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1
作者 盛军 陈宏山 《安徽医学》 2018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应用MSCTA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D患者MSCTA检查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应用MSCTA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D患者MSCT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MSCTA在主动脉管壁内膜破口总数量和测量左侧锁骨下动脉水平主动脉管径方面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按De Bakey法分型:Ⅰ型2例(9.09%),Ⅱ型5例(22.73%),Ⅲ型15例(68.18%)。主动脉内膜初始撕裂的初破口位于升主动脉7例(31.81%),主动脉峡部13例(59.09%),胸主动脉1例(4.55%),腹主动脉1例(4.55%)。所有患者均发现夹层远端内膜1个或多个再破口;再破口数量≥2个10例(45.45%),单个12例(54.55%)。其中14例患者完善DS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比较,MSCTA在显示内膜破口数量和测量左侧锁骨下动脉水平主动脉管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P=0.311)。结论 MSCTA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诊断A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后处理技术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