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丹红 苏小方 于海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对15例随访5年以上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额颞区9例,右侧额叶3例,右侧额顶2例,左侧枕叶1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病灶...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对15例随访5年以上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额颞区9例,右侧额叶3例,右侧额顶2例,左侧枕叶1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病灶内可见线条状钙化。MRI 平扫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和高混合信号。增强后CT扫描4例见轻度非均匀强化,余11例未见强化;全部病灶MRI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全部病灶无占位效应及病灶周围水肿,10例邻近病灶的脑沟增宽。结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因血栓形成、血栓钙化等致病灶的密度、信号不均匀,无占位表现和随访无增大是其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CT诊断 磁共振成像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40例早期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岩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女比为2.6∶1;其中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腺癌36例,占90.0%,... 目的探讨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女比为2.6∶1;其中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腺癌36例,占90.0%,未分化癌4例,占10.0%。结论胃癌恶性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可达到预防与治疗目的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影像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