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辐射诱变育苗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1
作者 蔡新玲 吴中能 +1 位作者 于一苏 陈素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44-724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辐射诱变培育毛竹的最佳剂量。[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以25Gy的发芽率最高,100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5... [目的]探讨利用辐射诱变培育毛竹的最佳剂量。[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以25Gy的发芽率最高,100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50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一些影响,100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展叶数在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别。不同剂量处理均发生一定比例的黄化苗,其比例在10%~20%。大田移栽成活率在各处理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25Gy的成活率最高,达85%,明显高于对照,而100Gy的成活率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处理,仅为66%。[结论]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5Gy,其毛竹发芽率和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毛竹 辐射诱变 育苗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于一苏 于光明 +6 位作者 李丛 吴中能 肖正东 汪新洋 陈素传 刘俊龙 蔡新玲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作了全面地调查研究,并结合群众生产经验,提出了有效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示范林。其中薪炭林经营模式,10a生左右的林分,平均胸径达7—8cm,平均高7m以上,年生产薪... 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作了全面地调查研究,并结合群众生产经验,提出了有效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示范林。其中薪炭林经营模式,10a生左右的林分,平均胸径达7—8cm,平均高7m以上,年生产薪材9000—10500kg/hm^2(鲜重),最高达15000kg/hm^2;而用材林经营模式,20—30a即可培育成中小径阶用材,40—60a可培育成胸径达24cm以上的大径阶用材,年材积生长量6—9m^3/hm^2,最高可达12m^3/hm^2,成为该地区的高产林分,能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该地区黑松等低效林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薪炭林 用材林 经营模式 低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丘陵地区麻栎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一苏 于光明 +6 位作者 李丛 肖正东 吴中能 王新洋 陈素传 刘俊龙 蔡新玲 《安徽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4,15,共5页
本文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林的生长作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麻栎在该地区生物学、生态学、生长过程及群落结构特性。本地区是麻栎的中心产区之一,麻栎林是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群落。故麻栎在本地区分布面广,而且能培养成稳定的... 本文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林的生长作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麻栎在该地区生物学、生态学、生长过程及群落结构特性。本地区是麻栎的中心产区之一,麻栎林是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群落。故麻栎在本地区分布面广,而且能培养成稳定的优质、高产林分;为此,应把麻栎作为本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特性 丘陵地区 麻栎林 皖东 结构特性 生长过程 自然植被 造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桐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德年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3期146-147,共2页
介绍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播种育苗技术,并对其在黄山树木园引种28a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开花期延后的原因,提出了在华东地区珙桐引种驯化必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关键词 珙桐 引种驯化 生态习性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