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辐照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俊 左彤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10,共16页
钨在受到氦离子辐照时,近表面形成的氦泡随着辐照进行逐渐长大、破裂。在不同辐照条件下,钨表面随着氦泡活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氦离子辐照除使钨内部形成氦泡,还会形成位错环、空洞等缺陷。与氦离子辐照相似,中子辐照也会使钨中产... 钨在受到氦离子辐照时,近表面形成的氦泡随着辐照进行逐渐长大、破裂。在不同辐照条件下,钨表面随着氦泡活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氦离子辐照除使钨内部形成氦泡,还会形成位错环、空洞等缺陷。与氦离子辐照相似,中子辐照也会使钨中产生缺陷并与位错相互作用,影响钨的塑韧性。钨作为未来面向等离子体偏滤器首选材料,需克服高能粒子带来的辐照损伤及由其产生的性能变化。针对辐照对钨基材料微观结构演化及变形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对钨基材料受到氦离子辐照所产生的表面损伤及组织演化进行阐述,并对近年钨抗辐照性能,如抗辐照损伤、抗辐照硬化等方面的改善方式进行总结,其中钨抗辐照性能的提升方式以合金化和第二相掺杂为主,并对其他改性方式进行简要的总结叙述,为未来钨基材料在辐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组织演化 塑韧性 抗辐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热核试验堆第一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丁孝禹 李浩 +5 位作者 罗来马 黄丽枚 罗广南 昝祥 朱晓勇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1,共6页
受控热核聚变能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有效利用这种聚变能还有诸多技术难题,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国际热核试验堆第一壁材料的选用。综述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性能及选择,重点分析了铍、碳基材料、钨作为第一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国际热核试验堆 聚变能 第一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合金元素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来马 施静 +4 位作者 昝祥 李萍 罗广南 陈俊凌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99-1911,共13页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UFG)/纳米晶钨基材料等方面来改善钨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合金化是最常用的改善合金性能的手段之一,合金元素或扩散溶解于钨基体中,或作用于缺陷和杂质,改变钨基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综述主要介绍合金元素在钨合金中性能提升和作用机理,同时也指出合金元素改善钨合金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的改善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钨基材料 合金元素 作用机理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聚变堆用钨及钨基材料热负荷损伤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吴玉程 姚刚 +4 位作者 罗来马 昝祥 朱晓勇 李萍 程继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9-731,共13页
聚变堆在运行过程中面对等离子体钨基材料需要承受住一定次数稳态和瞬态热负荷的冲击而不发生开裂以及熔化等损伤。对商业钨在不同测试手段下热负荷的损伤行为进行了分析,阐述超细晶粒钨、合金化、掺杂碳化物以及稀土氧化物等改性手段... 聚变堆在运行过程中面对等离子体钨基材料需要承受住一定次数稳态和瞬态热负荷的冲击而不发生开裂以及熔化等损伤。对商业钨在不同测试手段下热负荷的损伤行为进行了分析,阐述超细晶粒钨、合金化、掺杂碳化物以及稀土氧化物等改性手段对钨基材料热负荷性能的影响;对面对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热负荷损伤行为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基材料 面对等离子体材料 热负荷 第二相掺杂 超细晶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壁材料W/Cu界面设计与制备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来马 谭晓月 +3 位作者 罗广南 昝祥 朱晓勇 吴玉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0-347,共8页
介绍了目前解决W/Cu连接界面缓解热应力的方法——添加适配层。在对不同适配层进行分析后,选出最佳W/Cu适配层,再对W/Cu适配层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得出选用W/Cu功能梯度材料作为适配层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而且良好的导热性能能有效地缓解... 介绍了目前解决W/Cu连接界面缓解热应力的方法——添加适配层。在对不同适配层进行分析后,选出最佳W/Cu适配层,再对W/Cu适配层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得出选用W/Cu功能梯度材料作为适配层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而且良好的导热性能能有效地缓解热应力。此外,重点阐述了目前成功的制备的W/Cu功能梯度材料用作W/Cu第一壁材料的适配层的常用方法。最后,对W/Cu功能梯度材料用作适配层解决W/Cu第一壁材料连接界面的问题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壁材料 适配层 界面特性 钨铜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基材料的强韧化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来马 周宇芬 +4 位作者 章宇翔 昝祥 刘家琴 朱晓勇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37,共13页
钼材料具有导热导电性能好、高强度、高熔点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在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中用于制造聚变反应器转向器部件和导弹燃烧室等,在机械工业中用做刀具等零件。但是,当钼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时,其抗蠕变性能、高温强度以... 钼材料具有导热导电性能好、高强度、高熔点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在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中用于制造聚变反应器转向器部件和导弹燃烧室等,在机械工业中用做刀具等零件。但是,当钼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时,其抗蠕变性能、高温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都会显著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材料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钼基材料的强韧性,包括合金化、第二相弥散和大塑性变形,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机理和对钼材料的改善效果,并对未来钼基材料强韧化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材料 强韧性 合金化 第二相弥散 大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等离子体ODS-W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俊 朱晓勇 +3 位作者 罗来马 罗广南 程继贵 吴玉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向钨中添加稀土氧化物能显著细化晶粒和提高钨合金的高温稳定性,且具有弥散强化效应,在抑制晶粒长大、控制再结晶晶粒的形状以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效果显著。从制备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基复合材料(ODS-W)粒子方法出发,阐述了几种O... 向钨中添加稀土氧化物能显著细化晶粒和提高钨合金的高温稳定性,且具有弥散强化效应,在抑制晶粒长大、控制再结晶晶粒的形状以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效果显著。从制备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基复合材料(ODS-W)粒子方法出发,阐述了几种ODS-W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稀土氧化物 钨基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铜铬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文芳 李灿民 +1 位作者 吴玉程 张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72-73,77,共3页
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Cu-Cr合金粉末,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Cr-C复合材料。改变合金含量,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电阻率以及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Cu-Cr合金粉末,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Cr-C复合材料。改变合金含量,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电阻率以及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硬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铜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机械合金化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铜碳合金增强铜-石墨复合材料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灿民 王文芳 吴玉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5,共6页
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Cu-5%C合金粉,并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铜碳合金增强铜-石墨复合材料即Cu-(Cu-5%C)-C,研究了制粉工艺和Cu-5%C合金粉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粉中铜的晶格常数先增大... 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Cu-5%C合金粉,并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铜碳合金增强铜-石墨复合材料即Cu-(Cu-5%C)-C,研究了制粉工艺和Cu-5%C合金粉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粉中铜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衍射峰强度不断降低,半高宽逐渐增大;球磨40h后合金粉中的石墨衍射峰消失,再经400℃退火3h则球磨产生的次生相Cu2O衍射峰消失,且石墨峰未复现。当石墨含量为4%,合金碳含量不超过1.5%时,Cu-(Cu-5%C)-C复合材料试样的电导率均达61%IACS以上;当合金碳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显著提高;当合金碳含量达到1.5%时,复合材料中的合金相严重分解,其增强效果大为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墨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铜碳合金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孔剂对无压熔渗SiC_p/Al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平 吴玉程 +2 位作者 盘荣俊 洪雨 闵凡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2-2167,共6页
利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对预制块和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造孔剂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时,以Fe(NO3)3.9H2O为造孔... 利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对预制块和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造孔剂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时,以Fe(NO3)3.9H2O为造孔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度好,无明显气孔缺陷,界面反应产物为Mg2Si、MgAl2O4和Fe;以Ni(NO3)2.6H2O为造孔剂制备的复合材料致密度差,有明显气孔缺陷,界面反应产物为Mg2Si、MgAl2O4和NiO,且热导率和相对密度均低于以Fe(NO3)3.9H2O为造孔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其原因是Fe2O3和铝液发生铝热反应改善基体和SiC的润湿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孔剂 SICP/AL复合材料 无压浸渗 微观组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壁材料用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玉程 卫勇 +4 位作者 罗来马 昝祥 朱晓勇 罗广南 陈俊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钢),因其有优异的耐高温、抗辐照及力学性能,满足聚变堆第一壁结构材料的要求。本文主要简述了纳米结构ODS钢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受控热核聚变 第一壁结构材料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级配对Si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武杰 洪雨 +1 位作者 刘家琴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3-2530,共8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级配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SiC_p/Al复合材料由SiC和Al两相组成,SiC颗粒基本呈均匀随机分布、层次明显,SiC颗粒与A...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级配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SiC_p/Al复合材料由SiC和Al两相组成,SiC颗粒基本呈均匀随机分布、层次明显,SiC颗粒与Al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且无Al_4C_3等脆性相生成。在双粒径级配的SiC_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分数从50%增加到65%时,其相对密度从99.93%下降到96.40%;其中,当SiC体积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热导率、平均热膨胀系数(50~400℃)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9.19%、227.5W/(m·K)、9.77×10^(-6) K^(-1)和364.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颗粒级配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泓谕 罗来马 +2 位作者 谭晓月 李萍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5,82,共7页
阐述了热核聚变反应中,面对等离子体材料对钨基复合材料的需求;主要介绍了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所用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纤维强韧化机制,重点介绍了纤维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现阶段纤维增... 阐述了热核聚变反应中,面对等离子体材料对钨基复合材料的需求;主要介绍了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所用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纤维强韧化机制,重点介绍了纤维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现阶段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强韧化 钨基复合材料 热核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激光冲击性能
14
作者 陈泓谕 罗来马 +3 位作者 林锦山 昝祥 朱晓勇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11-2517,共7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1700℃,44.1 MPa)的方法成功制备W/Si复合材料,并通过SEM、EDS、XRD等分析手段以及显微硬度测试和激光热冲击试验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试样随Si含量的增加...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1700℃,44.1 MPa)的方法成功制备W/Si复合材料,并通过SEM、EDS、XRD等分析手段以及显微硬度测试和激光热冲击试验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试样随Si含量的增加依次生成W_5Si_3和Si_2W中间相,该结果与W-Si二元相图完全吻合。激光冲击后试样表面呈现出3种不同形貌:熔融区、影响区及未影响区(边缘区)。相较于其他试样,W/5%Si(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晶粒小、硬度高,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i复合材料 放点等离子烧结 抗激光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TiO_2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玉程 王岩 +2 位作者 崔接武 秦永强 黄新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0-2447,共18页
TiO2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无机材料,一维纳米TiO2材料的可控合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一维纳米TiO2材料的存在形式多样(包括纳米纤维、纳米丝、纳米带、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管等),其可控合成的工艺方法也很丰富。综述了一维纳米TiO... TiO2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无机材料,一维纳米TiO2材料的可控合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一维纳米TiO2材料的存在形式多样(包括纳米纤维、纳米丝、纳米带、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管等),其可控合成的工艺方法也很丰富。综述了一维纳米TiO2材料可控合成的各种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水热合成法、模板法和阳极氧化法等;分析合成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所合成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一维纳米TiO2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对一维纳米TiO2可控合成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拓展一维纳米TiO2的存在形式和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一维结构 可控合成 物理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辐照粒子下钨及钨合金辐照损伤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来马 徐梦瑶 +4 位作者 昝祥 朱晓勇 李萍 程继贵 吴玉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核聚变、准稳态等离子体下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辐照行为,发展适合于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长脉冲高参数运行乃至未来聚变反应堆稳态运行的高性能面向等离子体材料是当前... 研究核聚变、准稳态等离子体下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辐照行为,发展适合于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长脉冲高参数运行乃至未来聚变反应堆稳态运行的高性能面向等离子体材料是当前核聚变研究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钨因具有高熔点、高导热率、低溅射腐蚀速率、高自溅射阀值以及低蒸气压和低氚滞留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聚变装置最具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综合评述了钨及钨合金在不同辐照粒子下损伤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粒子辐照造成的微观缺陷在钨及钨合金内部累积,辐照造成缺陷的形成和数量与钨基材料颗粒微观结构、第二相成分等密切相关,辐照缺陷情况各异。同时,辐照粒子种类、能量、剂量和温度等辐照条件都会对钨材料辐照后的形貌特征和缺陷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堆 辐照损伤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W-TiC复合粉体及其SPS烧结行为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孝禹 罗来马 +4 位作者 黄丽枚 罗广南 李萍 朱晓勇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94-2600,共7页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W-TiC复合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制备超细晶W-TiC复合材料,并对其复合粉体形貌和烧结复合材料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原始TiC粉进行活化预处理,使TiC粉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缺陷,提高TiC粉表面...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W-TiC复合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制备超细晶W-TiC复合材料,并对其复合粉体形貌和烧结复合材料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原始TiC粉进行活化预处理,使TiC粉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缺陷,提高TiC粉表面的的亲水性,通过化学还原获得第二相TiC颗粒,且均匀弥散分布于W基体晶界和晶粒内。采用SPS烧结技术获得的超细晶W-TiC复合材料晶粒尺寸为400 nm,致密度为95%,维氏显微硬度值HV0.2达到1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iC复合粉体 湿化学法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活化预处理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楔带轮旋压成形工艺及缺陷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玉程 夏冲冲 +1 位作者 李明 李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68,共6页
文章采用旋压工艺替代传统机加工工艺成形多楔带轮。针对物理实验中产生的旋压裂缝以及飞边缺陷,运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变形区域的材料流动情况、应力分布以及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多楔带轮在增厚成形过程中,其端部区的材料流动速... 文章采用旋压工艺替代传统机加工工艺成形多楔带轮。针对物理实验中产生的旋压裂缝以及飞边缺陷,运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变形区域的材料流动情况、应力分布以及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多楔带轮在增厚成形过程中,其端部区的材料流动速度低于口部区的材料流动速度,造成端部区的材料积累,形成飞边;在端部与侧壁相交处出现材料不足,径向、周向、轴向最大应力值均超过材料抗拉强度,导致产生旋压裂缝。通过增加一个凹形预成形旋轮,对旋压工艺进行改进,在CDC-S80旋压机上进行试验,消除了旋压裂缝以及飞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轮 旋压工艺 旋压裂缝 飞边 材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型渗流制备泡沫铝填充圆管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进 贾芬 +1 位作者 王蒙蒙 程和法 《精密成形工程》 2011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石膏型渗流制备开孔泡沫铝并填充到薄壁圆管,制成泡沫铝夹心管。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泡沫铝夹心管的压缩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石膏型渗流法制备的泡沫铝孔隙率在85%左右,其压缩变形阶段可分为弹性段、塑性平台段和致密化段;空... 采用石膏型渗流制备开孔泡沫铝并填充到薄壁圆管,制成泡沫铝夹心管。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泡沫铝夹心管的压缩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石膏型渗流法制备的泡沫铝孔隙率在85%左右,其压缩变形阶段可分为弹性段、塑性平台段和致密化段;空心圆管的压缩行为与其本身的结构参数有关;泡沫铝夹心管的力学性能与吸能能力比空心圆管和泡沫铝有了一定的提高,且石膏型渗流法所制泡沫铝夹心管质量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型 渗流 泡沫铝夹心管 压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循环形变中的平面滑移行为
20
作者 黄俊 李慧 +1 位作者 王执锐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8,共6页
对单相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在不同加载应力以及循环周次下进行压缩疲劳试验,对循环过程中的范性应变机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滑移模式、显微组织演化等对早期微裂纹萌生的影响以及观察疲劳前后位错组态的演化,分析了循环形变特征与表面滑... 对单相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在不同加载应力以及循环周次下进行压缩疲劳试验,对循环过程中的范性应变机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滑移模式、显微组织演化等对早期微裂纹萌生的影响以及观察疲劳前后位错组态的演化,分析了循环形变特征与表面滑移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单相近β钛合金经纯压缩循环形变后出现出典型的平面滑移特征以及表面应力集中现象,循环形变后的位错湮灭、退孪晶和孪晶界结构简化造成的局部应力改变是导致应力集中滑移带出现以及平面滑移机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Β钛合金 压缩疲劳试验 循环形变 平面滑移 位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