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渡槽摩擦摆支座工作性能研究
1
作者 徐路 王开 +4 位作者 成举 崔朋 简方梁 高静青 杨喜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37,共6页
淠河总干渠钢桁梁渡槽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性结构,具有保障供水、发展航运等重要功能。为保障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及震后易于修复的性能要求,采用摩擦摆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在渡槽充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计算,对摩擦摆... 淠河总干渠钢桁梁渡槽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性结构,具有保障供水、发展航运等重要功能。为保障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及震后易于修复的性能要求,采用摩擦摆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在渡槽充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计算,对摩擦摆支座的静、动力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使用状态下,支座纵向位移随温度呈线性变化,且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各级充水荷载作用下,支座纵向位移、梁端转角随充水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支座可满足桥梁正常使用过程中的位移需求,并满足规范规定的竖向承载力与水平限位要求;隔震状态下,采用摩擦摆支座大幅降低了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少了桥墩、基础工程量;支座水平位移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采用合理的摩擦系数,有效降低了上部结构位移,提高了摩擦摆支座的隔震效果;充分证明了在大跨度渡槽结构中应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渡槽 摩擦摆支座 力学性能 充水试验 参数分析 淠河总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船闸闸首施工期开裂风险与防裂分析
2
作者 汪健 祁勇峰 耿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194,200,共7页
与混凝土坝相比,船闸闸首、泵站类薄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型相对较小,但结构型式与受力复杂、约束明显且采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早期混凝土放热量较常态混凝土大且发热快,施工期比大坝更易产生温度裂缝,其防裂设计成为施工质量控制... 与混凝土坝相比,船闸闸首、泵站类薄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型相对较小,但结构型式与受力复杂、约束明显且采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早期混凝土放热量较常态混凝土大且发热快,施工期比大坝更易产生温度裂缝,其防裂设计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结合在建的引江济淮枞阳船闸上闸首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仿真分析手段,模拟真实环境、材料、结构、温控措施的影响,分析结构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开裂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裂措施。研究表明,输水廊道、墩墙、空箱及启闭机房周边大体积混凝土等功能性部位为高风险开裂部位,实现控温浇筑、通水冷却以及表面保温的多措并举且差异化控制,能够大大降低其开裂风险,可为引江济淮工程薄壁结构防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大体积混凝土 船闸闸首 三维有限元 抗裂安全度 抗裂风险 防裂设计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
3
作者 牛广利 李天旸 +3 位作者 薛广文 崔朋 秦朋 方豪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关键技术路径,并介绍了系统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功能模块完善、运行情况稳定,能够有效提升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在线监控预警能力,可为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工程安全 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下伏崩解岩边坡处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国维 赫新荣 +5 位作者 李铭 王志勇 吴少甫 江永强 吴建涛 陈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74,共24页
为论证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的可行性,针对膨胀土和崩解岩的处治问题,采用原位试验的方法,辅助采用模型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试验工程,针对膨胀土及崩解性砂软岩的防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淮膨胀土层呈... 为论证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的可行性,针对膨胀土和崩解岩的处治问题,采用原位试验的方法,辅助采用模型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试验工程,针对膨胀土及崩解性砂软岩的防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淮膨胀土层呈非连续分布,主要呈弱膨胀性、低渗透性,新生裂隙深度在6个月时可达1.2 m。膨胀土强度指标黏聚力的合理试验面积近似为表面裂隙率统计面积的合理面积与比例系数的乘积。采用PIV成像技术可建立膨胀土样本在限定风干条件下的表面面积收缩时程线,据此鉴别原状土的膨胀性。采用崩解性砂软岩改良膨胀土,可提高改良土的耐久性;当砂岩质量分数为30%时,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循环荷载会加剧锚杆体界面的黏结蜕化;GFRP锚杆用于渠道软岩边坡加固其承载能力比钢筋锚杆的强,与胶结体的变形协调性更好,预应力衰减率更低。膨胀土下伏崩解性软岩边坡的防护方法为:水下边坡采用改性土换填与锚杆(钢筋、GFRP筋)加固,水上膨胀土边坡的改性土换填厚度采用1.0 m(弱膨胀土)、1.5 m(中膨胀土);弱膨胀土中钢筋和GFRP筋锚杆的长度不宜小于5.0 m,软岩中钢筋锚杆长度不宜小于3.5 m,GFRP筋锚杆长度不宜小于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膨胀土 崩解性砂软岩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雷晓辉 张利娜 +3 位作者 纪毅 孙嘉辉 沈登乐 王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生态,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模拟模型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优化引江济巢段的双线引江比... 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生态,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模拟模型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优化引江济巢段的双线引江比例。从来水条件和用水规划两个方面分析年调度模型可能的情景,构建典型年调度情景集合,具体包括: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针对全部调度情景,采用年调度模型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情景下的年调度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引供水结果、分区段调度结果、湖泊调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调度运行和调度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水资源调度 调度情景 正反模拟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湖泊调蓄的引江济淮工程旬水量调度方案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超 孔令仲 +4 位作者 朱双 陈广明 陈曦 孙嘉辉 雷晓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为挖掘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湖泊调蓄能力在保障供水、降低泵站输水能耗方面的潜力,开展考虑湖泊调蓄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旬水量调度研究,构建考虑湖泊调蓄的泵站-湖泊多目标旬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制定满足用水单元缺... 为挖掘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湖泊调蓄能力在保障供水、降低泵站输水能耗方面的潜力,开展考虑湖泊调蓄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旬水量调度研究,构建考虑湖泊调蓄的泵站-湖泊多目标旬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制定满足用水单元缺水量最少、泵站能耗最小和湖泊不平衡量最小的泵站-湖泊联合调度方案。分析引江济淮工程调度运行的不同典型运行工况,以自流引江工况为例讨论考虑湖泊调蓄的旬水量调度方案的优势。结果表明,考虑湖泊调蓄的调度方案能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降低泵站总输水能耗,可为引江济淮工程运行调度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湖泊调蓄 泵站输水能耗 跨流域调水工程 旬水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地段渠坡生态处治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龚壁卫 许晓彤 胡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6-1012,共7页
围绕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地段河渠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层易碱化板结、植物难以生长和局部弱膨胀土渠坡的简化处理等工程实际问题,以生态优先、技术创新为原则,采用现场试验、室内单元体测试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研发一... 围绕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地段河渠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层易碱化板结、植物难以生长和局部弱膨胀土渠坡的简化处理等工程实际问题,以生态优先、技术创新为原则,采用现场试验、室内单元体测试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研发一种改善水泥改性土种植效果的生态基材,提出一种新型膨胀土双层护坡结构,并研究提出根据实际土层膨胀特性和含水状态进行弱膨胀土边坡的处理原则。现场中试和运用效果表明:研发的生态基材能适应水泥改性土的种植需要,使边坡实现良好的绿化效果,双层护坡结构较好地实现了膨胀土边坡防止降雨入渗和水分蒸发的双重防护要求;同时,还可利用砂土层的压重效果,抑制土层的膨胀变形。研究成果为引江济淮的工程设计和后期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膨胀土地段渠坡生态处治探寻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膨胀土 生态修复 水泥改性土 双层护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甘旭东 龚壁卫 +2 位作者 胡波 李波 刘明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149,156,共6页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局部存在顺坡向缓倾角夹层,施工期部分深挖方河渠因开挖时间长,已经出现了局部滑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与夹层岩土体在大变形条件下强度已接近残余状态有关。为了分析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对滑坡渠段的原状地层...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局部存在顺坡向缓倾角夹层,施工期部分深挖方河渠因开挖时间长,已经出现了局部滑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与夹层岩土体在大变形条件下强度已接近残余状态有关。为了分析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对滑坡渠段的原状地层进行了取样,分析了渠坡软弱夹层的强度特性,并结合实际工程断面开展边坡稳定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本工程渠坡稳定性取决于渠坡软弱夹层的位置、倾向和力学指标,滑坡部位软弱夹层在大变形的持续作用下已处于残余强度状态,并引发了局部滑坡。为此,对本工程深挖方渠段应结合渠坡岩土的分层结构及强度特性,采用抗滑桩和锚固等支档措施进行加固,同时应做好渠坡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软弱夹层 残余强度 抗滑桩 锚固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渠坡失稳机理及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汪丽娜 孙慧 +2 位作者 刘军 邱金伟 李从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6-139,175,共5页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的特殊土,工程界常称之为灾害性土,处理膨胀土渠坡是引江济淮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对引江济淮工程典型段膨胀土渠坡的失稳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置观察窗对渠坡的裂隙进行了观测,采用...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的特殊土,工程界常称之为灾害性土,处理膨胀土渠坡是引江济淮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对引江济淮工程典型段膨胀土渠坡的失稳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置观察窗对渠坡的裂隙进行了观测,采用水泥改性土换填、钢筋锚杆和GFRP筋锚杆技术对渠坡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水泥土换填、渠坡锚杆加固设计方案和施工专项技术,利用应力计监测了在注水期和水位稳定期情况下两种锚杆的应力变化,并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加固后的渠道边坡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钢筋锚杆加固边坡位移最大为12.07 mm,GFRP锚杆位移为4.64 mm;锚杆应力在注水期逐渐增大,在水位稳定期趋于稳定,在降水期逐渐降低;渠底和渠坡深层岩土体位移发展都很小,说明渠坡加固效果良好,无明显滑动面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膨胀土渠道边坡 加固 锚杆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期水位变化下菜子湖水鸟取食集团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陈荣友 李红清 +6 位作者 朱秀迪 周立志 王玉柱 江波 郭舒琨 阳耀宇 成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3,共7页
2018—2023年越冬期,对菜子湖的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目12科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对水鸟取食集团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取食集团水鸟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多样性指... 2018—2023年越冬期,对菜子湖的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目12科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对水鸟取食集团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取食集团水鸟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是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同取食集团水鸟的数量对水位变化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食鱼组、食草组、食底栖动物组的数量与水位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水位变化对水域、草本沼泽、泥滩等3种生境的面积具有显著影响。未来应从水位优化调控入手,维持越冬期水鸟丰富食物资源,对提高菜子湖水鸟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子湖 越冬期 水鸟 取食集团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MQTT和虚幻引擎的虚实互动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培培 潘永杰 +3 位作者 查桓 权全 庞婧婧 柴海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针对数字孪生虚实映射中数据更新实时性不够、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以虚幻引擎为孪生平台,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模型融合技术路线。给出了典型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断电传感器、漏水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的数据格式,开发了规则引擎模... 针对数字孪生虚实映射中数据更新实时性不够、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以虚幻引擎为孪生平台,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模型融合技术路线。给出了典型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断电传感器、漏水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的数据格式,开发了规则引擎模块,定制研发数据传输单元(Data Transfer unit,DTU),明确了DTU及虚幻引擎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的连接设置方式。基于RS485协议对上述传感器串口数据进行解析和传输。以某建筑为例,构建高逼真的数字孪生场景,实现了从监测设备到物联网平台直至孪生平台的数据流转、展示分析和报警,形成了可感知、可控制、可交互、可展示的虚实互动。研究成果为工程结构监测数字孪生虚实映射提供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监测 物联网 MQTT协议 DTU 虚幻引擎 虚实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改性膨胀土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波 李浩洋 +3 位作者 童军 王卫 查恒 夏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指数均低于素膨胀土,其中50%(质量百分比)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液限较素膨胀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塑性指数下降了20.3;改性土的膨胀率均低于素膨胀土,50%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自由膨胀率较素膨胀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无荷膨胀率下降了5.12个百分点;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改性土的内摩擦角逐渐增大,黏聚力逐渐降低;磷石膏的掺入导致改性土的抗崩解能力下降,实际应用中要考虑添加其他胶凝材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膨胀土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磷石膏 资源化利用 工程特性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对弯道水流点源污染物输运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13
作者 杨安邦 朱海 +5 位作者 陈盛 方超 徐溦珺 陆晨雪 王玲玲 余真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1,39,共10页
为预测水上污染事故发生时,连续弯道水流中点源污染物的输运过程和分布规律,采用WALE大涡模拟数值方法,构建了三维连续弯道水流污染物输运模型。针对4组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连续弯道水动力结构及点源污染物输运特征开展模拟研究,分析了... 为预测水上污染事故发生时,连续弯道水流中点源污染物的输运过程和分布规律,采用WALE大涡模拟数值方法,构建了三维连续弯道水流污染物输运模型。针对4组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连续弯道水动力结构及点源污染物输运特征开展模拟研究,分析了雷诺数变化对水动力结构与紊动特性的影响,对比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点源污染物在弯曲河道下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混合速率,并揭示了污染物在二次环流和紊动输运共同作用下的输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的增大使弯道内断面平均环流强度被削弱,水流结构更为均匀;污染物的沿程平均横向分散系数和垂向分散系数均与雷诺数呈指数型负相关关系;污染物的空间混合程度与雷诺数呈正相关关系;污染物的充分混合面积百分比与雷诺数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水流 雷诺数 大涡模拟 点源污染 混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诱导碳酸钙加固库区岸坡低液限黏土试验研究
14
作者 于凡 赵卫全 +2 位作者 安裕民 耿会岭 赵永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5,233,共11页
由于库区水位周期性涨落,岸坡土体经常受到水的浸泡、冲刷和侵蚀,严重影响库区岸坡的稳定性。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探究EICP技术在库区岸坡加固方面的应用,以亳州调蓄水库岸坡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 由于库区水位周期性涨落,岸坡土体经常受到水的浸泡、冲刷和侵蚀,严重影响库区岸坡的稳定性。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探究EICP技术在库区岸坡加固方面的应用,以亳州调蓄水库岸坡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胶结液浓度配比、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直剪试验,得出了考虑“钙源沉淀系数γ”“尿素水解系数β”及碳酸钙沉淀的胶结液浓度优化配比,探究了EICP加固低液限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和破坏模式以及抗剪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脲酶浓度为100 g L时,同一胶结液浓度配比下,氯化钙浓度阈值为1.5 mol L,高于该浓度阈值时,对脲酶催化反应速率影响较大,碳酸钙沉淀量增速减缓。胶结液浓度配比为1∶1,氯化钙浓度为1.5 mol L时,氯化钙和尿素利用效率均较高,且碳酸钙沉淀量较多,“钙源沉淀系数γ”“尿素水解系数β”均为1.64。EICP能够改善低液限黏土的力学特性,相较于素土,EICP加固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1.9倍,其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EICP加固后黏聚力、内摩擦角分别增长约51.61%、4.67%。研究结果可为库区生态岸坡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 库区岸坡 低液限黏土 胶结液浓度配比 力学特性 钙源沉淀系数 尿素水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诊断的湖泊湿地沉水植物恢复研究
15
作者 郝好鑫 柳雅纯 +4 位作者 王岳飞 仲夏 杨宙 李红清 江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研究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提高沉水植物的恢复效率和降低恢复成本,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以引江济淮工程调蓄水体菜子湖为例,根据沉水植物生长的适宜水深和底质条件需求,提出基于适宜性诊断的菜子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 研究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提高沉水植物的恢复效率和降低恢复成本,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以引江济淮工程调蓄水体菜子湖为例,根据沉水植物生长的适宜水深和底质条件需求,提出基于适宜性诊断的菜子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结果表明,工程规划水平年恢复区域可供沉水植物生长的水深为0.50~2.98 m,速效磷是限制沉水植物幼苗生长的底质因素。基于上述结果,通过筛选适应恢复区水位波动的沉水植物,确定一种采用大茨藻(Najas marina)和小茨藻(Najas minor)进行营养土育苗移栽的恢复策略,及一种通过微地形改造满足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多种沉水植物生长水深条件的恢复策略。考虑恢复工程效果和成本,建议未来充分利用菜子湖湖滨带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物种沉水植物的规模化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沉水植物 植被恢复 水位变化 菜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和纤维掺量对水工ECC干缩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盼盼 蒋文广 +1 位作者 李明霞 孙杨兴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58-862,共5页
水工ECC是基于水工建筑物的抗裂需求与技术特点,将ECC应用于水工工程的重大尝试。配制了水工ECC材料,并保持拌合物扩散度相当,测试分析了水胶比和纤维掺量对水工ECC干缩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工ECC的干缩变形主要发生在7 d龄期内,28 ... 水工ECC是基于水工建筑物的抗裂需求与技术特点,将ECC应用于水工工程的重大尝试。配制了水工ECC材料,并保持拌合物扩散度相当,测试分析了水胶比和纤维掺量对水工ECC干缩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工ECC的干缩变形主要发生在7 d龄期内,28 d龄期时干缩率趋于稳定;增大水胶比时,用水量略有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随之减小,此外,砂子用量增加,水工ECC的干缩率减小;PVA纤维有利于阻碍水分散失,抵消毛细孔负压,增加PVA纤维掺量,水工ECC的干缩率有所减小;砂子最大粒径越小,水工ECC的干缩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ECC 干缩特性 水胶比 PVA纤维 砂子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响应分析的钢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的一体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东旭 江照伟 +4 位作者 彭建 李高俊 孙强 张进 刘恒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4-2982,共9页
为解决钢桥面铺装耐久性不足问题,以两种双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 SMA)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典型桥面板最不利荷载位置,计算对比两种结构在该荷载位置下的力学响应,优选钢桥面铺装结构组合并... 为解决钢桥面铺装耐久性不足问题,以两种双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 SMA)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典型桥面板最不利荷载位置,计算对比两种结构在该荷载位置下的力学响应,优选钢桥面铺装结构组合并提出设计指标要求;其次,室内制备A、B两种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以沥青胶结料及混合料路用性能为考察标准,对比分析胶结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优选沥青胶结料类型;最后,借助室内拉拔及斜剪试验,对铺装层与钢板之间的层间黏结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体工程对最不利温度条件下铺筑层的黏结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跨中位置为钢桥面的最不利荷位,应以铺装层在该位置的拉应力、竖向位移及层底剪应力作为钢桥面铺装的主要设计指标;所设计的两种铺装结构力学响应规律一致,其中,结构2(SMA-13+SMA-10+沥青胶砂)的竖向位移及层底剪应力较小,宜作为优选结构;A、B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较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优势显著,又以A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性能最优,用其制备的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为优异;拉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25℃及60℃温度条件下铺装层-钢板间黏结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应用地区铺装结构层内温度呈周期变化规律,最高温度未超60℃,以该温度层间黏结强度作为设计指标科学合理,同时不利温度下实体工程各结构层间黏结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铺装结构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温度场监测 层间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水北调工程输水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化
18
作者 滕姣 郭志阳 +1 位作者 陈盛 谭茜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为了解淮水北调工程水源及调水干流水质变化,基于2011-2019年淮水北调工程沿线4个监测断面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WQI)法、主成分分析法、Daniel趋势检验法及Ward聚类分析法分析各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 为了解淮水北调工程水源及调水干流水质变化,基于2011-2019年淮水北调工程沿线4个监测断面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WQI)法、主成分分析法、Daniel趋势检验法及Ward聚类分析法分析各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蚌埠闸中监测断面连续9年的5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何巷闸下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COD Cr)在2011年、2012年、2016年及2019年超地表水Ⅲ类标准;整体来看,宿州闸上、四铺闸上监测断面近九年的COD Cr、高锰酸钾指数(COD Mn)、氨氮(NH_(3)^(-)N)及总磷(TP)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溶解氧(DO)随时间呈升高趋势;汛期DO、NH_(3)^(-)N下降,其余指标在汛期均升高;②4个监测断面的WQI整体平均值为59.40,表明水质属于“良”等级;WQI值以2014年为拐点先降后增;汛期WQI值变小,水质变差;主成分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 Cr、COD Mn、TP是影响水质的关键污染指标;③Daniel趋势检验表明,监测断面WQI值均呈上升趋势,表明9年来监测断面水质有变好的趋势。监测断面空间上表现为水质从南到北逐渐变差,而水质污染以入河支流沟渠输入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淮水北调工程输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水北调工程 水质评价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Daneil趋势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最大粒径对水工混凝土变形性能及长期耐久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明霞 王世美 +1 位作者 李盼盼 孙杨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为研究不同粗骨料最大粒径对水工混凝土的变形影响,探明国家标准规定的骨料粒级能否满足水工混凝土的要求,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开展了粗骨料最大粒径为31.5 mm和40.0 mm的混凝土变形试验,探究2种骨料粒级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演变规律。结... 为研究不同粗骨料最大粒径对水工混凝土的变形影响,探明国家标准规定的骨料粒级能否满足水工混凝土的要求,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开展了粗骨料最大粒径为31.5 mm和40.0 mm的混凝土变形试验,探究2种骨料粒级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最大粒径31.5 mm骨料的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和弹性模量略大,动态疲劳性能较好;采用最大粒径40 mm骨料的混凝土干燥收缩以及自生体积变形小;2种不同骨料最大粒径的混凝土徐变度相当;采用最大粒径31.5 mm骨料的混凝土长期抗渗性和长期抗冻性均优于采用最大粒径40 mm骨料的混凝土。因此,最大粒径31.5 mm骨料应用于水工混凝土时,能满足水工混凝土性能要求且动态疲劳寿命及耐久性更优,但需要注意混凝土开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粗骨料最大粒径 变形性能 长期耐久性 混凝土开裂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粗粒覆盖层对膨胀土边坡防渗效果数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权全 邱金伟 +4 位作者 胡波 李涛 刘明华 宋诚 吴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228,共8页
为了研究由一层细粒土层下覆一层粗粒土层组成的毛细阻滞护坡结构对膨胀土边坡防渗效果的影响,采用初应变法将膨胀土中湿度应力以类似温度应力场的形式施加到土体上,通过数值软件实现对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的数值模拟,将等效塑性应变完... 为了研究由一层细粒土层下覆一层粗粒土层组成的毛细阻滞护坡结构对膨胀土边坡防渗效果的影响,采用初应变法将膨胀土中湿度应力以类似温度应力场的形式施加到土体上,通过数值软件实现对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的数值模拟,将等效塑性应变完全贯通作为边坡稳定性的判别准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毛细阻滞护坡结构层形成强透水层,能有效防止降雨入渗,达到较好的护坡效果;0.5 m厚细粒土层+0.2 m厚粗粒土层组成的毛细阻滞结构护坡效果与1.5 m水泥改性土护坡结构相当。毛细阻滞生态护坡结构对膨胀土边坡有较好的护坡效果。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膨胀土边坡防护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覆盖层 膨胀土边坡 毛细阻滞护坡结构 吸湿膨胀 数值模拟 防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