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33-34,共2页
针对草莓和产中的品种问题、种苗问题、连作障碍、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和病虫害防治不理想等,介绍了草莓生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草莓生产 高产高效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套袋技术
2
作者 谢雷 张洁 刘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6X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套袋技术 葡萄 果实外观品质 高档果品 农药污染 果实风味 果品质量 套袋栽培 病虫害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洪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1期152-152,共1页
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国家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农村进行多方面的建设,其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与农业生产环境是首要关注的要点。本文主要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合理、科学模式,为促进农村的可持续性长远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环保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继春 孙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3-23,共1页
小麦是一种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介绍了寿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早播、精细整地、平衡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农技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运筹对大棚草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贤辉 张华 刘明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6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研究施肥对大棚草莓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棚草莓上应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无机肥不同组合的肥料运筹,分析大棚草莓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结果]施用无机肥能促进草莓的分枝和开花,提高产量。配合施用无机肥与有... [目的]研究施肥对大棚草莓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棚草莓上应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无机肥不同组合的肥料运筹,分析大棚草莓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结果]施用无机肥能促进草莓的分枝和开花,提高产量。配合施用无机肥与有机肥可促进草莓的分枝和叶片生长,增加草莓的座果数,提高单果重,增加果实的糖含量,改善草莓的品质。[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才能在增加草莓产量的同时提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运筹 草莓生长 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尚 张洁 +2 位作者 李玉好 谢雷 孔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147-147,共1页
在淮南地区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花生产量达5 695.3kg/hm2,纯收入达1.109万元/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 328.1kg/hm2、增收3 24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在淮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栽培 露地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水稻(中籼)品种示范试验
7
作者 高尚 谢雷 +2 位作者 张洁 孔燕 缪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178-179,共2页
引进了10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比较品种的综合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华安501、两优827、Q优6号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淮南市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示范 安徽淮南 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素梅 李国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84-1584,1611,共2页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豆22综合生育期适宜,株型适中,抗性强,不爆荚,综合丰产性能协调,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建议作为淮南市夏大豆当家品种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种比较试验 随机区组 方差分析 试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素梅 李国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74-1374,共1页
花生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花5号产量高,生育期适宜,商品外观好,株型适中,三粒果比重较大,综合丰产性能较佳,可作为淮南市的当家品种推广应用,花育22、花育19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关键词 花生 品比试验 丰花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继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106-107,共2页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品种更换、大肥水高密度栽培、菌源量骤增、气候变化、防治不到位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品种更换、大肥水高密度栽培、菌源量骤增、气候变化、防治不到位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重发频发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