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山洪灾害临灾监测预警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杨洋 杨玉喜 《治淮》 2025年第2期7-8,共2页
山洪灾害防御是安徽省水旱灾害防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安徽省加快监测预警平台和省市县三级专班建设,在应对山洪灾害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2023年防御“杜苏芮”台风暴雨的具体案例,提出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具体举措,为提... 山洪灾害防御是安徽省水旱灾害防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安徽省加快监测预警平台和省市县三级专班建设,在应对山洪灾害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2023年防御“杜苏芮”台风暴雨的具体案例,提出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具体举措,为提升山洪灾害防御效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类似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临灾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山洪灾害“四预”能力提升技术路径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玉喜 蒋静静 +1 位作者 贾飞 赵辉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5期17-20,26,共5页
多年来,安徽省持续从“三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位站)、群测群防体系、“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建设3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针对山洪灾害“四预”能力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预报精准度不高... 多年来,安徽省持续从“三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位站)、群测群防体系、“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建设3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针对山洪灾害“四预”能力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预报精准度不高、“叫应-反馈”机制落实不到位、山区流动人员预警靶向性不足等重难点问题,探究解决技术路径。在实现数字孪生小流域“四预”通用功能基础上,围绕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全过程递进式预警、智能AI语音叫应、基于位置服务(LBS)靶向预警、数字化场景预演等进行创新与改进,切实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山洪灾害防治赋能、增效,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四预”能力 技术路径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2020年淮河干流蓄滞洪区调度运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富仓 汤帅 朱晓二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7期51-53,共3页
安徽省淮河干流目前有15处国家级蓄滞洪区,2020年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安徽省启用了8处蓄滞洪区。介绍了2020年蓄滞洪区运用过程,阐述了发挥的效益,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蓄滞洪区调度运用有关建议。
关键词 蓄滞洪区 调度运用 淮河干流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安徽省淮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农业保险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强 朱晓二 《治淮》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安徽省淮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频繁,是洪水高风险区,区内群众为防洪大局作出了巨大牺牲,虽然近年国家实施了运用补偿政策,受灾群众水毁损失得到了一定补偿,但与实际损失及群众期望相比仍有差距。近期,省政府正在推进开展全省农业保险高质... 安徽省淮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频繁,是洪水高风险区,区内群众为防洪大局作出了巨大牺牲,虽然近年国家实施了运用补偿政策,受灾群众水毁损失得到了一定补偿,但与实际损失及群众期望相比仍有差距。近期,省政府正在推进开展全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因此,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度出发,需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积极向有关行政决策部门建议,加强公益性农业保险政策供给,进一步减轻受灾群众损失,以利蓄滞洪区运用后农业生产恢复,切实增强受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脱贫攻坚 产业振兴 蓄滞洪区 受灾群众 行政决策部门 实际损失 思考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高程模型计算流域面积的精度分析——以合肥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强 朱晓二 《江淮水利科技》 2021年第5期3-4,14,共3页
本研究基于12.5m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运用Arc GIS水文分析相关工具,利用D8流向算法分析不同阈值下天然河网密度情况,根据合肥市实际水系调整合理阈值,最终确定7km2(44800个像元)为本次流域面积计算阈值,计算合肥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包... 本研究基于12.5m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运用Arc GIS水文分析相关工具,利用D8流向算法分析不同阈值下天然河网密度情况,根据合肥市实际水系调整合理阈值,最终确定7km2(44800个像元)为本次流域面积计算阈值,计算合肥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包括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等,并与官方流域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DEM数据源可以可靠的运用于水文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面积 数字高程 阈值 精度分析 ArcGIS软件 D8流向算法 河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检察长”职能作用在河湖管理保护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富仓 朱晓二 《江淮水利科技》 2021年第5期10-11,共2页
本文分析了固镇县印发实施《关于共同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后,建立了"河长+检察长"工作模式,通过联合巡查、提起公益诉讼等形式,创新河长制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彰显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保护职... 本文分析了固镇县印发实施《关于共同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后,建立了"河长+检察长"工作模式,通过联合巡查、提起公益诉讼等形式,创新河长制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彰显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保护职能,有效破解河湖生态治理难题。并分析列举当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检察长” 河长制 河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