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湖”圩区开发史实及其思考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2004年第4期73-79,共7页
-
文摘
皖苏两省毗邻的丹阳湖、石臼湖和固城湖 ,简称三湖 ,属古中江之地。三湖圩区开发历史悠久 ,其演变轨迹由小到大、由零散到联而并之 ,以中折射出沿江圩区开发的代表性。从不毛之地到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 ,进而提供丰富的粮棉和水生动(植 )物 ,为人类的繁衍生息 ,创造社会文明 ,展显出区位优势和先人的聪明才智。回顾圩区开发的史实 ,尤其是建国后的巨大发展 ,不难看出联圩并土旱在抗御洪水、捍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屏障作用。然而 ,对历史时期的利弊得失 ,坚持以史为鉴 ,进行必要的思考 ,无疑是有其必要的。
-
关键词
利弊得失
固城湖
区位优势
才智
发展
财产
水土资源
人民
社会文明
民生
-
Keywords
Development of Polders, Joint Polders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南宋江淮屯田史略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30-34,共5页
-
文摘
北宋末年,金人由扰边而犯中原,战事形成拉锯,致铸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南宋伊始,高宗赵构采纳主和之议,不惜以“淮河中流为界”,以求得一隅偏安。 当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之后,有识之士“罢和议而自战备”之志弥坚。为使江淮(指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及皖、苏、浙三省长江之区)成为屏障之地,进而确保整个江左的安全,洗雪国耻,光复河山,于是在江淮“寓兵于农”实行屯田。这在当时实为解决战守军需粮秣和安置“归正人”(即北方流入南方之人)衣食之良策。
-
关键词
屯田
归正人
古籍出版
宋会要辑稿
江苏省
1986年
资治
南京市
通鉴
南北对峙
-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皖江护堤林古今谈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1999年第3期61-66,共6页
-
文摘
长江流经安徽段古称皖江,两岸干支堤总长9515公里(其中长江南北干堤长765公里),保护圩区耕地912万亩及安庆、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城市的防洪安全。确保堤防万无一夫,是关系全省国民经济的大事。 江河堤防汛期要挡浪护堤,护堤林(又名防护林)功不可没,同时还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历为有识之士所提倡。
-
关键词
护堤林
皖江
安徽省
社会因素
美化环境
长江干堤
自然因素
法制化管理
同马大堤
圩堤
-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陂塘兴废的正负效应及其思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2001年第4期12-17,共6页
-
文摘
陂塘系我国古老的蓄水工程,在农业灌溉中曾发挥主要的作用。 新中国建国之初,中央提出的“小型为主,以蓄为主,社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就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来的,曾收到显著效果。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为向生产广度进军,随着水库工程的兴建,盲目废塘为田也随之兴起。据80年代末统计,全国共湮废塘坝200万多处,其负面效应是不容低估的。其间,多次发生大旱,农业歉收。人们面对湮废的陂塘,无不感慨良多。
-
关键词
正负效应
蓄水工程
灌溉面积
丘陵区
负面效应
淠史杭灌区
安徽省
木兰陂
兴废
《安徽日报》
-
分类号
S279.2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关于我国古代扎箔捕鱼的溯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
文摘
古代人民在渔猎社会中,可能就用竹或草编制的器具开展捕鱼活动。这种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器具,其名称经历一个筌、篊、扈、鱼梁和箔的异名过程,是有较悠久的历史的。战国时就有记载:“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据此可见,筌从竹,也从草(荃),是竹或草编制的;这种筌制作简单,使用后就被弃之,也算是“忘”吧?这是竹(草)制捕鱼工具的较早记载,也是箔的雏形。
-
关键词
捕鱼
编制
我国古代
记载
器具
异名
战国
安徽省
渔猎
晋代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长江的泥沙、围湖、洪水古今谈
- 6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36-46,共11页
-
文摘
在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兴建的同时,已开始上游水源防护林的营造,做好水土保持,使入库泥沙减至最小值,消除因生态失衡引发的水旱灾害。这不失为治本之策。 长江上游因滥伐森林使水土大量流失,有人担心要成为黄河第二,还有人认为三峡枢纽建成后,中、下游堤防作用不大了。对此,我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撰文指出:
-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中下游
三峡枢纽
泥沙淤积
洪水
长江上游
洞庭湖
防洪墙
水灾
彭蠡泽
-
分类号
S279.2-0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梅雨与农业
- 7
-
-
作者
杭宏秋
-
机构
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
-
出处
《古今农业》
2006年第3期34-37,共4页
-
文摘
梅雨是江淮流域特定的自然现象,古籍有记载。梅雨期长短直接关系农业收成,其成因有多说。但坚持以防为主,洵未雨绸缪之策。
-
关键词
梅雨
水旱
丰歉
江淮流域
-
Keywords
Plum rains, Flood and Drought, Bumper and Poor Harvest
-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