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侵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健 张荣波 +1 位作者 许礼发 蔡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RTPCR法检测135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同时用生物素—链...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RTPCR法检测135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同时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其T细胞亚群及经PHA诱导前后膜白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3、CD+4及mIL2R表达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MC内HCVRNA(+)组与HCVRNA(-)组相比较,前者CD+3、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均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HA诱导前后HCVRNA(+)者明显低于HCVRNA(-)者,mIL2R表达水平亦以患者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抑制mIL2R表达,使病情迁延反复。检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对揭示丙肝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健 项桂菊 +1 位作者 曲学龄 钱中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乙肝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定性PCR法和定量PCR同步检测 144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 ,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 定性PCR与定量PCRHBV DNA总体阳性率相同 ,...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乙肝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定性PCR法和定量PCR同步检测 144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 ,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 定性PCR与定量PCRHBV DNA总体阳性率相同 ,均为 78 47%(113/ 144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 (每毫升拷贝数 )为 4 3× 10 3 ,其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分别为 2 7× 10 3 、6 7× 10 2 、2 5× 10 5、6 .9× 10 5、9 9×10 4 。相互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HBeAg(+)、HBeAg(- )患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分别为 3 1× 10 5、6 7× 10 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BeAg(+)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表面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眼外伤384例临床统计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屈立宜 李福芝 王文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5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眼钝挫伤 眼球穿通伤 眼内异物 临床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垂直传播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健 孙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26-827,共2页
目的:探讨HBV垂直传播状况、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6例HBV感染孕妇按HBeAg(+)和HBeAg(-)进行分组,用PCR法对46例HBV感染孕妇产前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 目的:探讨HBV垂直传播状况、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6例HBV感染孕妇按HBeAg(+)和HBeAg(-)进行分组,用PCR法对46例HBV感染孕妇产前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进行检测,并对产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HBV-DNA进行检测,同时选取10例健康孕妇为正常对照。结果:HBV感染孕妇血清及PBMC中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9.57%和41.30%,产时新生儿脐血血清、C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6.52%和21.74%。其中HBeAg(+)组孕妇血清和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60%;分娩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和 CBMC中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32%。HBeAg(-)组孕妇血清和PBMC中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19.0%;分娩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和C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9.0%,9.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05)。健康孕妇血清、PBMC和新生儿脐血血清、CBMC中均未检出HBV-DNA。结论:HBV确可经胎盘循环致垂直传播,其传播途径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单核细胞 妊娠 新生儿 孕妇 细胞分子机制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呼唤企业营销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洪燕云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0,共3页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赋予企业营销创新的内涵.本文根据新世纪营销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企业为适应新环境和营销创新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以及营...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赋予企业营销创新的内涵.本文根据新世纪营销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企业为适应新环境和营销创新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的方向:知识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合作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营销创新 网络营销 企业 中国 市场创新 产品创新 知识营销 绿色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技术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方法与分析
6
作者 周昕 张纪原 凌庆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1-31,共1页
由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尿道炎,临床上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对每种病原体特有的DNA 序列进行体外特异扩增,可以快速准确鉴定之。本文用该技术对引起泌... 由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尿道炎,临床上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对每种病原体特有的DNA 序列进行体外特异扩增,可以快速准确鉴定之。本文用该技术对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三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研究,它具有快速、特异、准确等优点,并检测123 例感染者,结果,淋球菌感染占74 % ,沙眼衣原体感染占39 % ,解脲支原体感染占30-9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病原体检验 STD 泌尿生殖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陈洪安 《技术经济》 2000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比较优势 经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物理实验改革之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必宸 姚旻 《职教论坛》 2002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 物理实验 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稳定态合金靶表面的化学成分
9
作者 张竹林 张秉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n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能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n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能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成分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因为文中所分析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 ,所以可不考虑离子轰击诱发的Gibbs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优溅射 表面结合能 Andersen-Sigmund关系式 稳定态合金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
10
作者 曹振芳 王廷高 《职教论坛》 2002年第18期53-53,共1页
笔者从事<物理>课程教学多年,本文就该课程演示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 实验设计 物理概念 物理教学 物理规律 演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