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隙贯通率对膨胀土强度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胡波 王帅 +3 位作者 孙慧 耿宏斌 汪清 周虹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2,共7页
针对引江济淮工程渠段地层中软弱结构面导致的不良地质边坡失稳问题,为探究裂隙对渠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渠段膨胀土进行室内三轴试验,分析了裂隙贯通率对土体的强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隙改变了土体破坏的应力模式,随着贯... 针对引江济淮工程渠段地层中软弱结构面导致的不良地质边坡失稳问题,为探究裂隙对渠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渠段膨胀土进行室内三轴试验,分析了裂隙贯通率对土体的强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隙改变了土体破坏的应力模式,随着贯通率的增加,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转变为应变软化型。试样的极限破坏偏应力与裂隙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均随着贯通率的增大逐渐减小。当贯通率由0增加到66.7%,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42.0%和30.9%,表明裂隙的出现与拓展是造成土体强度性质劣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对于预测工程中土体裂隙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 贯通率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及环向变形加载控制方式对花岗岩力学及声发射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徐荣超 王怡博 +4 位作者 张圣哲 孟凡震 李震 高梁 阎震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加载控制方式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轴向变形控制和环向变形控制两种加载方式,对花岗岩试样开展变形速率为0.005 mm·s^(-1)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两种加载控制方式对花岗岩强度、应力及应变门槛值、能量演化及... 加载控制方式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轴向变形控制和环向变形控制两种加载方式,对花岗岩试样开展变形速率为0.005 mm·s^(-1)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两种加载控制方式对花岗岩强度、应力及应变门槛值、能量演化及声发射特性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环向变形控制方式相比,轴向变形控制加载条件下:试样的峰值强度、损伤应力、起裂应力分别高12.8%、15.1%、13.1%;峰值轴向应变、损伤轴向应变及起裂轴向应变分别大12.5%、14.3%、15.2%,而峰值环向应变、起裂环向应变分别小24.2%、16.7%;峰值总能量大23.9%,储能能力R e大2.6%;声发射累计计数及累计能量分别高48.8%、106.1%,声发射b值大14.1%;通过声发射AF-RA值分析发现,两种加载控制方式对裂纹类型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揭示脆性岩石破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轴向变形控制 环向变形控制 应力门槛值 能量演化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干流岸线管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贝 辜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3期141-142,共2页
该文介绍了安徽省淮河岸线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旨在为淮河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淮河岸线 现状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溶液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瑞祥 胡波 +2 位作者 李丹 王延平 汪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裂隙面强度变化与淋滤时间的关系,揭示淋滤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沿着预设裂隙面和试样内部淋滤不同天数后,试样形貌特征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裂隙面抗剪强度降低速率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先变快后变慢,在淋滤28 d后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51.5%和45.9%;对淋滤后试样表面灰绿土样和直剪试验后剪切面土样进行微细观研究发现,淋滤后灰绿土和剪切面Fe_(2)O_(3)含量下降明显,且黏土矿物衍射峰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微观机理分析可知,DCB溶液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对土中游离氧化铁进行去除,使试样外观形貌出现较大变化,破坏了土中大的团聚体与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面 抗剪强度 淋滤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变形特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晨 章定文 +1 位作者 宋涛 张国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尚未完全稳定,但沉降速率放缓;由于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根据实测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施工完成一年时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固结度分别达到了80%,75%以上。因桩土刚度差异,桩土应力分配呈现模型的应力集中效应,实测的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介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柱状搅拌桩 格栅搅拌桩 河堤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与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在我国农田建设项目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采用的投资编制标准不同,但建设的对象都是农田,采取的工程措施也大致相同。本文以安徽省工程为例,采用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和安徽省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对... 在我国农田建设项目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采用的投资编制标准不同,但建设的对象都是农田,采取的工程措施也大致相同。本文以安徽省工程为例,采用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和安徽省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对不同定额体系下的典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单价进行对比,并从单价构成方面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省土定额标准计算得出的多数综合单价要明显低于省水利定额,以土方工程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水利工程 预算定额 单价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涝灾成因与治理措施
7
作者 海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126-127,共2页
该文对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涝灾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道治理抢排、沟口封闭防洪、高水高排分流、低洼地建站抽排、面上排水系统配套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怀洪新河水系 洼地 涝灾成因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排流道隔墩对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毅韵 陆伟刚 +2 位作者 刘健峰 杨晓春 张芳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为探究具有较长自排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改良措施,以陈郢泵站为研究对象,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并进行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优选适用于该泵站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全扬程范围内的效率均向上小... 为探究具有较长自排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改良措施,以陈郢泵站为研究对象,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并进行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优选适用于该泵站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全扬程范围内的效率均向上小幅度增长,其中,在设计扬程工况下泵装置效率由71.9%提升至73.0%,临界空化余量由8.7 m降至8.2 m,泵装置的能量和空化性能均得到改善;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在各角度工况下的飞逸性能无明显变化,经试验测出的泵装置的最大飞逸转速满足水泵安全运行要求;设置隔墩后各角度工况下的喇叭口进口在大流量工况下的压力脉动振幅值变小,振幅波动变得更加稳定,实时水压脉动的振幅值和平均峰峰值也相对减小。故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可以改善装置的外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建议泵站优先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墩 泵装置 进水流道 喇叭口 自排流道 压力脉动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解性砂软岩改良弱膨胀土性状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国维 巩齐齐 +3 位作者 李涛 吴建涛 陈伟 曹雪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3,共10页
引江济淮河(航)道工程引江济巢段和江淮沟通段地层连续分布弱膨胀土和具有崩解性的砂软岩,为资源化利用河道开挖弃渣开发非膨胀土来源,实验研究利用崩解性软岩改良弱膨胀土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崩解性砂软岩易粉碎、无膨胀性、天然含水率... 引江济淮河(航)道工程引江济巢段和江淮沟通段地层连续分布弱膨胀土和具有崩解性的砂软岩,为资源化利用河道开挖弃渣开发非膨胀土来源,实验研究利用崩解性软岩改良弱膨胀土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崩解性砂软岩易粉碎、无膨胀性、天然含水率低,具备作为改性材料的条件;弱膨胀土掺入崩解性砂岩后其膨胀率、膨胀力、最优含水率与掺入量负相关,最大干密度、渗透系数与掺入量正相关;弱膨胀土掺入崩解性砂岩后其内摩擦角随掺量呈反S型曲线规律发展,黏聚力随掺量增加近似呈二次曲线规律衰减,掺量高于30%时,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可能低于天然弱膨胀土;在砂岩掺量及粒径范围相同情况下,砂岩粗颗粒含量越高,改良土的黏聚力越高和摩擦角越低;砂岩改良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强度稳定性得到改善,且水化砂岩的改良效果优于机碎砂岩。以弱膨胀土改良后强度不损失为标准,确定砂岩合理掺量为30%,并须合理控制砂岩改良土施工过程中机碎砂岩中粗粒组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崩解性砂岩 掺量 颗粒级配 抗剪强度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高位离层演化特征及涌( 突) 水前兆信息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乔伟 赵世隆 +5 位作者 李连刚 甘圣丰 江传文 刘梦楠 张磊 段玉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5,共12页
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招贤煤矿工作面的高位离层的时空演化,并将开采期间水位变化、微震监测数据作为高位离层涌(突)水前兆信息,揭示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纵向主导水裂隙和横向离层裂隙... 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招贤煤矿工作面的高位离层的时空演化,并将开采期间水位变化、微震监测数据作为高位离层涌(突)水前兆信息,揭示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纵向主导水裂隙和横向离层裂隙)演化特征及离层水害机理。以永陇矿区招贤煤矿为研究对象,黄陇侏罗系煤田永陇矿区煤层覆岩具有弱胶结、泥质含量高和单层厚度大等特点,侏罗系覆岩之上为巨厚高水压白垩系含水层,厚及特厚煤层开采时易在侏罗-白垩系交界上下形成高位离层积水;当导水裂隙与高位离层积水沟通时,形成离层水害。离层水害具有瞬时性、大流量并伴随强烈矿山压力显现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达到充分开采时,采空区两帮离层裂隙较为发育,中部处于压实区,最大横向高位离层位于梯形破坏区顶部;工作面上覆亚关键层的周期性破断造成工作面周期性来压、高位离层空间周期性扩张、闭合,导致宜君组水位周期性异常下降;工作面经长时间停采,恢复开采后,重复扰动覆岩诱发覆岩岩体结构失稳,导水裂缝带沟通离层空间,造成离层涌(突)水;水位突降、水位下降速率突增、微震大能量事件可作为1304工作面突水前兆信息;关键层的破断会引起微震能量事件,伴随关键层的快速回转、下沉扩大离层空间,造成宜君组水位异常下降;工作面多次复采造成覆岩自稳能力逐渐劣化严重,加快离层涌(突)水通道形成,离层涌(突)水通道逐步增大;随着出水次数增加,水位提前下降时间减少,微震能量事件能量降低,涌水量增大;采动过程中离层涌(突)水的前兆信息-白垩系含水层的水位变化以及矿井微震监测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离层水害 前兆信息 水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洪水过程随机性的多维联合设计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晓三 王栋 +1 位作者 曾献奎 王远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0-739,共10页
设计洪水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为工程规模确定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针对传统单变量同频率和同倍比方法的局限性,以分层Archimedean Copulas函数为基础,构建了考虑整个洪水过程特性的多维联合设计洪水风险分析模型.以多变量联合... 设计洪水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为工程规模确定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针对传统单变量同频率和同倍比方法的局限性,以分层Archimedean Copulas函数为基础,构建了考虑整个洪水过程特性的多维联合设计洪水风险分析模型.以多变量联合重现期为防洪标准,采用蒙特卡洛与Copula函数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模拟洪峰和不同历时的洪量的设计洪水组合,以实测典型洪水过程为依据,采用变倍比法放大洪水过程,得到设计标准对应的洪水过程线.以长江流域某水库为例,分析研究校核洪水位存在的风险.相对于传统同频率和同倍比计算方法,多维联合设计洪水风险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洪水事件的随机性,以及整个洪水过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水库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Archimedean Copula函数 多维联合分布 洪水频率分析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盛贇 陈俊鸿 +6 位作者 陈菁 金秋 彭鑫鑫 沙玥 粟世华 郭攀 李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3-710,共8页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COD、 TN、 NH_(3)-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 72.18%、 80.98%及74.54%,冬季为77.46%、 57.52%、 64.48%及67.03%,桂林地区污水处理结果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组合系统中生物滤池对COD及NH_(3)-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而人工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处理呈现出较强的低温稳定性。该装置在桂林地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效果。与桂林地区不同,太湖地区受温度及地区污水排放量影响,TN去除效果的季节波动性较大,组合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考虑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季节效应 氮磷 地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十八联圩湿地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若晗 王婷 +3 位作者 尚光霞 谢三桃 王丽卿 张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5,共9页
入湖河口湿地是大型浅水湖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生态学研究一直相对较少。十八联圩是南淝河入巢湖河口区一处“退耕还湿”形成的大型人工湿地,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8年夏季对湿地外部和内部主要水系共72个... 入湖河口湿地是大型浅水湖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生态学研究一直相对较少。十八联圩是南淝河入巢湖河口区一处“退耕还湿”形成的大型人工湿地,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8年夏季对湿地外部和内部主要水系共72个位点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1)十八联圩湿地内外水体氮磷含量均较高,处于中度富营养到重度富营养水平之间。(2)湿地内部水体共检出119种浮游植物,隶属于7门83属,优势种为平裂藻(Merismopedia sp.)、隐球藻(Aphanocapsa sp.)、胶网藻(Dictyosphaerium sp.)和十字藻(Crucigenia sp.)等小粒径藻类;湿地外部水体检出85种,隶属7门63属,优势种为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sp.)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等大粒径藻类。(3)湿地内部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2780.16×10^(4)L^(-1)和23.65 mg·L^(-1),而外部均值分别为5083.38×10^(4)L^(-1)和7.1 mg·L^(-1)。(4)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总氮、氨氮、活性磷(SRP)浓度及电导率、水温、透明度、水生植被覆盖度均与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有显著关联(P<0.05)。多元回归树分析(MRT)发现,水体透明度≥29 cm的浮游植物群落与<29 cm的群落有显著差异(P<0.05);在透明度<29 cm时,又以活性磷质量浓度0.045 mg·L^(-1)为阈值,分为2类差异显著的群落。该研究为大型浅水湖泊入湖湿地生态学研究和巢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人工湿地 十八联圩湿地 巢湖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督检查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的影响--以西淝河左堤加固工程为例
14
作者 朱昊宇 姬钰 +1 位作者 张征坤 王安领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2期178-181,共4页
指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近年来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水利工程相较其他类型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要求更高,管理更加严格,更需要监督检查工作的介入。以西淝河左堤加固工程为例,通过比较该工程凤台段和利辛段在不同监管... 指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近年来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水利工程相较其他类型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要求更高,管理更加严格,更需要监督检查工作的介入。以西淝河左堤加固工程为例,通过比较该工程凤台段和利辛段在不同监管强度下的水土保持成效,证明了监督检查工作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土壤侵蚀模数及水土保持效益等关键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施工期间的强监管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各有关单位应在传统监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完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并利用高精尖技术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检查 水利工程 工作成效 西淝河左堤加固工程 凤台段 利辛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提升水泥土抗拉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龙 任昊铭 +2 位作者 章定文 徐慧敏 宋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不同长度、直径及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掺入水泥土,通过开展单轴拉伸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极差法,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抗拉强度...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不同长度、直径及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掺入水泥土,通过开展单轴拉伸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极差法,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抗拉强度、拉压强度比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和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单轴抗拉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变形、破坏、残余强度和稳定4个阶段;纤维变量对抗拉性能影响大小依次顺序为长度、掺量、直径;玄武岩纤维长度9 mm和掺量1.5%为玄武岩纤维的最优单掺参数。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拉压比较未掺入纤维的水泥土的拉压比高,但纤维种类和掺量等对纤维水泥土的拉压比影响较大;三维随机网状分布的玄武岩纤维可提升水泥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 抗拉强度 拉压强度比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数据融合的日降水产品及其径流模拟研究
16
作者 闫鑫 陈华 +1 位作者 尚志宏 王金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6,共11页
降水作为连接着大气过程与地表过程的一个水分通量,在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降水较强的时空变异性,使其成为目前最不易准确测量的水文变量之一。准确、高效地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降水数据对于水文以及气象分... 降水作为连接着大气过程与地表过程的一个水分通量,在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降水较强的时空变异性,使其成为目前最不易准确测量的水文变量之一。准确、高效地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降水数据对于水文以及气象分析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提出了两步降尺度融合方案,利用雨量站观测降水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可用性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互补的特点,通过融合雨量站观测值和全球降水观测任务(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降水产品,生成0.01°的空间分辨率高精度的日降水产品。将获得的融合降水产品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WASMOD-D来模拟降雨—径流过程,验证其径流模拟效果。结果表明:①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降尺度算法不仅显著提高了GPM降水的空间分辨率,而且也保持了较好的精度。②基于协同克里金法的降水数据线性融合模型,融合方法大大提高了GPM降水的估算精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2.38%和21.38%,偏差下降到了1%以下;③综合两种不同情景下的日径流模拟效果来看,由于结合了卫星降水数据和站点降水数据的优势,融合降水数据的整体模拟效果最好,整体改善效果较为显著。研究为基于卫星—地面雨量站(Satellite-Gauge,S-G)降水数据融合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可作为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降水数据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降尺度 数据融合 日降水 随机森林 协同克里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胜河生态流量与生态水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志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8期131-133,152,共4页
河流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该研究以马鞍山市得胜河为对象,在深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含山东门和金河口闸断面作为主要控制断面,采用Tennant法计算得到含山东门和金河口闸断面的生态流量分别为0.111m^(3)/s、0.359m^... 河流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该研究以马鞍山市得胜河为对象,在深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含山东门和金河口闸断面作为主要控制断面,采用Tennant法计算得到含山东门和金河口闸断面的生态流量分别为0.111m^(3)/s、0.359m^(3)/s。综合考虑小流量监测精度差、下游均建有闸坝不利于流量监测等因素,结合得胜河地处河网地区的特点和相关政策要求,改用最低生态水位指标,采用2016—2019年最枯月最低旬均水位分别为6.82m、4.41m,相应的水深分别为0.55m、1.5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生态水位 控制断面 得胜河 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部临时用地复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静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249-251,共3页
本文以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蚌埠境内)化家沟片治理工程项目部临时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复垦工程设计,避免了复垦工作的盲目性,提前做好复垦准备工作,保证复垦工作与工程建设协调进行。
关键词 临时用地 复垦 适宜性评价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景观人文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立勇 《绿色科技》 2023年第9期13-17,共5页
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中,将景观人文工程与水系治理工程相结合,营造环境优美的乡村河道亲水空间,对保护、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塑乡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为探索水美乡村建设... 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中,将景观人文工程与水系治理工程相结合,营造环境优美的乡村河道亲水空间,对保护、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塑乡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为探索水美乡村建设中景观人文设计的方法,以岳西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为例开展设计探索与实践,将项目区内地方文化进行挖掘、梳理、提炼,并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将文化元素合理运用在景观人文设计实践中去,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景观人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美乡村 景观人文 实践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颍河河抱湾圩段裁弯取直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161-163,196,共4页
通过比较颍河河抱湾圩段河道原河道退堤方案与裁弯取直方案,分别建立MIKE21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2种方案的河水流速、流态分布、工程占地和搬迁人口。结果表明,裁弯取直方案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颍河河势,改善了河道蜿蜒现状,使水流下泄... 通过比较颍河河抱湾圩段河道原河道退堤方案与裁弯取直方案,分别建立MIKE21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2种方案的河水流速、流态分布、工程占地和搬迁人口。结果表明,裁弯取直方案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颍河河势,改善了河道蜿蜒现状,使水流下泄更为畅通,较小的河道弯曲系数有效地减小了迎流顶冲对河岸的冲刷,而新开辟的两段河道的主槽流速均较大,冲刷作用较强;相比原河道退堤方案,裁弯取直方案会使三湾圩、河抱湾圩四面环水,极大地改变了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弯取直 MIKE模型 河道河势 流速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