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船舶舱室优化布置实践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海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以AutoCAD为平台,建立机舱模型,利用Multigen Creator和Vega实现其视觉仿真,依照船舶规范,结合人体工程学,应用虚拟技术,实现对舱室优化布置。
关键词
MULTIGEN
CREATOR
VEGA
人体工程学
视觉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r颗粒对Ni-Graphene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
2
作者
孟良
胡勤友
+1 位作者
施朝健
黄常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9-268,278,共11页
目的电沉积技术制备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调查不同Cr颗粒浓度对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影响。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镍铝青铜(NAB)表面制备出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
目的电沉积技术制备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调查不同Cr颗粒浓度对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影响。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镍铝青铜(NAB)表面制备出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复合沉积层的形貌、成分与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结晶形状及结晶织构)进行表征,并采用显微硬度计与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沉积层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调查。结果Graphene颗粒使得纯Ni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由175.3 nm减小到Ni-0Cr-4Graphene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60.5nm。随着Cr颗粒质量浓度进一步从0g/L增加到100 g/L,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的Cr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3.8%,且Ni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到Ni-100Cr-4Graphene沉积层的29.1nm,Ni[200]结晶织构被消除。Graphene与Cr颗粒显著提高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的表面硬度,所有复合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纯Ni沉积层(260.1HV0.2),且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沉积层平均显微硬度为489.8HV0.2。同时Graphene与Cr颗粒改善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复合沉积层的自腐蚀电位(Ecorr)为-0.21 V,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0.25μA/cm^2,其相对纯Ni沉积层Jcorr(7.01μA/cm^2)降低了1个数量级。结论溶液中Cr颗粒浓度的增加引起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Cr含量的增加,使得更多Cr颗粒与Graphene颗粒共同作为Ni金属结晶形核点,促进了Ni的晶粒细化与织构转变,最终提高了复合沉积层的硬度与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石墨烯
镍基复合沉积层
组织结构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舱室优化布置实践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海洋
机构
安徽省淮河船舶检验局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文摘
以AutoCAD为平台,建立机舱模型,利用Multigen Creator和Vega实现其视觉仿真,依照船舶规范,结合人体工程学,应用虚拟技术,实现对舱室优化布置。
关键词
MULTIGEN
CREATOR
VEGA
人体工程学
视觉仿真
优化设计
Keywords
Multigen Creator Vega
mannequin
scene simulation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U663.8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r颗粒对Ni-Graphene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
2
作者
孟良
胡勤友
施朝健
黄常海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安徽省淮河船舶检验局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9-268,27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915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项目(18DZ12063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1651)。
文摘
目的电沉积技术制备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调查不同Cr颗粒浓度对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影响。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镍铝青铜(NAB)表面制备出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复合沉积层的形貌、成分与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结晶形状及结晶织构)进行表征,并采用显微硬度计与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沉积层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调查。结果Graphene颗粒使得纯Ni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由175.3 nm减小到Ni-0Cr-4Graphene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60.5nm。随着Cr颗粒质量浓度进一步从0g/L增加到100 g/L,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的Cr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3.8%,且Ni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到Ni-100Cr-4Graphene沉积层的29.1nm,Ni[200]结晶织构被消除。Graphene与Cr颗粒显著提高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的表面硬度,所有复合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纯Ni沉积层(260.1HV0.2),且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沉积层平均显微硬度为489.8HV0.2。同时Graphene与Cr颗粒改善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复合沉积层的自腐蚀电位(Ecorr)为-0.21 V,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0.25μA/cm^2,其相对纯Ni沉积层Jcorr(7.01μA/cm^2)降低了1个数量级。结论溶液中Cr颗粒浓度的增加引起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Cr含量的增加,使得更多Cr颗粒与Graphene颗粒共同作为Ni金属结晶形核点,促进了Ni的晶粒细化与织构转变,最终提高了复合沉积层的硬度与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电沉积
石墨烯
镍基复合沉积层
组织结构
腐蚀性能
Keywords
electrodeposition
graphene
Ni based composite coating
microstructure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船舶舱室优化布置实践
何海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r颗粒对Ni-Graphene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
孟良
胡勤友
施朝健
黄常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