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田地震勘探资料时间深度转换的速度标定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潘平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41-45,共5页
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中,T(时)-Z(深)转换的速度参数向来很受重视。但通常只采用速度谱或地震测井资料获取速度参数,本文介绍一种用钻探深度和地震反射波进行速度标定,然后根据速度变化规律制作层间速度分布图的方法,并介绍该方... 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中,T(时)-Z(深)转换的速度参数向来很受重视。但通常只采用速度谱或地震测井资料获取速度参数,本文介绍一种用钻探深度和地震反射波进行速度标定,然后根据速度变化规律制作层间速度分布图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在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的实际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地震勘探 时间深度转换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反褶积
2
作者 赵邦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58-63,共6页
反褶积又称反滤波,是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较主要的手段之一。地震记录道不能像测井曲线那样反映地层的细节,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纵向分辨的限制;二是地震子波受地层的吸收、衰减而延续过长。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煤田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震勘探资料预测5号煤层厚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邦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64-68,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刘庄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5层,其中5号煤层厚度变化最大(0~7m)。据钻孔揭露,中西部该煤层较厚,一般4~6m;东部煤层变薄,有一冲刷带。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煤层 煤田 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4
作者 龚远武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27-36,共10页
引言将地震勘探所获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是资料解释工作的重要任务。地震模拟技术就是这种能够将测井资料与实际地震记录联系起来的媒介手段和方法。以往有关文献介绍的地震模拟技术皆需要声测资料或实验室的岩石测定资料。
关键词 地震 模拟技术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S—V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调校和检验
5
作者 沈洪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50-58,共9页
在中日合作勘探刘庄井田过程中,使用了 DFS-V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米尼-索西机械震源采集地震资料的需要,该系统采用了与 MSP(多源处理机)相配套的方式。MSP 是记录并处理打夯机所激发的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 在中日合作勘探刘庄井田过程中,使用了 DFS-V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米尼-索西机械震源采集地震资料的需要,该系统采用了与 MSP(多源处理机)相配套的方式。MSP 是记录并处理打夯机所激发的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的,它本身有着较完善的自检功能。本文总结了这次勘探活动中对系统的技术调校要求,并概述了调试和检验的经验以及仪器保养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S-V 地震资料 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庄井田的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
6
作者 唐建益 汤英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10-20,共11页
由于采用大规模现代化综采技术,需要对一些小型地质构造有更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度加大,以钻探为主的煤田勘探费用大幅度增加,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关键词 煤田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反射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
7
作者 潘平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46-49,共4页
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采用二层界面倾向可任意变化的三维模型,通过求解地震反射波在两层介质内的射线路径,来完成回声点在三维空间的偏移归位。
关键词 偏移归位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时间深度转换方法介绍
8
作者 潘平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37-40,共4页
在刘庄中日合作勘探过程中,对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的时间-深度(T-Z)转换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不同阶段试用了多种方法,现将我系统尚未采用的三种T-Z 转换法介绍如下,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关键词 时间深度转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