TN、TP和TOC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 343 mg/kg、608 mg/kg和30 201 mg/kg;C/N和N/P比值表明河流底泥沉积物中C、N和P污染可能是外源输入,且受煤炭工业发展影响较大;有机氮达到Ⅲ级,属于尚清洁程度,有机指数达到Ⅳ级,属于有机污染范畴,5号采样点需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 总磷 总有机碳 沉积物 沱河宿州城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