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支原体肺炎超声雾化治疗干预及CT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 陈萍 +1 位作者 李大庆 周浩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65-16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经超声雾化治疗童趣化干预及CT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经超声波雾化治疗的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期间接受童趣化干预的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接受常规干预的4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C...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经超声雾化治疗童趣化干预及CT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经超声波雾化治疗的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期间接受童趣化干预的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接受常规干预的4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检查,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CT特征表现。结果 两组患儿超声雾化治疗后行胸部CT检查,肺部炎症特征好转,两组患儿整体治疗依从性好,观察组CT检查显示患儿炎性征象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超声雾化治疗后CT特征变化显著,童趣化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超声波雾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MRI特征及稳定性训练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艳 刘靖 刘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MRI特征表现及稳定性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椎间孔镜微创术后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均行MRI检查,对照组实施传统腰背肌力训练,观察组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MRI特征表现及稳定性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椎间孔镜微创术后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均行MRI检查,对照组实施传统腰背肌力训练,观察组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情况。结果MRI检查显示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干预前49例硬膜囊受压,26例神经根受压,20例椎间盘变性。37例脊髓变形,15例钙化,19例椎间盘积气。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稳定性训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祝洪福 任千里 +1 位作者 陈龙 王立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排螺旋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壁间血肿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并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特征及继发改变。结...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排螺旋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壁间血肿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并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特征及继发改变。结果 19例中Standford A型1例,Standford B型18例,平扫呈环形和新月形高密度影分别占4例和15例。壁内钙化内移占12例,增强扫描无强化。并发主动脉溃疡15例,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14例,内膜渗漏3例;继发胸腔积液6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IMH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浩 单军 任千里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0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MRI表现。结果 21例中,8例位于松果体区,6例位于下丘脑区,5例同时累及松果体及下丘脑区,2例发生于基底核区。3例生殖细胞瘤合并...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MRI表现。结果 21例中,8例位于松果体区,6例位于下丘脑区,5例同时累及松果体及下丘脑区,2例发生于基底核区。3例生殖细胞瘤合并脑膜转移。发生在松果体区或(和)下丘脑区的生殖细胞瘤典型的MRI表现为肿瘤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明显强化,本组共14例表现较为典型,另5例及基底核区2例生殖细胞瘤发生囊变。结论 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当松果体及下丘脑区同时出现肿块时,应高度怀疑生殖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颅内 磁共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戎梅 赵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MRI、DWI和DCE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病变肝区和正常肝区的T1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DCE图像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病变肝区与正常肝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正常肝区组织的T1WI和T2WI信号呈等信号水平,DWI信号呈较低水平;而病变肝区的T1WI呈低信号水平,病变肝区的T2WI信号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水平,但DWI信号呈明显高信号水平。患者病变肝区的平均ADC值低于正常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的MRI、DWI、DCE检查均显示独立的影像学特点,临床实践中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前期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同时ADC值的计算对于肝癌患者病变区域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