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樊曙先 杨关盈 +2 位作者 朱彬 汤洁 孟昭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3-810,共8页
利用2003-12—2004-11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NOx、SO2体积分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NOx、SO2体积分数值均为冬季最高,分别为23.81×10-9和37.3×10-9,... 利用2003-12—2004-11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NOx、SO2体积分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NOx、SO2体积分数值均为冬季最高,分别为23.81×10-9和37.3×10-9,主要受来自东北方向宁、沪区域城市群的相对高浓度污染物随气团传输影响;夏季最低,主要是局地源的贡献。降水对SO2去除作用明显,对NOx去除效果不大。NOx体积分数值冬季的日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出一低一高的双峰型,09:00出现较高体积分数值,18: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而夏季为单峰型日变化,07: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SO2冬、春季的日变化明显,最高体积分数值出现在06:00左右,最低体积分数值出现在15:00左右。该区域NO2全年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1996)一级标准,SO2冬、春季超标较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NO2和SO2空气污染指数在12月最大,分别为50和93。该区域NO2和SO2并未出现"周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底大气 NOx SO2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电磁辐射污染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峰 程小泉 许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111,共5页
为定量分析天气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作者根据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结合对安徽即将布点的三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环境评价工作的成果,理论推导其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按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电磁辐... 为定量分析天气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作者根据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结合对安徽即将布点的三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环境评价工作的成果,理论推导其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按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HJ/T10.3-1996)的要求,分析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由此计算出天气雷达工作时主瓣方向及旁瓣方向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对雷达布点站址选择及运行时的电磁防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电磁辐射 防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