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内经》对中医伤科学的理论指导
- 1
-
-
作者
胡长风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5期6-7,共2页
-
文摘
《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分《素问》与《灵枢》二部分,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源泉。《内经》中有许多关于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衰退及其生理、病理的精辟论述,为中医伤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中医伤科学的发展及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
关键词
《内经》
中医伤科学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浅析《伤寒论》六经学说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叶旭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1期11-13,共3页
-
文摘
《伤寒论》之三阴三阳证治各篇,没有明确提出“六经”概念,每篇之首只有“辨××病脉证并治”。后世医家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对《伤寒论》六经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伤寒论》六经诸说。1 经络说 以朱肱为代表,主要著作为《南阳话人书》。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为足之六经,即是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用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与转归机理。朱氏指出:“足太阳膀胱之经,从目内眦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足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
-
关键词
《伤寒论》——六经辩证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温胆汤为何不称清胆汤
- 3
-
-
作者
许永福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1期24-24,共1页
-
文摘
温胆汤首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现为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良方。《备急千金要方》注曰“此胆寒故也”,其“寒”字应为“痰”字解。温胆汤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经久不衰,历代医家加减化载又有新的发展,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中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为代表。 温胆汤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芩六味药组成,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功用,服之可清热化痰、胆清胃和,烦除呕止,与温寒。
-
关键词
温胆汤
《备急千金要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虚烦不得眠
孙思邈
理气化痰
清胆和胃
适用范围
临床实践
清热化痰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垫枕练功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8例
- 4
-
-
作者
胡长风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
文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高处坠下或重物下落砸伤而致。自1987年至1993年2月,笔者运用垫枕及练功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并随访的78例报告如下,并对其机理予以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共78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16~76岁,平均42.3岁;高处跌伤62例,重物砸伤13例,车祸3例。
-
关键词
胸椎/损伤
气功疗法
腰椎/损伤
-
分类号
R274.1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
-
题名慢性胃炎临床用药琐谈
- 5
-
-
作者
张先成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慢性胃炎原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三类: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胃脘痛”之病因,有寒邪客胃、
-
关键词
胃炎/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
补气(中医)
-
分类号
R25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凿水汤治疗输卵管积液41例
- 6
-
-
作者
张先成
王永林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511-511,共1页
-
文摘
凿水汤治疗输卵管积液41例张先成,王永林安徽省桐城县中医院(桐城231400)笔者于1986—01~1992—12,用自拟凿水汤治疗输卵管积水4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1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少腹胀痛或下腹下坠,经行腹痛...
-
关键词
凿水汤
输卵管积液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71.917.6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