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琼琼
郭婷
+2 位作者
钟亦鸣
吴尧
徐文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97,共3页
使用统计学方法,利用1983—2020年冬小麦生育期数据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和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淮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累计降水量呈...
使用统计学方法,利用1983—2020年冬小麦生育期数据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和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淮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累计降水量呈逐年增多趋势,日平均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气候趋向暖湿发展。冬小麦各生育期多年平均日数与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P<0.01),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P<0.10),其中拔节-孕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冬小麦全生育期日数整体呈缩短趋势,平均每10年缩短约3.4 d,即气温升高对生育期日数的缩短作用抵消了日照时数减少和降水量增多对生育期日数的延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相关性
沿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晓悦
许歆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分类与特点以及传播模式,分析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农业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案例、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新媒体素养、建立农...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分类与特点以及传播模式,分析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农业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案例、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新媒体素养、建立农业新媒体传播平台、创新农业新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监管等,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农业生产
应用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Ⅲ.趋势变化原因
被引量:
48
3
作者
任国玉
柳艳菊
+10 位作者
孙秀宝
张莉
任玉玉
徐影
张华
战云健
王涛
郭艳君
陈峪
唐国利
郭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48,共22页
中国大陆现代降水表现出若干长期变化特征,对现代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了解。结合多种资料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陆近几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现代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
中国大陆现代降水表现出若干长期变化特征,对现代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了解。结合多种资料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陆近几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现代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全国平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增加或减少的长期变化,但强降水事件频率和降水量出现明显增多,而小雨事件特别是痕量降水事件显著减少。2再分析资料表明,最近几十年全国水汽净收支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际观测资料显示近地面和对流层中下层空气比湿或大气可降水量出现较明显上升趋势。3代用资料序列分析显示,全国大部地区近几十年降水变化仍处于晚近历史时期正常自然波动范围内;近百年观测的降水量序列也表明,黄淮海地区降水具有多重时间尺度相互叠加作用特点,低频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信号有清晰表现。4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全国或东部季风区现代降水变化影响的信号,目前仍难以识别;区域性近地面风速减弱导致的雨量观测系统偏差以及大范围气溶胶浓度增加,可能是东部季风区大多数台站观测到的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和小雨频率显著减少的两个重要原因。5主要与城市化影响相关的地面观测资料系统偏差,可以部分解释现有分析表明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和累计降水量增加现象,同时也很可能是城市台站小雨和痕量降水事件频率明显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强降水
气候变化
趋势
人类活动
自然变异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气候承载力指标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
15
4
作者
卢燕宇
田红
+2 位作者
孙维
吴蓉
王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4-544,共11页
从服务新型城镇化进程出发,本文基于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考虑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识别并构建了包含气候资源供给、气候灾害限制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三方面要素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耦合...
从服务新型城镇化进程出发,本文基于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考虑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识别并构建了包含气候资源供给、气候灾害限制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三方面要素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GIS技术等方法实现了指标的量化,形成了气候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模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应用该套指标方法探讨了气候承载力的空间格局与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发展格局与气候承载力分布较为一致,气候承载力较高的地区意味着可容纳的城市发展负荷量较高,而与之对应的这些地区城镇化集聚程度也较高;但气候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区域整体气候承载力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根据城镇化集聚度和气候承载力特点,将皖江城市带分为4个等级和12种类型,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类型地区存在的承载力"短板"和问题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承载力
综合指标
双重属性
耦合协调
集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河流域近现代降水量变化若干特征
被引量:
13
5
作者
任国玉
王涛
+2 位作者
郭军
郝志新
战云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根据器测资料、代用资料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海河流域1956 年以来、1880 年以来和1736年以来降水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探讨影响降水多年代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淤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在1956-2013 年表现出较明显下降趋...
根据器测资料、代用资料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海河流域1956 年以来、1880 年以来和1736年以来降水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探讨影响降水多年代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淤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在1956-2013 年表现出较明显下降趋势,每10 a 下降速率为2郾6%,但在1880-2012 年期间下降趋势很弱;于1736-2012 年,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未表现出任何长期趋势变化,1956 年以来和1880 年以来的趋势性减少现象也不再显得异常,但存在-系列年代到多年代尺度振动;盂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早期是1736 年以来最湿润阶段,但20世纪初以来几次持续性干旱,包括1997-2003 年的严重干旱,在1736 年以来历史上并非罕见,1826-1843 年曾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严重干旱;榆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具有准周期性振动特点,较明显的准周期包括2 -7 a、11 a、22 -23 a、33 a 和63-65 a;虞20 世纪60 年代后期以来海河流域降水的趋势性减少,是区域气候63 -65a 自然低频周期性振动的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几十年整个流域降水量总体上将呈增多趋势,并可能在2035-2040 年达到峰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特征
水循环
气候变异
准周期
气候变化
干旱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在黄海渤海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桦
智协飞
俞永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7-3550,共4页
基于日本气象厅预报模式(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预报模式(NCEP GFS)及美国海军全球大气预报谱模式(NOGAPS)3个模式2009年6月28日~8月10日每日20:00预报的海面风场预报资料,利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对海面风场进行预报试验,并...
基于日本气象厅预报模式(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预报模式(NCEP GFS)及美国海军全球大气预报谱模式(NOGAPS)3个模式2009年6月28日~8月10日每日20:00预报的海面风场预报资料,利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对海面风场进行预报试验,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24、48 h海面风场预报,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有效地减小了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预报效果优于单个模式的预报;其中,渤海中部偏南地区及黄海中部误差减小最为明显。此外,消除偏差集合平均预报明显改善了2009年7月13~14日和8月7日大风过程的预报效果,提高了风速值和大风区位置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
黄海渤海大风
均方根误差
预报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琼琼
郭婷
钟亦鸣
吴尧
徐文婷
机构
蚌埠市
气象
局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97,共3页
基金
蚌埠市级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20220350)。
文摘
使用统计学方法,利用1983—2020年冬小麦生育期数据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和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淮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累计降水量呈逐年增多趋势,日平均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气候趋向暖湿发展。冬小麦各生育期多年平均日数与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P<0.01),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P<0.10),其中拔节-孕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冬小麦全生育期日数整体呈缩短趋势,平均每10年缩短约3.4 d,即气温升高对生育期日数的缩短作用抵消了日照时数减少和降水量增多对生育期日数的延长作用。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相关性
沿淮地区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晓悦
许歆明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分类与特点以及传播模式,分析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农业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案例、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新媒体素养、建立农业新媒体传播平台、创新农业新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监管等,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新媒体
农业生产
应用
现状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Ⅲ.趋势变化原因
被引量:
48
3
作者
任国玉
柳艳菊
孙秀宝
张莉
任玉玉
徐影
张华
战云健
王涛
郭艳君
陈峪
唐国利
郭军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国家气候
中心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
气象
局国家
气象
信息
中心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天津气候
中心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48,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430202)~~
文摘
中国大陆现代降水表现出若干长期变化特征,对现代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了解。结合多种资料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陆近几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现代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全国平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增加或减少的长期变化,但强降水事件频率和降水量出现明显增多,而小雨事件特别是痕量降水事件显著减少。2再分析资料表明,最近几十年全国水汽净收支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际观测资料显示近地面和对流层中下层空气比湿或大气可降水量出现较明显上升趋势。3代用资料序列分析显示,全国大部地区近几十年降水变化仍处于晚近历史时期正常自然波动范围内;近百年观测的降水量序列也表明,黄淮海地区降水具有多重时间尺度相互叠加作用特点,低频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信号有清晰表现。4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全国或东部季风区现代降水变化影响的信号,目前仍难以识别;区域性近地面风速减弱导致的雨量观测系统偏差以及大范围气溶胶浓度增加,可能是东部季风区大多数台站观测到的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和小雨频率显著减少的两个重要原因。5主要与城市化影响相关的地面观测资料系统偏差,可以部分解释现有分析表明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和累计降水量增加现象,同时也很可能是城市台站小雨和痕量降水事件频率明显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关键词
降水量
强降水
气候变化
趋势
人类活动
自然变异
中国大陆
Keywords
precipitation
intense precipitation
climate change
trend
human activity
natural variability
China's Mainland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气候承载力指标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
15
4
作者
卢燕宇
田红
孙维
吴蓉
王胜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气候
中心
安徽省
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4-544,共11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507
CCSF201734)
+2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计划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2013028)
安徽省气象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文摘
从服务新型城镇化进程出发,本文基于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考虑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识别并构建了包含气候资源供给、气候灾害限制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三方面要素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GIS技术等方法实现了指标的量化,形成了气候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模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应用该套指标方法探讨了气候承载力的空间格局与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发展格局与气候承载力分布较为一致,气候承载力较高的地区意味着可容纳的城市发展负荷量较高,而与之对应的这些地区城镇化集聚程度也较高;但气候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区域整体气候承载力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根据城镇化集聚度和气候承载力特点,将皖江城市带分为4个等级和12种类型,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类型地区存在的承载力"短板"和问题现状。
关键词
气候承载力
综合指标
双重属性
耦合协调
集聚度
Keywords
climatic carrying capacity
integrated indices
double attributes
coupled coordination
agglomeration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河流域近现代降水量变化若干特征
被引量:
13
5
作者
任国玉
王涛
郭军
郝志新
战云健
机构
国家气候
中心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天津气候
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
气象
局国家
气象
信息
中心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文摘
根据器测资料、代用资料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海河流域1956 年以来、1880 年以来和1736年以来降水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探讨影响降水多年代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淤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在1956-2013 年表现出较明显下降趋势,每10 a 下降速率为2郾6%,但在1880-2012 年期间下降趋势很弱;于1736-2012 年,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未表现出任何长期趋势变化,1956 年以来和1880 年以来的趋势性减少现象也不再显得异常,但存在-系列年代到多年代尺度振动;盂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早期是1736 年以来最湿润阶段,但20世纪初以来几次持续性干旱,包括1997-2003 年的严重干旱,在1736 年以来历史上并非罕见,1826-1843 年曾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严重干旱;榆海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具有准周期性振动特点,较明显的准周期包括2 -7 a、11 a、22 -23 a、33 a 和63-65 a;虞20 世纪60 年代后期以来海河流域降水的趋势性减少,是区域气候63 -65a 自然低频周期性振动的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几十年整个流域降水量总体上将呈增多趋势,并可能在2035-2040 年达到峰值区间.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特征
水循环
气候变异
准周期
气候变化
干旱
海河流域
Keywords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
water cycle
climate variability
quasi-period
climate change
drought
H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在黄海渤海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桦
智协飞
俞永庆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胜利油田
气象
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7-3550,共4页
基金
2009年度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07)
胜利油田气象台大风预报项目(2008001)
文摘
基于日本气象厅预报模式(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预报模式(NCEP GFS)及美国海军全球大气预报谱模式(NOGAPS)3个模式2009年6月28日~8月10日每日20:00预报的海面风场预报资料,利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对海面风场进行预报试验,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24、48 h海面风场预报,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有效地减小了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预报效果优于单个模式的预报;其中,渤海中部偏南地区及黄海中部误差减小最为明显。此外,消除偏差集合平均预报明显改善了2009年7月13~14日和8月7日大风过程的预报效果,提高了风速值和大风区位置的预报准确率。
关键词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
黄海渤海大风
均方根误差
预报技巧
Keywords
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
Gale over the Yellow sea and the Bohai Sea
RMSE
Forecast skill
分类号
P458.1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刘琼琼
郭婷
钟亦鸣
吴尧
徐文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陈晓悦
许歆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Ⅲ.趋势变化原因
任国玉
柳艳菊
孙秀宝
张莉
任玉玉
徐影
张华
战云健
王涛
郭艳君
陈峪
唐国利
郭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气候承载力指标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卢燕宇
田红
孙维
吴蓉
王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河流域近现代降水量变化若干特征
任国玉
王涛
郭军
郝志新
战云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在黄海渤海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朱桦
智协飞
俞永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