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影像鉴别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
1
作者 段华秀 赵春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特点,区别两者,并评述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病例,评价两者之间的CT影像的异同,以及临床价值。结果 28例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特点,区别两者,并评述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病例,评价两者之间的CT影像的异同,以及临床价值。结果 28例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其中薄壁23例,厚壁5例,偏心空洞7例,有壁结节6例,毛刺7例,卫星灶15例,胸膜尾征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增厚2例;25例肺内癌性空洞,厚壁22例,薄壁3例,其中19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8例,呈分叶状23例,血管集束征19例,胸腔积液10例,淋巴结肿大24例。结论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存在差异,其对于两者的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性结核空洞 癌性空洞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孙莉 赵春林 +1 位作者 刘娜 叶明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1例疑似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CTA检查,以3D-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81例患者分为破裂组(79例)和未破裂...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1例疑似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CTA检查,以3D-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81例患者分为破裂组(79例)和未破裂组(2例)。统计CTA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CTA与3D-DSA的一致性。结果 81例疑似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TA诊断准确率是97.54%,灵敏度是97.47%,特异度是100%,Kappa检验CTA与3D-DSA的一致性较好。CTA动脉瘤最长径、最宽径、瘤颈测量结果与3D-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最长径、最宽径、瘤颈均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检查可提高LA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与3D-DSA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