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一汇 胡雯 +1 位作者 黄勇 陈凤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1-734,共14页
1998和1999年夏,中国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在安徽省淮河流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能量与水循环试验(WCRP/GEWEX/GAME/HUBEX),其重点是研究东亚梅雨锋系的多尺度,多系统结构、特征、生命史、发生发展机理及其引起洪涝灾害的原因。这是第一次... 1998和1999年夏,中国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在安徽省淮河流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能量与水循环试验(WCRP/GEWEX/GAME/HUBEX),其重点是研究东亚梅雨锋系的多尺度,多系统结构、特征、生命史、发生发展机理及其引起洪涝灾害的原因。这是第一次中日合作的气象与水文联合观测试验,在此加强观测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进行了长达5年的资料整理分析和科学研究工作,整个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与研究取得了全面和丰硕的成果。文中介绍了该计划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以现在科学进展的视野重新评估这些成果的科学意义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新的淮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科学联合试验提供经验和新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淮河流域 能量和水循环 气象与水文观测 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系统及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雯 郑淋淋 +3 位作者 谢五三 霍彦峰 丁一汇 黄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5-744,共10页
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气候重要的过渡带,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里水网、农田、丘陵、山地、城镇密布,地-气作用复杂,干冷与暖湿空气时常交汇于此,造成局地或流域旱涝经常发生。淮河流域处于梅雨区,且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具有气象和... 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气候重要的过渡带,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里水网、农田、丘陵、山地、城镇密布,地-气作用复杂,干冷与暖湿空气时常交汇于此,造成局地或流域旱涝经常发生。淮河流域处于梅雨区,且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具有气象和水文综合观测系统,积累了长序列的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因此,淮河流域是研究能量和水分循环的理想试验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aihe river Basin Experiment,简称HUBEX)"于1998、1999年夏在淮河流域开展了气象和水文联合观测试验。文中回顾了HUBEX试验的目的、观测网设计与布局,介绍了HUBEX推动下的淮河流域综合观测网的发展,总结了HUBEX观测试验对区域气候事件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提高模式模拟和预报能力及建立长期连续的气象观测数据集等方面的成果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BEX 气象水文联合观测 多尺度综合观测网 梅雨锋暴雨 区域气候-水文耦合模式 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