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71年以来安徽省秋季连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何冬燕
吴蓉
田红
邓汗青
罗连升
-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9-844,共1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1)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709261838023)
+2 种基金
安徽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KM201802)
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HBHSYS201901)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809)
-
文摘
近年来安徽秋季连阴雨过程日数异常偏多、灾情严重,为此综合利用观测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综合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功率谱、PMFT、REOF、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试图厘清其变化规律和气候成因。研究结果显示:(1)安徽秋季连阴雨呈现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分布特征,主要可分为四个集中区:Ⅰ区位于淮北,Ⅱ区位于沿淮和江淮之间北部,Ⅲ区位于江淮之间南部、沿江东部和江南东北部,Ⅳ区位于皖南山区、大别山南麓和沿江西部。(2)历年区域性秋季连阴雨过程累计日数表现为:Ⅰ区略增加、Ⅲ和Ⅳ区略减少,Ⅰ区在2014年、Ⅱ区在2013年、Ⅳ区在2015年分别发生了突变,Ⅰ区具有明显的4年左右的变化周期。(3)影响安徽秋季区域性连阴雨过程的环流的垂直结构较深厚;弱冷空气反复渗透及充沛的水汽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南海是主要的水汽源地,此外,来自东部沿海充沛的水汽是偏北地区发生区域性过程的重要原因,水汽的输送范围直接影响过程可能到达的北界。(4)夏季地表气温可以通过影响后期环流对秋季连阴雨产生作用,最明显的表现是夏季北非中部和西北印度洋气温偏低时,同年秋季巴尔喀什湖一带低压槽加深、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冷空气引导条件和水汽输送条件较好,有利于Ⅰ区区域性连阴雨过程的发生。
-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过程
分区
年际变化
环流形势
地表气温关键区
-
Keywords
Continuous rain process in autumn
spatial partition
annual varia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key area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